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姬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薄姬乃是汉高祖刘邦的姬妾,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的一生如同浮萍,不起眼而且命运多舛,但最终却绽放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汉朝初期很多的皇后、太后等都出身不高,比如汉文帝的窦皇后是个孤儿宫女、汉景帝的王皇后是二婚、汉武帝的卫皇后更加只是奴婢与人私通所生。薄姬也是如此——楚汉争霸之时,薄姬只是魏王豹的小妾,而且这并不得宠。


楚汉争霸结束以后,薄姬成为刘邦的姬妾。只不过因为刘邦一朝之幸而生育了刘恒,虽然刘邦再也没想起薄姬,薄姬却也只是默默养育皇子,安分守己从不多言。

或许就是这样的性格,高祖驾崩之后吕后几乎将当年得到刘邦宠爱的妃嫔诛杀殆尽,唯独留下了与世无争的薄姬,还让她随刘恒前往代国做王太后,成为汉朝一等一的贵妇人。


中国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中,其中就有汉文帝亲尝汤药——刘恒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每每亲自尝过汤药之后才奉给母亲。能够养育出这样的儿子,薄姬必然也是位非常优秀的母亲。历史记载,刘恒的窦皇后最初进宫目不识丁,薄姬还亲自教导这个媳妇读书认字,婆媳关系融洽。

历史上母凭子贵的妃嫔数不胜数,从前澹奕认为薄姬能够上位都是靠运气,但其实不然。

薄姬虽然只是刘邦的姬妾,但她也是皇帝的生母地位尊贵,然而她死后却并没有与先帝刘邦合葬,而是依附儿子文帝建陵——在薄姬心中,刘邦与吕雉永远都是患难夫妻,那份尊荣不属于她。这与明朝宪宗生母周太后,强行多嫡与英宗合葬,形成了鲜明对比。

薄太后一生寂寂无闻,在名气等方面与之前的吕后、之后的窦太后都无法相比。但这样清静无为的女性,却也造就了传奇人生。


澹奕


薄姬是私生女,她的父亲薄氏在秦朝时与以前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私通后生下了她。秦末,天下大乱,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女儿薄姬送进了魏王宫中。魏媪曾带薄姬到著名相士许负那里看过相,许负说薄姬将来要生下天子。魏豹听了心花怒放,当时他正跟随刘邦,听到许负的话后,想到自己将来贵为天子之父,是能做一番宏图伟业的主。因而背叛了汉高祖,与项羽讲和,以保存实力,希望在中立状态中坐大,将来搞一番惊天动地事业。刘邦迅速派曹参等人灭了魏豹,将薄姬带回宫中织布的工房。

汉高祖偶到织布工房中,见薄姬有姿色,便纳入后宫。但入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高祖的临幸。薄姬以前与管夫人、赵子儿是好朋友,曾约定说:"我们三人,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这时管夫人、赵子儿已先后受到刘邦的宠幸。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汉高祖与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女一起谈笑,说起了当年与薄姬的盟约。刘邦听后,就当即召见薄姬。薄姬说:"昨夜,我梦见苍龙盘于我肚子上。",高祖说:"我为你圆梦吧!",仅一次临幸,薄姬就怀孕了,后来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刘邦很少召幸她了。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刘邦生前宠溺过的爱姬们,都被吕后幽禁了起来。而薄姬因为很少被汉高祖御幸的缘故,吕后对她网开一面,允许她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国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做代王刘恒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姐姐到了代地。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长安功勋集团们以陈平,周勃为首铲除了诸吕及吕氏势力,废了后少帝。大臣们商议拥立新皇帝继位,由于大家都痛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差点给大汉带来了倾覆之灾;而薄姫娘家势力单薄,又认为薄氏仁慈、宽厚、善良,所以迎回了代王刘恒,并立他做了皇帝,是为汉文帝。

薄姬顺理成章地由王太后上位为皇太后,她弟弟薄昭也被封为轵侯。同年三月,薄姬建议立太子刘启的母亲窦漪房为皇后,孝顺的汉文帝就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即位,尊薄姬为太皇太后。汉景帝前元二年(公无前155年),薄姬去世,葬于南陵。依汉朝礼制,薄姬是姬妾,无法追谥为皇后,被称为文帝太后,史书上多称为“薄姬”。


