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無為英雄”王傳福

  一輛新能源汽車的能量、科技與安全程度,承載著汽車工業革命與前途。它根本上,為環保做出人們不善察覺的貢獻。

  “2019年,比亞迪在深圳的純電動出租車隊和公交大巴車隊減少了約22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最大財經資訊公司彭博社發佈2020全球30位環保先鋒榜(The Green 30 for 2020),對入榜的中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評價,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

外匯天眼:“無為英雄”王傳福

  54歲的王傳福已經成為全球電動領域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的累計銷量超過73萬臺,而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按照此數據,比亞迪已經佔據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五分之一多。這意味著,如果你站在中國的大街上看,每五臺新能源汽車中大概有一輛就是比亞迪。另一種比較是,在去年,比亞迪一共賣出近23萬輛新能源汽車,而汽車行業鼻祖大眾在全球賣出7.9萬輛電動車,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賣出的電動車是大眾的近3倍。

  在遠離深圳市中心的坪山王傳福過著外人不知道的生活:他會要求自己7點30出現在辦公室;出差後,11點到達深圳後依舊會前去工作;他會召集高管團隊在5分鐘內集合,也會要求高管彙報工作儘量簡潔;他說自己無法理解一次旅遊花上幾萬元人民幣,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在談到改變世界的話題上,王傳福像一臺精密的儀器,一些數字隨口而出:倫敦的PM2.5裡,機動車尾氣排放的佔比已經高達50%以上;在北京,最早這一數字是20%-30%,而如今已經達到 40%,資源和空氣已經越來越不能承載傳統燃油車的發展。

  王傳福是新能源汽車中的激進者、受益者和被爭論者。在過去的3年時間裡,比亞迪曾經有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成倍增長。去年的海南博鰲新能源論壇上,最後出場的他說出了反覆強調的觀點:2030年希望起碼在一些地區和應用領域可以禁售燃油車。批評聲則紛至沓來,傳統廠商對他的批評來自於比亞迪依舊在生產燃油車,且比重不低於新能源汽車。王傳福並不被這些聲音困擾,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在做一件正確的事。

  隨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退坡,市場出現了敏銳的反應。受影響的企業當然包括比亞迪。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共計22.95萬輛,同比下降7.39%,完成年初目標的四分之三。王傳福並不迴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下降問題。他明確地知道,現在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的心態是“家庭的第二臺車。”儘管他認同補貼的退坡一定是銷量減少的原因之一,不過他表示,也存在宏觀經濟下行等問題造成了銷量下滑。他分析稱,用戶的心態是:第二部車可以買,也可以不買。從更大的層面來說,在今年上半年之前,迅猛的“造車新勢力”新能源汽車讓大眾對於電動車有了明確的感知,但這些新勢力在今年下半年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王傳福是務實主義者。他深知電池的發展至今依舊沒有迎來“技術爆炸”。上世紀50年代的鉛酸電池壽命短、含有重金屬鉛,但依舊使用在奔馳、保時捷這些高端車型上。他的總結是:比亞迪並不是不努力研究新電池技術,實際上,在很努力的情況下,比亞迪發現,新電池技術發展依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只不過現在的電池進步進程稍微比過去快了一些而已,但總體技術變革週期並沒有太大變化。今年年初,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王傳福稱其比原來的磷酸鐵鋰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提升50%,搭載首款車型“漢”續航可達600公里。電池的技術與研發,是電動汽車的根本,掌握三電技術的比亞迪,在產業鏈上有話語權。比亞迪祭出的磷酸鐵鋰技術的“刀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設計強度以及安全性也增加。電池的多元,讓技術精英們的嘗試永不停歇,只有更好。

  科技的進步總是出乎我們的意外,它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最大動力,只有科技狂人,才能突破,才能出乎意料。一輛清潔汽車的精密,能量與安全,承載著汽車工業革命與前途。它根本上,將為環保做出人們不善察覺的貢獻。

  王傳福的家鄉安徽省無為縣,讓人想起“無為而治”。許多人或許誤解了它的含義。“無為”並非簡單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遵循客觀規律,所以無所不為,而王傳福配得上“無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