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牛羊肉的文化传奇


演绎牛羊肉的文化传奇

哈木格,是蒙语“顶级”的意思,“让世界品味草原”成为公司的愿景,也是公司总经理叶飞的一个顶级的宏大愿望。

叶飞,活跃在包头的一名极致的跨界者。当过记者、喜欢摄影,擅长主持、精于创业。“以前是个记者,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卖羊肉’”。自嘲,一直都是叶飞谈话的特点。

心系钢城,感念鹿城

大学毕业后,叶飞在内蒙古晨报工作了7年,他从实习记者一路成长为“首席”。说起自己的媒体从业经历,他总是那么一句话,“摄影里面写的最好的,写稿里面拍的最好的”。

记者生涯,极大地锻炼了叶飞,让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为今后的转型创业打下基础。

2012年,叶飞南下上海,在国际化的大企业里,他的人生得到进一步历练,视野更加开阔。但也正是这次与包头这个他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的离别,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不见蓝天如洗,不见山河万里,不见骏马驰骋,不见雄鹰搏击,那样的日子,叫人怎么呼吸?”一位忘年交郝诚之的这几句诗,大约是当时他在上海最真实的感受。

“那些日子,每次回到包头,看到包头的新变化总是特别有感触。还记得2014年我回来拍北梁的一些镜头,之后我一路从东河、昆区、青山再看到九原,看到包头发生的巨大变化,再听到悠远嘹亮的《草原晨曲》,感觉到这个城市如果站远了看,还是特别不一样。”叶飞离包头越远,越容易感受到包头之美,也更容易看到包头乃至内蒙古的优势和短板。

此时的叶飞才真正感受到,包头的博大,草原的宽广,才是自己无法割舍的地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在上海反而觉得自己是个草原的人,应该做点什么,和自己有关、和生我养我的地方有关。”归心日夜忆鹿城,却望钢城是故乡。

国际展会,大做文章

演绎牛羊肉的文化传奇

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羊肉美食之都”称号,包头俨然已成为中国牛羊肉行业聚焦的中心。

这一切功劳归于中国·包头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它带动国内外牛羊肉企业、牛羊肉加工企业、农牧机械企业、绿色农畜产品企业等的快速发展,促进行业内合作交流,搭建了中国顶级的牛羊肉采供对接与运营平台。

从包头到上海,又从上海回到包头,与过去小肥羊品牌策划的一班人马一起,共同创建了哈木格,叶飞出任总经理一职。

此时的他,犹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一个火种,激情燃烧。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一度的“中国包头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成为叶飞团队最漂亮的代表作,他们用前沿的互联网思维和专业的媒体传播思维,把哈木格这个品牌推向世界的舞台。

“我们希望通过哈木格和大家的努力,让内蒙古的牛羊肉产品创造更多的附加值,让我们的牛羊肉产品从原料级走向食品级,最终像内蒙古的乳业一样,能培育出几个龙头企业,让牛羊业也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叶飞仍然保有他刚创业时的激情。

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包头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已经成为国内牛羊肉相关行业专业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签约额最大的旗舰展会,被三次写进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龙头展会,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优秀品牌展会奖”。

执著于梦,铸就传奇

演绎牛羊肉的文化传奇

中国现在的羊产业,70%以上的羊为散养、90%的羊肉由散养户提供,与变革前的肉鸡和肉猪市场类似,起步晚、空间大,而且缺乏一个真正的全国性领导品牌。

在叶飞眼中,牛羊肉不仅是绿色、美味、健康的食材,更是一种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文化。他要利用这一文化资源,让内蒙古的优势食材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食,要让最后的这一块蛋糕在内蒙古做大做强。

“通过挖掘和推广文化,无论是企业或是行业,都会拥有灵魂或者识别度。”把文化注入产业,让产业带动致富,叶飞找到了企业的下一步出路。

之后,叶飞带领的团队推出了牛羊行业领袖峰会、寻找世界/中国好食材、中国羊肉美食节、牧羊人文化沙龙、中国牛羊肉产业联盟以及粉丝超过10万的自媒体平台,团队把这些活动及项目打包在一个大的项目中,起名叫——牛羊传奇。

除了牛羊传奇的线上服务,在线下,叶飞带领的哈木格团队成立了哈木格品牌策略机构,一个专注于牛羊产业和餐饮的专业团队,为他们提供智力服务,用文化助推传统产业的升级。

2018年,“牛羊传奇”被评选为2018内蒙古品牌培育示范单位、“牛羊传奇”品牌价值4.13亿元,同时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荣获“2018内蒙古百强品牌”、“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奖”。

奔走的路上叶飞的头衔开始变多。品牌策略专家、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联盟秘书长、“寻找中国(世界)好食材”活动发起人、自媒体高端人物访谈《叶·问》创始人、牧羊人文化沙龙发起人等等。

通过文化和产业的力量,来做成一个产品,把全国特别是内蒙古的餐饮资源、牛羊肉资源,聚集在包头,从包头走向世界。正如他创作的《为包头点赞》中的歌词中提到的那样,他将生生不息,书写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