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6旬老人编“玩物”,没想到成“稀罕货”,越贵越好卖


图片上这位老人是个篾匠,叫陈炳宗,今年67岁,是山东珠山村农民,40多年前学会柳编手艺,当时很吃香,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家都用上塑料篮子,他的柳编东西就没人要了,不过他说,这几年这老手艺慢慢开始火了,大家都开始喜欢上这些传统东西了。

他说,这东西起先是给孙子编着玩得,就是个“玩物”,没想到这些玩物成了年轻人眼里的稀罕物,摆出来时,好多年轻人都没见过,感觉很稀罕,拿在手上反复观看,感到好奇。

陈大爷的柳编手艺是在40多年前的生产队编织组学的,当时他二十四五岁,给生产队编苹果筐子,编一个1.5元,他一天能编12个,算下来能挣18元,这可是当时的高收入,靠这门手艺,家里不愁吃喝,养大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到了上世界九十年代,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拖拉机、三轮车、塑料用品大普及,他的条编制品受到冷落,退出了历史舞台。他说,那时人们喜新厌旧,都追求时髦东西,自己编的柳条制品成了“土老帽”。

自己年轻时学的手艺再不能混饭吃了,他就和老伴只好打理着5亩承包地,种些小麦、玉米、红薯,不过有传统思想的他,种地还是用老办法,不用化肥农药,自己养猪养羊,承包地里用的都是自家的农家肥,有机质很多,产下的农副产品很好吃。

年龄大了,承包地干不动了,有了自己的孙子,就和老伴在家看几个孙子,孩子喜欢玩具,他舍不得花很多钱去买,就想着法儿去编,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后来他把编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卖,刚开始时看的人很多,但买的人很少,一件篮子卖12元,客人总是要压价,最后只能卖个六七元,后来有人建议把价格提到30元,压价压到20元,客人感到心里很舒服,结果还卖的快了。陈大爷说:你看这事情怪不怪,逼着人涨价哩。

网友们看,陈大爷这种小篮子究竟能卖多少钱,20元,你要吗?【看百姓故事,关注黄泥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