希望星晨58298869


薄姬: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妃子。纵观薄姬的一生,幸运一直伴随着她。

薄姬本是本市秦国人博生与魏国宗室之女魏韫的女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卫韫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战乱时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将薄姬送入魏国宫中,嫁给跟随项羽起义的魏国宗室魏豹为妾。

魏豹被刘邦消灭后,后宫中的佳丽全部被抓入汉宫做奴婢,薄姬也在其中。就这样薄姬就成了刘邦的后宫中的一员。

刘邦一向好色,因此他的后宫从来不缺美人。薄姬在其中就非常尴尬了,她既没有戚夫人的美貌,也没有皇后吕雉的聪明智慧。因此她在后宫中的日子过得非常凄凉。



有一天,刘邦偶然听到自己的两个女子在嘲笑薄姬,说她当年在魏国中非常受宠,现在在汉宫中却连刘邦的面也见不到。刘邦很是感慨,侠义心肠大起,很同情这个姑娘。当天晚上就点了薄姬侍寝。任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这一夜,薄姬就怀上了刘邦的骨肉,生下了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取名刘恒。

薄姬的一生总是始终充满幸运,刘邦去世后,刘恒被封为代王,薄姬被封为王太后。跟着自己的儿子迁到封地生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幸福的日子。

吕后病逝以后,朝中的大臣们打击外戚另选天子,性格宽厚的刘恒幸运中选,于是薄姬又成为了皇太后,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她的晚年过得非常幸福,刘恒对她非常孝顺。后宫的妃子们对她也十分尊敬孝顺。

薄姬的人生大致可以分为进汉宫之前和进汉宫之后。进汉宫之前,她的人生基本平淡无奇。进汉宫后,她就开始了幸运的人生。

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幸运,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很幸运,那她一定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能力。薄姬也是如此,刘邦去世后,吕雉对刘邦的后宫几乎进行了一场血洗。刘邦身上最宠爱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都被杀死。薄姬和他的儿子刘恒却得以全身而退,这说明薄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


沉香轻语


历史上的薄姬,可以说她不幸,也可以说她幸运。

先说不幸吧

薄姬在年少时,便被父亲送给了“魏豹”,结果魏豹早忘,薄姬又被刘邦给看中了,把她纳入了后宫后却置之不理,知道薄姬的两个姐妹提起薄姬才被汉高祖刘邦想起来,感情是被刘邦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受到刘邦的一次宠幸后又重新被冷落,直到刘邦病死去世也再未见过刘邦,称得上是一个可怜的女子。

再说说幸运吧

刘邦临幸她的那一次就直接中标怀孕了,而且生的还是个男婴,俗话说母凭子贵,不出意外的话薄姬的这一辈子算是稳当了。

但刘邦病死后出现了“吕后乱政”的事件,很多刘邦的宠妃都被折磨的没个人样, 好比被吕后折磨致死的“戚夫人”。

而薄姬因为不受宠,反而得以保全自己,可以出宫恢复自由身。

本来吧,故事到了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呢,吕后乱政失败后,薄姬的儿子“刘恒”又捡了个漏,被刘氏宗亲给共同推举成了代王,而后更是成了皇帝,也就是“汉文帝”,薄姬也就这样又摇身一变,爬上了皇室后宫的巅峰,成了薄太后,得以安享晚年。


见史简谈


正史中,薄姬是汉高祖只宠幸过一次的嫔妃,也是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开端的汉文帝之母。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下面要说说这个女人其实不简单。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被输入汉王后宫织室,魏豹被杀后,薄姬被汉王召入后宫,但入宫一年多,仍然每天做着奴婢的活,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反正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坚强,从没有叫苦,她的信念就是要坚强的活下去。

薄姬年少时,曾与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个人是闺蜜,她们说过如果其中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其他两个人。结果刘邦分别宠幸了管夫人和赵子儿,然而薄姬还在那儿洗衣服,并收到她俩的讥讽,但她也没有怨言。后来刘邦知道后就将薄姬招入后宫一夜,成了刘邦的嫔妃。后来薄姬就诞下文帝刘恒,贵为太后,但她好像也不计那两个闺蜜的仇(这会儿要换了吕雉,早把她俩剁了)。

话说薄姬真争气,才一次就怀上龙种了。

在刘恒做代王17年,吕后去世,众大臣由于饱受外戚的迫害,决定要找一个贤德的太后,这时候就看出来薄姬的人品了,他不仅自己修为高,也把儿子教育的这么好(话说汉文帝其实城府很深,只是表面看起来文弱,这里不多讲了,以后有机会慢慢讲),开创了文景之治。

根据薄姬为人看,我觉得汉朝信奉黄老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休养生息,国泰民安之象吧!


