湖北黄冈:“无疫”村的守护者们——黄州区火车站开发区石头坳村的战疫故事

中国发展网 石头坳村,一个不大的村子,没有华丽的名字,也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有在疫情爆发以来,始终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村干部,争先恐后请战的党员,主动为乡亲们做事的退役军人、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主动捐款捐物的乡亲们。

石头坳村位处黄州火车站开发区中心位置,全村284户1179人,常住人口890 人,流动人口289人,春节期间从武汉返乡23人。疫情至今,全村没有一例疑似病例,没有一例确诊病例,是一个“零感染”的“无疫”村。让我们跟随镜头去找寻村里抗疫一线的他们...

湖北黄冈:“无疫”村的守护者们——黄州区火车站开发区石头坳村的战疫故事

村支书付新华

“请出示一下证件,量下体温”、“麻烦你登记一下”村支书付新华正和几名值守人员一起在卡口检查每一个通往的行人。1月初,付新华因胃出血仍坚持高压工作,导致晕倒不省人事,被抬去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再三告诫他三个月内要好好静养,不可参加工作,否则性命难保。疫情爆发后,躺在病床上的付新华寝食难安,再也做不到安心静养,一天无数个电话打到村里问情况。1月31日,他不顾家人及医生的劝阻,毅然回到了岗位上,他说;“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我怎能安心,如何静养?”。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该村地理位置优越,道路四通八达,几条主次干道是附近居民的必经之路,加上春节返乡热潮,人员流动量很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重重困难。付新华以身作则,冲在最前,带领两委和全体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一线,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支部委员张奉松

“老张,我家要订一份菜。”

“老张,我们家煤气没了。”

“张主任,物资到了,你签收一下尽快发给村民吧。”

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张奉松就是村里当之无愧的粮草大将军,疫情期间他负责所有村民的物资发放和生活物资采购,哪家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的出现。1月22日开始至今他始终坚守岗位,没有休息一天,连续的高压工作,让年过半百的他身体吃不消了,脖子连着半边脸都肿得老高,不得不输液打针,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两天,他总说:“我没事,乡亲们都在家里没吃没喝的,等疫情结束了,我再好好休息。”

村委会委员杨昆

村委会委员杨昆是村里的民兵班长。疫情期间,无论刮风下雨,他组织民兵全天候循环巡逻村里的每个角落,每天步行将近40公里;他主动分担体温排查包保76户344人,逐户排查过程中,他不停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措施,又将自我隔离的重要性复述多次。晚上双腿痛得麻木钻心,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他带领村民兵多次协助全区装卸物资,不怕苦、不怕累,首当其冲,在场的人每次都会问:“这是哪里的民兵?做事真是卖力!”;他率领民兵二十四小时值守卡口,为我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把乡亲们牢牢保护在当中;他偷偷将自己的生活物资分给大家,将自己的微光发挥到极致,温暖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四十多天瘦十多斤,靠的不是语言,而是行动。

还有从疫情爆发开始,一直坚守在岗位,包保117户455人,不漏一人、不掉一户,将包保对象中的武汉返乡人员、外地返乡人员、外地滞留人员、特殊困难户摸排得清清楚楚的支部委员龙宇。还有奋勇当先,认真工作,巾帼不让须眉的村委会女干部万春玲。

大“疫”无情人有情—石头坳村志愿者和爱心群众们

2月4日,在村干部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下,村民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纷纷自发在自家门前设置路障,石头坳村自此进入全民“战疫”时期。

2月6日,退役军人范涛来到村部,怯怯的说:“我想为大家做点事”;相继到村请战的退役军人万伟,他说“一辈子没多少为国家奉献的机会,光荣!”并第一时间向村部捐款1000元;还有退役军人付强、龙征兵、万林等人;74岁的老党员陈西伦说:“关键时刻我要上。”志愿者范刚、刘勇、杨操、王爱平等人,他们纷纷主动请战,加入守护家园的行动中。

2月16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地居民,给村部捐赠50斤强化戊二醛,随后又送来30个口罩和皮肤消毒液,他说:“你们每天为了村民到处奔波,希望你们能保护好自己”;3月5日,80岁贫困老人刘炳兰颤颤巍巍走到村部,拿着200元执意要捐款,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也许是老人节衣缩食大半年才省下来的。(廖亮 徐娜 陈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