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中國綠色時報邀請您收聽——生態系列節目之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大熊貓身材圓圓滾滾,內八字行走,憨態可掬。它體色黑白相間,臉上永遠掛著大大的黑眼圈,據說一生的夢想是照上一張彩照。大熊貓的學名其實是“貓熊”,意思即為“像貓一樣的熊”, 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於食肉目動物。也就是說“本質類似於熊,而外貌卻相似於貓。”

800萬年的“活化石”

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一種古老而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只。

大熊貓是世界種群演變的見證者和親歷者,距現在已有800萬年的歷史。今天,與大熊貓同時期的其他動物均已滅絕,而大熊貓生存並繁衍至今,可以說是動物界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大熊貓在樹間悠然自得的樣子

智慧生存法

大熊貓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在大自然弱肉強食法則之下,大熊貓也因其智慧生存至今。比如下雪天,尚未獨立的熊貓寶寶跟隨大熊貓媽媽外出覓食時,為了防止尋機捕食幼小熊貓的天敵金貓、豹的發覺與攻擊,熊貓寶寶一般會踩著媽媽的腳印在雪地裡前行,以免留下痕跡,引來遭遇大戰。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大熊貓母子在嬉戲玩耍

資深吃貨和嗜睡寶寶

大熊貓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在海拔較低的竹林間覓食,6月份便向上遷徙,尋覓高海拔地區含糖量更高的新筍和竹莖。氣候轉冷時,再返回海拔較低的竹林中。如此循環,確保了種群的延續。

一隻成年大熊貓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鮮竹,每天睡覺10小時,可以說大熊貓一天除了睡覺就是在進食,妥妥的吃貨一枚和嗜睡寶寶。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一度四海為家

大熊貓的足跡曾經遍及中國長江、黃河和珠江流域。受全球氣候、地質變化、人類生產生活和大熊貓自身生物學特性等因素影響,目前僅分佈於秦嶺、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

該地區是全球地形地貌最為複雜、氣候垂直分佈帶最為明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因而成為了大熊貓的最佳棲息地。

大熊貓保護仍存在棲息地破碎化、保護地彼此隔離、保護力量無法整合等問題,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

大熊貓的春天

為了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明確要求在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國家公園,把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給大熊貓一個安心的家。

2018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正式揭牌成立。2019年10月1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會同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編制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大熊貓的保護迎來了春天。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大熊貓啃著竹子自得其樂

好了,聽眾朋友,本次為您播送的生態系列節目之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今天就到此結束了。

來源:中國綠色雲媒 中國綠色時報融媒體成員

珍稀動物總動員:大熊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