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训练的基本逻辑,每个训练者都应该知道

我们刚开始健身,都会接触到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是对抗阻力的运动,但不是随便的举举铁就可以。它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搞肌君把抗阻力训练分为6个层面的金字塔。

每一层都是上层的基础,没有足够稳定的基础,上层很难发展。其主要表现为,潜力难以充分发挥、成绩停滞与损伤。

健身训练的基本逻辑,每个训练者都应该知道

这就好像修楼房一样的,下层没有修好,上层就不稳定,越往上风险越高。最终只能倒塌。

我们具体来看看每个版块的意义。

关节活动度是抗阻力训练的基础,非病理性的关节活动度主要由筋膜粘连所限制。在关节活动度不够的情况下做抗阻力训练实则上是对关节的破坏。

关节活动度以上是运动控制,它由神经系统管制,不佳的运动控制能力无法做出正确有效的动作模式。

解剖学适应是抗阻力训练的准备环节,主要是使关节囊、韧带、肌腱做好准备。

最大肌力可能是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它承载了后期的转化专项运动的桥梁。最大肌力主要来源于神经的发展。

专项,这里不仅指有运动表现需要的爆发力、耐力,也包括大众需要的减脂、增肌、塑形。他们都是抗阻力训练的最高层次。

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需要的减脂、增肌、塑形从运动的抗阻力层面,实则是金字塔塔尖的内容。(即肌浆肥大,它是对肌肉形态打造的最后步骤。)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抗阻力训练中收获甚微、很快的停滞、或者受伤。都源至于忽略了抗阻力训练原理所致。

在健身实践中,大致把模型分为三个板块。即退阶、正常、进阶。

退阶指关节活动度与运动控制层,此版块的人大多长期不运动,久坐,重复性动作。常伴有体态问题,或慢性颈肩腰背腿痛,直接进行健美式抗阻力训练有极高的受伤风险,如考虑安全而负荷不足,则可能长期原地踏步。

此类人群在想要通过运动减脂、增肌、塑形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恢复关节活动度与动作控制。恢复运动模型的最底层基础,然后过度到正常阶段。

正常是指有基本动作能力,可通过循环训练建立身体组织的适应,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促进神经的发展,为后续的进阶做准备。

进阶是每个人最终的目标阶段,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所以能够真正进入此阶段并科学训练的少之又少。此阶段的过度是最大肌力,这对肌肉、神经、筋膜、韧带、关节等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你没有前面4层的基础,进行此阶段的训练无疑是对身体的摧残。

此阶段的危险还表现在训练安排上,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超量恢复与周期化』。

健身训练的基本逻辑,每个训练者都应该知道

如图所示,身体受到刺激后,会进入一个疲劳期,所以训练后身体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生病。但紧接着会有一个补偿期,会超过你此前刺激时的水平,我们称为“超量恢复”。然后进入衰退期,在衰退期回到原有水平之前,进行新的刺激,你的身体会进入第二次疲劳与超补偿,身体就会持续的进步。

这里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很多人会在身体超补偿以前进行第二期更大强度的刺激,导致训练过度,所以看似很努力,实际上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成绩不涨反退。二是这种刺激必需很精确,多一公斤可能“爆”,少一公斤可能无效。前几天听一位带队的教练说,做体能教练不是一份体育工作,而是一份数学工作,非常严谨,需要大量的计算。

总结

无论你想提高运动成绩还是减脂塑形。你都需要遵循科学的抗阻力训练进阶模型。对于大众来说很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正常阶段,你需要去弥补身体缺乏的能力。对于想要真正达到高水平的人来说,肌力与周期化是重中之重。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