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突然辭世,留下死亡之謎

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年僅22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4萬人,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旋風般地征服了從小亞細亞直到印度西北部的廣大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他曖昧不明突然棄世,給後世留下疑竇叢生的謎團。

遠征!遠征!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不斷地冒險。

公元前330年的冬天,他攻伐到了阿富汗的喀布爾附近。第二年春天,他又越過了高達3300米的興都庫什山,然後揮師北上,到達了撒馬爾罕,後又轉向東北,一直抵達錫爾河岸。

這時,一個新的目標強烈地吸引著他,那就是傳說中的印度。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的軍隊越過了海巴魯山,出現在印度河畔,打敗強大的“大象軍”,踏著廣袤的旁遮普平原向前挺進。他原以為,印度河同尼羅河是相通的,或者就是尼羅河的源頭;使他失望的是,印度河卻是注入了一個南方的“大海”。

亞歷山大大帝突然辭世,留下死亡之謎

他本來還想向更遠的東方前進,為了鼓舞他疲憊的士卒,亞歷山大大帝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讓我們共享最後的勝利》:

“馬其頓同袍們,聯軍同事們:……我把你們召集到這裡來,是為了說服你們繼續前進……我認為,一個有志之士的奮鬥目標是沒有止境的……假如你們一定要知道目前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的界限究竟在哪裡,我倒可以這樣回答:在我們到達恆河和東海以前,剩下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他的演說並沒有激起將士們的熱情。七年的征戰,當日從馬其頓出發的老戰士大都已經戰死。印度的熱帶氣候,雷雨、毒蛇、傳染病,以及無法通過的森林,都影響著戰士們的情緒。他們沉默,拒絕繼續前進,亞歷山大大帝只好宣佈打道回府。

不過,他的不安分的靈魂不容許他走回頭路。他把他的部隊分為兩支,一支沿印度河岸步行,以防止沿途土著的襲擊,他自己則帶領一支乘船順流而下。他在印度河航行了九個月,行程1600公里,順利進入阿拉伯海。

在印度河口,他又把他的部隊一分為三:一路翻山越嶺,從內陸返回巴比倫;一路乘船,繼續探索沿著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道路;他自己則親率一路,沿著海岸西行,繼續探索未知的土地。

這裡是一片荒漠,烈日當空,幾乎是滴水難覓,許多戰士活活渴死。他終於在底格里斯河口同他的艦隊相遇,並且在公元前325年,回到了巴比倫城。

在進入巴比倫之前,他就有一股不詳的預感。幾個迎面而來的迦勒底祭司曾經告訴亞歷山大大帝,不要去巴比倫,否則將有不幸的事情發生。他終於發出了繞過巴比倫的命令,但是,部隊在一片沼澤地裡行軍,困難重重,最終還是開進了這座城市。

他們在巴比倫舉行了許多慶祝活動,但這並沒有使亞歷山大大帝陰暗的心情寬解。為了擺脫煩悶,他白天觀看演出,晚上和部下歡宴。在一次狂飲之後,他突然病倒在床上,十天之後,他悄然離開了人世,享年33歲。

他沒有留下子嗣。當將軍們問他把這個年輕的龐大帝國交給誰時,他簡短地說:

“給最強的人”。

亞歷山大大帝突然辭世,留下死亡之謎

亞歷山大大帝死亡之謎

亞歷山大大帝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有聲有色,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他在不到十年的征戰生涯中,行程四萬多公里,建立了一個地域遼闊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開拓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他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征服者。他勇於探索、不斷進取的精神,更是留給後代子孫的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

但是,為什麼精力充沛、正值壯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會突然死去呢?對於這點,史學家們有很多猜測。

一種說法是死於瘧疾。蘇聯學者塞爾格葉夫在《古希臘史》中提出:“亞歷山大大帝死於惡性瘧疾。”美國學者伯恩斯和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寫道:“公元前323年,他身患巴比倫瘧疾,死時33歲。”

另一種說法是死於酒後感冒。英國著名史學家韋爾斯在《世界史綱》中認為:亞歷山大追求刺激,不斷地在宴會中狂飲,在一次宴會上,他喝光了一樽快裝6夸特酒的大酒杯裡所有的酒。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後,由於天氣驟冷,引起感冒、發燒,導致了他最後死亡。美國學者威爾和日本學者大牟田章也贊同這一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突然辭世,留下死亡之謎

此外,還有第三種說法,亞歷山大大帝是被他部下毒死。古希臘史學家阿里安在《亞歷山大遠征記》中,除記述了亞歷山大連日跟邁狄亞斯一起飲酒作樂外,還說到了他的部將安提帕特曾送給亞歷山大一服藥,他正是吃了這副藥才死的。據說,這副藥是亞里士多德替安提帕特配的,由安提帕特的兒子卡山德送到亞歷山大那裡。亞歷山大一口把那杯藥酒喝完後,就感到劇烈疼痛,這就是他當即離席的原因。

很久以後,卡山德成為馬其頓國王。傳說,他每次來到特爾雯神廟,看到亞歷山大大帝塑像時,都會感到極大的恐懼,並全身發抖,頭腦發暈,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不過,這僅僅是後人的猜測,亞歷山大大帝和當場的人都沒有懷疑到這點,否則,卡山德等人還有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