国内外简史概述


薄姬就是一个普通可怜的女人。

要是自己儿子不当皇帝,即使这个女人吃再多的苦、再有多么离奇,都会沦为历史长河中一粒沙子,悄悄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薄姬是与别的女人相比很离奇的女人。

薄姬的母亲就是战国时期的那个魏国宗室之女,历史上称呼为魏媪。其实说白了,魏媪就是姓魏的老女人而已。魏媪这个女人也不简单,在秦灭六国之后,魏媪与吴郡姓薄的男人自由恋爱,史书上说是私通,也就是现在结婚没有登记而已,最后生下了薄姬。其实薄姬也不是这个女人的真名,姬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漂亮的女人,另外一种就是别人的侍妾。总之,姬就是一种称呼,薄姬就是姓薄的漂亮女人,后来嫁人了也是别人的侍妾。这说明当初薄姬母女的地位很低的,毕竟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何况只是皇族一弱女子呢。

薄姬的离奇就是嫁了两个男人。薄姬的父亲据说不久就撒下薄姬母女二人嗝屁了,为了生存魏媪这个女人选择了再婚。后来秦末天下大乱,六国贵族也乘着陈胜吴广起义打出了反秦的口号。魏国贵族也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在此之前,魏媪就领着女儿薄姬找当时的算命大师许负算命,许负就说薄姬将来贵不可言,将来生的儿子能够当上皇帝。总之,魏豹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女人漂亮,还是因为听到了许负的箴言,就对薄姬很重视。后来楚汉争霸中,魏豹在楚汉阵营中摇摆不定,先投靠刘邦,后投靠项羽。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攻破魏国,魏豹兵败受俘,被汉将周苛所杀;薄姬作为战俘被送进宫中织布的工房。直到有一次,汉高祖刘邦经过织布工房中,看见薄姬,一时心动就顺便纳入后宫,不久之后就被忘记了。



薄姬算是属于幸运的女人。

作为乱世生存的女人,结果嫁给了一个当时军阀、诸侯王,免去了颠沛流离之苦。作为战俘,结果被当时最高统治者看中,收入后宫,继续免去劳役之苦。再被皇帝遗忘之后,最终因为曾经战友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的提携,被汉高祖刘邦临幸;更厉害的是,两人春风雨露一相逢之后,马上就有了未来的汉文帝刘恒。

不过此后,刘邦再次选择性遗忘了这位女人,以至于刘邦挂了、吕雉掌权之后,在清理刘邦后宫中的女人时候,因为同情薄姬的遭遇,估计同病相怜,就将这位女人与被封为代王的刘恒同时发往封地。而其他刘邦的女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吕后强行与儿子们分开、被幽禁起来,甚至戚夫人被砍断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喝下哑药,被她扔在窟室裹,称为“人彘”。

同样因为远离了权利争斗的圈子,薄姬母子与朝中任何势力都没有瓜葛。在吕后玩完后,朝中元老开始清除吕氏势力,甚至吕后时期拥立的皇帝少帝刘弘都被废除,然后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薄姬由曾经代王太后改称为皇太后,其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安定郡小书生


我是蜀中梁哥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答案对你能有帮助。

引言

刘邦归西后,吕后大肆杀伐,不遗余力铲除刘邦那些得宠的女人们,最惨的当然是戚夫人。薄姬在这场血雨腥风中能幸存下来,是万人之上的太后,成为笑到最后的女人,确实不简单。

那么薄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归纳之,她是一个出生卑微的女人,一个处事低调的女人,一个淡泊智慧的女人。

