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地都镇邹堂乡是历史文化名乡,为郑姓古村落,旧时有邹堂十八乡,当地人称邹堂龙,现今包含乌美、枫美、南陇、仙埔、钱后等自然村,现有人口几万人。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邹堂创于宋末,历经几代至明朝嘉靖年间,邹堂郑氏十一世祖郑旻考中进士,之后四代有三代人中举人,科甲连登,谓“科第世家”,位于郑氏始祖祠前的石牌坊“科第世家”屹立数百年,近年来当地又打造“进士大街”,成为当地一道靓丽文化景观风景线。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时逢仲春,笔者盛兴一览全街,寻思这些牌坊自是不凡,经查阅有关资料,方知详细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科第世家”石牌坊,位于乌美郑氏始祖祠前,乃是清朝康熙44年邹堂十五世祖郑其崇中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请旨修建的。是一座二层式三门四柱全石结构,高约5米,阔约7米,石柱为方型的,柱子内处侧均为葫芦型护石,各有一只石狮,科第世家四字据说正是出自郑其崇所写。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所谓科第世家意思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即是世世代代科甲连登。邹堂科第世家名不虚传,邹堂十一世郑旻中进士、十二世郑育渐中举人、十四世郑匡夏中举人、十五世郑其崇中举人……不胜枚举。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邹堂进士大街新建全石牌坊共5座,其结构形状全部模仿始祖祠前那座“科第世家”石牌坊,总共6座。新建成的牌坊中有3座是专门纪念邹堂历史名人的。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位于南陇村境内的牌坊,镌刻着“大方伯”“两省文宗”,这一座是纪念先贤郑旻的,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二甲八十一名进士,官历兵部主事、兵部武选司员外、东驾郎中、职方司郎中、大名府知府、贵州提学副使、山西提学副使、湖广参政、四川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贵州左布政使等,有

“三司运使两省文宗”之誉。大方伯是明朝官职,即是布政使之别称,郑旻擅文,曾于贵州、山西掌管学政,今有若干诗作传世,今录一首如下:

守岁即席漫赋

禁城促漏迫青阳,客里传杯引兴长。

佳节有怀惊爆竹,圣朝无补愧含香。

千门柳色寒将放,三径松阴日就荒。

奔走界途筋力倦,独歌招隐立苍茫。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大方伯”与“两省文宗”恰好是对郑旻的主要概括,郑旻是邹堂郑氏的骄傲,潮州府城牌坊街立有“大方伯”坊,就是纪念郑旻的牌坊。

位于枫美村境内的石牌坊,镌刻着“内阁中书”“驰誉京华”,这一座是纪念先贤郑其崇的,邹堂十五世祖郑其崇,布政公郑旻玄孙。据史料记载:郑其崇中康熙己酉年举人,授内阁中书,文似欧,诗似杜,书法出入苏黄,得其片纸遗墨者,珍如拱璧,驰誉京华,康熙赐匾“盛世文龙”。据《揭阳县志》记载,怀斋公“乞假归里日,以建祖祠增祭业为务”。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位于仙埔村境内的石牌坊,镌刻着“大廷首举”“太子同䆫”,这一座是纪念先贤郑濙的,郑濙,字文科, 号谦勉,邹堂十世祖,生于明代成化年间,为邹堂仙埔村祖,系明成化廿三年府学岁贡生,南监生,若干年全县选拔到京城国子监深造,然后参加会试或直接接受铨选,全朝廷考试第一 ,时任吏部右侍郎吴宽为其题“

大廷首举”匾,落款为“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吴宽为岁进士坐读南雍合天下士试大廷第一郑濙立”,“光绪六年岁次庚辰仲冬之月吉旦”,足见郑濙的才华,他曾与太子嘉靖结伴为友,同窗苦读,故曰“太子同䆫”。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邹堂乡进士大街牌坊群,熠熠生辉,正是当地一张文化名片,是邹堂郑氏族人的骄傲,时刻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迈步向前。

揭阳邹堂乡进士牌坊大街,纪念的是这些历史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