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泽说,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


沐泽说,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


“假如武汉再有一个月不解封,我就要疯了。”

3月初的时候,一个读者告诉我,疫情期间遭遇失业,心态快崩了。

两年前买的房子,现在每个月定打不饶要还三千多的房贷,而卡里的钱只够支撑半年。又赶上去年孩子刚出生,正是花钱的时候,每天夜里愁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时代一粒灰,个人一座山。生命总有不能承受之重。

失业、断供、破产、疾病、各种生存压力......这些并非仅仅是新闻里冷漠的文字,而是随时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现实。

生而为人,贫穷注定是我们一生的敌人。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坐享岁月静好,一场意外,一次变故,都足以摧毁我们平静的生活。

这次疫情突发,更让很多人彻底认清了自己的窘迫:如果一直不上班,我能撑上几个月?

来看看疫情之下,这些普通人的心声吧。

贫穷,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让我们精神紧张,让我们疲于奔命,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提前到来。

英国作家王尔德有句名言:

我年轻时,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发现,确实如此。

笔者年纪还不算太老,对此似乎已确认无疑。

2

上周在网上抢到5个口罩,去隆泰大药房排队。

路边一位蹬三轮车的大爷停在路边,看着长长的队伍,远远的问药房工作人员口罩多少钱一个。我注意到,他戴的口罩已经脏兮兮了。

工作人员说,口罩不卖,都是手机上预约的,你有智能手机不。

老人摇摇头。

工作人员说,可以让你的孩子帮你预约啊。

老人听完沉默片刻,蹬起三轮离开了。佝偻的背影令人心酸。

我们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用尽了全力。

没穷过的人不会懂。不懂穷人的世界里,卑微者冰冷的泪水,无望者碎裂的心。

大多数普通人只能在尘世间奋力挣扎,幸运的话,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拼尽全力换得片刻浅陋的欢愉。这个世俗的人间,穷人谈尊严更像是一种奢侈。

成年人的崩溃,多半来自于金钱。

成年人的底气,也多半来自于金钱。

豆瓣上,有人发了一个视频。河北一位老爷爷,大过年戴着口罩,在街上卖一元一个的糖葫芦。

在视频拍摄者红袖章的训斥下,老爷爷一句话也不敢说,把糖葫芦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到箱子里,离开。

如果不是迫于生活,我相信没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出来卖糖葫芦。何况,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安贫乐道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无奈?君子固穷是一种诡辩的自欺,还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遁?

一对夫妇去医院挂号,没有口罩,只能用柚子皮做一个。并被好事者传到网上,当作笑料。

是买不到,还是买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疫情之下无数普通人捉襟见肘的一个侧影。

被人生的铁锤无数次痛击之后,我们往往遗憾的发现,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几乎都可以用金钱治愈。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不求暴富,但一定要甩掉贫穷。

3

什么是不穷,月薪过万就是有钱人吗?显然还称不上。更何况,月薪过万对大多数人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据腾讯理财通等联合发布的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指出,工作10年之后,月薪过万的人数比例也仅仅只占受访人数的22.4%。

实际上,这样的数据比例也只反映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情况,即使如此,一线城市的受访者中最多的,月薪也不过在5000-8000元之间。三线城市南阳,那更不用说了。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不容易。

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剩下80%的人争抢20%的财富。这就是人间的残酷。不努力赚钱,就要被同类无情碾压。

贫穷,不仅束缚我们的肉体,还禁锢我们的思维,扼杀我们的梦想。贫穷,让我们永远龟缩在人生的谷底,领略不到大千世界的精彩况味。

年少轻狂时,总以为谈钱,很庸俗很世故。不屑一顾。

人到中年,终于明白赚钱不单单是为了自由,为了诗和远方,更是为了沉甸甸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令人泪目。

我们为什么不敢穷?不能穷?

因为我们有爱的人,因为父母在老去,因为孩子在长大,而我们,必须一刻不停的逆风奔跑。

4

感谢这个社会吧,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光明磊落毫不避讳的谈钱了。

并非是你我已堕落得庸俗不堪,而是成长让我们终于明白,金钱所代表的安全感,无可替代。

有句话说的好:人有三样东西无法隐瞒,咳嗽、贫穷和爱,越想隐瞒越欲盖弥彰。

作为成年人,承认自己的穷,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固步自封,自我安慰,不去改变,不去拼搏。

口罩尚未摘下,脚步开始启程。疫情打不垮我们对生活的梦想,困难击不退我们向上的心。

从现在起,把失去的两个月,赚回来。

从现在起,用勤劳努力奋斗,逆袭我们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