一个出生卑微的女人

薄姬的母亲,是魏国的宗室女,名叫魏媪。魏媪与吴国人薄氏私通,生下薄姬。就是说,薄姬有高贵的血统,可惜命不好。薄姬出生不久,她的父亲就去世了,靠着母亲一手带大。缺少父爱,薄姬的童年是很不幸的。

等到薄姬到了出嫁年龄时,母亲叫相面之人许负给薄姬相面。许负断言:薄姬贵不可言,将来会生下天子。许负面相很有名气,公认她看面很准,很多富贵人家都排着队求她面相。因此薄姬母亲对许负的预言深信不疑。

考虑再三,薄姬的母亲把她献给魏王魏豹。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在楚河汉界开战,魏王开始追随刘邦,听说薄姬会生下天子,转而投靠项羽。刘邦攻下魏豹的安邑城,魏豹被杀,薄姬沦为卑贱的女工。

一个处事低调的女人

薄姬当了卑贱的女工,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偶然间,刘邦瞥见长相还算不错的薄姬,薄姬由女工变为宫女。刘邦因薄姬两个发小的玩笑,翻了薄姬的牌。仅仅这么一次,薄姬怀孕生了龙种刘恒。

生了皇子的薄姬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诺大的后宫。她也没有显摆的机会,论长相,在刘邦的后宫中,比她漂亮的女人多了去;显摆儿子吧,刘邦的儿子八个,再说儿子还是庶出;关键一点,薄姬娘家没有显赫的背景。

薄姬是一个不事张扬的女人,刘邦在世的时候,不被皇帝宠爱,她带着儿子卑微地活着;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更是小心翼翼。有那么一二次,吕后想起这么母子俩,想给他们换个好点的封地,薄姬拒绝了。

一个淡泊智慧的女人

薄姬母子的不争不抢,让刘邦放心,让吕后放心,也让大臣们放心。刘邦在世时,后宫明争暗斗,枪来剑往,薄姬置身事外,让自己和儿子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刘邦去世后,吕后铲除异己,薄姬就没有机会排上号。

吕后死后,陈平、周勃等人荡平诸吕,刘邦的江山还得有人来坐,大臣们排来排去,就薄姬的儿子刘恒,是最佳人选。因为薄姬母子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没有负担,大臣们才有安全感。薄姬自己也没有料到,是自己的淡泊宁静救了自己。

表面上薄姬听从命运安排,实则不然。儿子被分封为代王,一个偏穷地方,时不时还有匈奴人骚扰,却可以远离政治倾轧漩涡。不接受更好的封地,给人一个不争不抢的好印象。薄姬的处世方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总结

俗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薄姬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的心态,泰然处之,成为笑到最后的女人。戚夫人费尽心机,最后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搭上儿子的性命。

薄姬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一个启示:凡事心态要好,“尽人事,听天命”,凡事不必强求,功到自然成。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对你有所帮助。



蜀中梁哥哥


薄姬这个女人很奇怪,一生大起大落,却又笑到了最后。

她曾经起点很高,秦帝国灭亡过程中,一些诸候国恢复了,魏豹就是魏王,而薄姬就是他的妻子,当时该叫她王妃。

这个时候的她是幸运的,身份很尊贵,生活也很幸福。而且有一个术士曾经说过,将来她生下的儿子将贵不可言。魏豹大喜,更宠爱薄姬了。

可惜魏豹站错了队,跟了项羽,被当时汉王刘邦攻灭。可怜的魏豹被杀时还在心里暗暗地骂那个术士,自己都要死了,哪来的儿子贵不可言啊?坑死本王了。

薄姬的命运也急转直下,被充作宫女的下役。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她在扫地,擦桌子,干些粗活的同时,从来不讲半句怨言,而且干得还心情舒坦。

薄姬的事迹遭到了宫女的同情,刘邦在召一个宫女侍寝时也听见了这个宫女对薄姬的评价,心里好奇。第二天见了这个薄姬,发现她秀色可餐,当晚便宠幸了她。

可是刘邦可后就忘记了她,就当没有了这个女人。也许是因为刘邦忙于统一大业,项羽还未被消灭啊。也许是因为刘邦有了更美貌女人,他本来就是一个好色之徒。

小编认为,刘邦应该庆幸对薄姬的一晚宠幸,一晚的辛苦耕耘,造就了二代好皇帝,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为汉室的兴盛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即便有“七王之乱”,汉王室的政权却变得更加巩固了。

