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重新梳理中国经济爆发的关键诀窍

导读

市场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理解和对中国过往工业革命的解释都不精准,又怎可能看清经济的未来?重新梳理中国的来时路,帮你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前两天,希腊和中国签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备忘录,希腊成为了第一个和中国签约“一带一路”的欧洲成熟国家。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欧洲成熟经济体加入“一带一路”。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这意味着,“一带一路”这个中国经贸朋友圈的性质和质量可能正在出现质变。

“一带一路”的意义,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如何强调都不过分。要想看懂中国经济的未来,你必须要读懂过去三十年她是如何增长的。中国经济非常幸运的摸到了工业革命的诀窍,这个诀窍,放眼全球来看,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真正意义上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简单来讲,工业革命的秘密,就是用机器来制造产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在这个基础上,用机器来制造机器。机器用加倍的效率来制造机器,制造出来的机器又用加倍的效率来生产产品,这是一个完美的复利增长指数模型,它就像细胞分裂一样,达到了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的指数化增长效果。

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至2017年,中国的GDP翻了接近10倍。如果从1978年经济启动年开始算,39年时间中,GDP翻了23000倍,这就叫指数增长。

小鲜肉:重新梳理中国经济爆发的关键诀窍

可是这里面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当有了巨大生产能力之后,你卖给谁?无穷无尽的东西卖不掉怎么办?

工业革命和经济爆发的关键核心根本不在于供给和生产,而在于需求。(经济学各流派的纷争,一不小心就把你带到了沟里。经过当今实践的检验,萨伊定律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显然就是错得离谱的古典理论)关键就是找市场。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经济体,因为它通过上百年的大航海时代全球探索,打造了一个全球贯通的贸易网络,这个网络就可以直接为它对接原材料和产成品市场。一个巨大的市场,才能够支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投资门槛和固定成本,同时,巨大市场才能消化规模化生产的巨大产出。美国当然也发现了这个经济秘密,它也是完全依靠全球市场来支撑它的工业革命和规模化生产。

道理似乎是简单的,如果对接上大市场,经济就能爆发,那你如何解释,大航海时代的引领者是荷兰,荷兰是全球最先完成大航海时代并打造出全球贸易网络的,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爆发在荷兰?你要说市场大,印度和非洲人口也很多啊,为什么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都200年了,印度冷启动还没完成呢?

这就要说到中国经济爆发至关重要的诀窍了。清华大学的文一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洞见:

市场其实是一个公共品,中国经济用史上最有效率的组织方式,组织和动员了这个市场的冷启动。

要知道,亚当斯密的原理非常精彩,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带来分工和交换。但是亚当斯密没有告诉你,天上不会自动掉下来一个秩序井然的自由市场。一个自由市场,对接匹配供需双方,大家互讲诚信童叟无欺,这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而得到这个结果,一定是需要最初的成本的。就像宇宙大爆炸之初,需要一个第一推动力一样,这个市场在最初,一定需要有人来组织,它就像汽车和电脑,一旦冷启动起来,后面的持续增长,就按照亚当斯密的模型,自己运行。(文一教授非常清晰地解释了这个第一推动力,是中国当年的乡镇政府和乡镇企业,乡镇政府组织了这个最初的市场,打造了最初的供应链和贸易网络。乡镇政府和乡镇企业相当于当年英国的活跃商人阶级,只不过,在中国,它们是“公共商人”。)

小鲜肉:重新梳理中国经济爆发的关键诀窍

因此,诀窍中的诀窍,冷启动的关键,第一,要有人组织最初的市场,其次,必须要精准找到,冷启动的具体工业品。

人类在历史上摸索了数百上千年,人们尝试过大米、小麦、蔗糖、香料、咖啡、丝绸、陶瓷、奶酪,但偏偏是棉纺织工业,是几乎所有经济体引爆工业化的关键。英国经济腾飞起源于棉纺织行业,美国经济腾飞也起源于棉纺织行业,甚至包括日本,经济起飞之处,也一度是全球棉纺产品产值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也偶然摸索到了这个催化剂,因为棉纺织行业拥有全球人人都有需求的最广阔的大市场,而只有大市场的有效需求,才能吸收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促使劳动分工。亚当·斯密的原理完全正确,但是,只有正确把握了先后顺序和关键细节的经济体,才真正获得了成功。道理都是懂的,但放眼全球来看,真正掌握核心细节的经济体,非常稀少。

站在今天,我们重新梳理走过的来时路和经济增长的脉络,你会发现,

经济爆发的秘诀,就是规模效应+巨大市场。因此,当我们看到开头所讲的拓宽“一带一路”朋友圈,有新朋友加入就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市场,就能更大地激发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精细化劳动分工,这恰恰是来时路上,我们成功的方式和经济的根基。

我们看待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园丁强斯看待花园和植物没有二致:只要植物的根基依然稳健,那么花园里的一切变化,不过是冬去春来的四季更迭。既然只是四季规律,那我们作为投资者,你又何事惊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