薄姬生下刘恒以后,低调,不争宠,只是拉扯教育自己的儿子刘恒,同样也把低调谦逊传到儿子头上。

刘邦驾崩,因为薄姬母子没有威胁,被吕后封为代王,代地在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前线,十分凶险,代王刘恒辛苦管理地方,让胡人无懈可击。

期间,吕后在杀了一个刘邦儿子以后,曾经用该封地更富庶更安全为由,让刘恒换块封地。实际上是试试他有没有野心。

刘恒以不怕苦,愿为朝廷在边境防御胡人,为朝廷分忧为由,而拒绝了吕后的“好意”。吕后彻底对薄姬母子放心了。

吕后死,吕氏家族被彻底铲除。但刘氏宗亲几乎被吕后杀光了,刘邦剩下的儿子也只有刘恒最为“贤明”。

薄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刘恒继位,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汉文帝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孝顺皇帝,“亲尝汤药”,就是出自于他。薄姬曾经生了一场大病,但是上天也被汉文帝的孝心感动了,薄姬挺了过来,病愈了,并且很长寿。

薄姬是幸福的,也是低调知足的,她死后,不愿打扰刘邦,她要孙子汉景帝把自己的陵墓放在儿子的陵墓旁边,并且对着刘邦的陵墓,汉景帝也顺从了皇祖母的意愿。




南雷霆峰


薄姬,一个懂得韬光养晦的女人,这在历史之中很少见。可以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典范。她教育出来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更是吸取了此种精髓,奠定了汉武帝击破匈奴压制汉族的基础。

众所周知,刘邦作为一国开国之君,只要与他有过一丝交往的女子,她的境况会出现急速提升,更有甚者一跃成为一国之母,进而母仪天下,如戚姬。更不用说在“江湖”上有“名气”的女人。

薄姬应该是一位美人,在她第一次见到刘邦时,刘邦是在魏王豹的织室中见到只是感觉不错,便将其收入后宫。

刘邦与薄姬之所以能一幸成孕,生下汉文帝,皆因赵子儿两个人的嘲笑从而得到的机会,就如同现在的人常说的打脸之后,又被反杀。这个机会来的如此不经意。

赵子儿她们三人有个口头约定,若贵勿忘。

赵子儿受到刘邦宠幸后,赵子儿两人将三人当时的约定当成了一句笑话讲给了刘邦听,使得刘邦产生了好奇心,一个有着生天子命的女人,竟然守着天子无法得行。那既然魏王豹不是天子,那我是不是天子。

刘邦不由生出一验究竟的“龌蹉”想法,见见这位有如此怪异名气的女人。

薄姬的名气来自于一位名家的点评。

在薄姬出生没有多久,她的母亲遇到的一位女相师,确切的说是一位名扬天下的女相师。

相师许负,自出生便四海尽知。

她出生时正好处在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巅峰时刻,各地官员竞相奏报祥瑞,印证大秦乃是君权得自神授,用以讨好秦始皇。

而许负一出生便作为祥瑞报了上去,就因她自娘胎降世便手握一块美玉,上绘周文王八卦图。而让秦始皇都惊奇不已的是许负百日能言,秦始皇认为这是吉兆,遂赐予许家黄金百镒用来抚养许负。

汉高祖时期许负更因相面精准声名大噪,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鸣雌侯。

在汉文帝时,许负更是精准的预测了周亚夫的未来轨迹,精准到了几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经历等等,这些均被记录在周亚夫传记之中。(当然这是后话)

许负的种种类似于神迹的表现,她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薄姬的命运。

当生天子

刘邦自从验证完之后,便很少召见薄姬,忙着宠幸能歌善舞的定陶美人戚姬,沉醉于有诗有歌有舞的梦幻人生之中。

曾经糟糠之妻现在的帮手,吕后。刘邦更是与之聚少离多,见面说的最多是你的儿子不适合当太子。

薄姬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默默的存在着,不争不抢,不怒不喜,随遇而安,养着刘恒在宫中寂寞的生存着。

刘邦死后,太子即位,以往独得宠爱的戚美人在吕后的操作下成为不辨真面目的人彘。

而几乎透明的薄姬,拉着儿子刘恒去代国享受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就此认为薄姬是个不理世事的闲散之人,那么就大错特错。

汉文帝之皇后窦漪房,历史上有名的干政外戚,甚至逼迫汉景帝不立自己的儿子,而立弟弟刘武为太子,窦漪房的蛮横可见一斑。

可是在薄姬在世为太后时,丝毫不见窦漪房踪影,后宫之中相当的平稳,并未出现什么宫斗的事件,可见薄姬在其中的调和作用。

如果说仅凭对汉文帝有影响力并足以压制后宫的争权夺利,那也无法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能让后宫得以安稳。

薄太后从吕后手中脱身并不仅仅是依靠低调无为,她对世事的把控也有独到之处。

周勃因私藏兵甲被人告发,入狱。

谋反和意欲谋反在帝王的眼中性质是一样的,某种程度上意欲谋反更为让人忌惮,因为它更突然,更隐蔽,让人无所适从。

周勃自知无有幸理,只求在狱中活的舒服一些,遂大肆贿赂狱卒,狱卒则指点迷津,暗示周勃通过自家儿媳求助于薄太后。

在周勃率北军诛除诸吕后,拥立了代王刘恒为帝,而并未拥立功劳最大的刘邦外妇子刘肥的子系,理由是刘肥一系的母族太过霸道,惧怕吕后称制的再度上演。

周勃力主拥立代王刘恒,在长安城外亲率文武跪上传国玉玺,理由还是因为母族的缘故,薄姬谨良。

刘恒有感于此,遂封周勃为丞相,并结为亲家,以女许配于周勃之子。

周勃得到提醒后,遂通过薄太后之弟陈情于薄太后。

随后,薄太后怒斥自家的独子汉文帝。

绛侯(周勃)始诛诸吕,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周勃由此得以开释。

这仅仅是薄太后唯一现身于朝政之中的事情,虽然少之又少,可见薄太后并非是一个任人揉捏的老太太。

扬名于外的谨良,只是老太太的权宜之计。

窦漪房虽然严苛任性,可在老太太的手中,依然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唐代丹药


薄姬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同时她的幸运来源于她的不争不抢,同时大汉四百多年天下,西汉,东汉和刘备的蜀汉都是经过薄姬传下来的。所以薄姬又是一个很有福泽的一个女子。


刘邦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子,得到刘邦最爱的是戚夫人,可是死的最惨,变成了人彘。最有权利的是吕太后,刘邦死后,垂帘听政,虽然不像武则天一样登基为帝,但是皇帝在她手里却如同傀儡。可是吕后一死,吕家几乎被灭完。

而薄姬即没有像戚夫人那样的宠爱,也没有吕后那样的权利,但却是最后福泽的。

薄姬本来是魏王豹那里的人,被刘邦所得,但是刘邦并不太喜欢薄姬,只宠幸薄姬一次,但是就这一次,薄姬就怀孕,并且生下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薄姬知道自己不受宠爱,所以处处的都不跟别人抢,处处显的与世无争,也是因为她知道皇宫里的险恶。

就是因为她显得与世无争,对吕后没有构成威胁,所以在刘邦死后,吕后疯狂的报复对自己有威胁的戚夫人,但是对薄姬却格外开恩。

此时薄姬的儿子刘恒已经去了封地做了代王,所以薄姬就想去代国做国太后,吕后看她一直都是不争不抢的,所以就放她去了。对戚夫人就行了,最后把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后来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驾崩,吕后先后立两个少帝为傀儡皇帝。大杀刘姓宗室。吕后死后,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


诸吕即平,陈平周勃等大臣开始选立新皇帝的人选。

最后决定选立刘恒为帝,觉得代王刘恒是刘邦儿子在世的最长的一个,同时刘恒为人仁孝。最主要的因为他的母亲薄姬。

因为大汉才经历的后宫干政的事,不希望在出现这样的事,而薄姬平常与世无争,心肠也像吕后那样,同时薄姬没有强大的娘家的人,只有一个弟弟薄昭,不会像吕后那样。

所以最后刘恒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后来汉文帝生汉景帝,汉景帝生汉武帝和长沙王与中山靖王。

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长沙王这一支,蜀汉刘备是中山靖王这一支。

所以说薄姬是最有福泽的一个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