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文人與古琴

引言:古琴作為我國的傳統民族樂器之一,其自身的起源發展及完善與我國的歷史發展密不可分。學術界關於古琴的起源問題尚未有統一明確的認識,尚有影響力的觀點可分為“黃帝說”、“堯說”、“舜說”等觀點,其中,最為有影響力的為“舜說”,因為,其相較於前二者較為有文獻資料支撐的優勢。但,無論古琴的起源是如何,其毋庸置疑的是古琴後續的發展完善以及至先秦時期的文人群體的興起,二者的相遇與結合,為我國的文化歷史書寫了極為絢麗的一筆!

漫話文人與古琴


一、古琴與文人淵源

古琴與文人的相遇和結合是註定的,這半是由於古琴作為樂器自身高雅清麗的特點,也半是由於文人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豐沛的內心特點。古琴與文人的淵源頗深,可以說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是從歷史上看,可以從以下這幾個階段來著重考察。

(一)古琴與先秦士人

先秦時期是文明萌芽發展的階段,中華大地的一切都處於睡眼惺忪的狀態,文人群體也是如此。因此,這一時期的文人群體,有一個特殊的稱謂,即士人。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士作為一定的統治階級群體,有其特殊的特點。作為統治階級,其可以接觸到許多被統治階級所未曾享有的特權,受文化教育權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反過來,作為統治階級的最後一個階層,這一地位也決定了其大多數士人不可能接觸到頂尖的政治權利中心,參與國家大事的決議。因此,有許多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的士人,就將彈琴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作出了許多的有名的琴曲。我們所熟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子期的故事也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漫話文人與古琴


(二)古琴與唐代詩人

唐代是我國曆史上最為錦繡輝煌的時代;是“天朝上國,八方來朝”的時代;是“繡口一吐,便是半個錦繡河山”的時代;是詩仙、詩鬼、詩聖等能人輩出、人才濟濟的時代;是至今在外國還有“唐人街”的影響力的時代。因此,在這樣一個得天獨厚、風光出盡的時代,如何能夠沒有古琴的身影?這不僅僅是詩人自身抒發內心情感的需要,這也是整個時代的需要。在這樣一個詩樂齊頭並進的時代下,可以說文人群體與古琴的發展淵源進一步地加深和加強,並且分不開了。這主要體現在現在所留下的唐代的文獻資料上,有很多關於古琴的記載,除此之外,在《全唐詩》的唐詩記載中,整體唐詩的篇幅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寫詩人與琴的詩歌的。在這裡面,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的唐代詩人的詩歌。如,吳筠的“至樂本太一,幽琴和乾坤”。一句就不錯。

(三)古琴與宋代詞人

唐代之後,儘管經過一段時間的沒落,但是在接下來的歷史上,隨之而起的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宋代,是一個讓後代國人又愛又恨的時代。愛它的文化藝術,愛它的詩詞歌賦,愛它的經濟繁榮;但也恨,恨它的偏安一隅,恨它的無所作為,恨它的奢靡淫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古琴揮別了過去唐代的錦繡詩歌和詩人群體,迎來了另一個同樣具有精巧構思、滿腹詩書的詞人群體,創造了更多的琴曲佳篇。如,大文豪蘇東坡就很喜歡琴,經常以琴會友,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寫出了《醉翁亭記》的歐陽修也是如此,二者都時常寫關於古琴的文章,並且偶爾興之所至,也會扶琴而發,暢發所思。

漫話文人與古琴


二、古琴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

(一)抒發情感

古琴對於文人群體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抒發情感。古琴主要經過了早期的發展,後來主要是由梓木、桐木來作為製作材料,在選材上的材料的發展變化也帶動了古琴製作工藝的發展精進。由此帶來的變化是,古琴的琴絃數量的增加和固定,古琴的音域的拓寬,古琴的款式的多樣。這些都為古琴受到文人群體的喜愛增添了助力。並且,古琴作為便攜式的樂器,重量適中,音域寬廣,音色清麗,易於古代文人攜帶遠遊或者即興而發,抒發心中或抑鬱不得志、或躊躇滿志、或哀婉淒厲的心情。

(二)修身養性

古琴,作為一個樂器,在古代是一定的身份地位的象徵。平民等是不易接觸到古琴的,因此,古代多以“絲竹之聲”來暗示富貴或者娛樂情景。這是琴的一個用途。但是,在文人群體這,古琴的一個主要意義是“修身養性”。文人作為一個內心情感豐富、受過文化教育的個人來說,其最主要的抱負和理念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要想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文人來說,首先第一步就是修身。修身的概念很廣泛,但總體來說是指提升自身的個人文化素養和能力。因此,在文人的修身過程中,如遇到什麼事,彈彈琴,發洩發洩,或者,沒事做的時候,彈彈琴,提升提升藝術修養和周身氣質,是一個十分好的途徑。

漫話文人與古琴


(三)社會交友

社會交友從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古代社會的文人圈子裡更是如此。要想獲得好的名聲,除了個人品行優秀、文化修養高之外,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技巧也是必須的因素,因此,這就體現出古琴的作用了。在古代,以文會友的情況與以琴會友的情況可謂是不相上下。琴和棋以及詩詞歌賦一樣,都能體現出一個的道德胸懷和內心世界。並且,以琴會友更具有一定的難度性,因為,詩詞歌賦可以盜竊或者剽竊,但是以琴會友則是隻能是真搶實彈的進行彈奏,因此,這更考驗一個人的人品和文化素養。如若以琴會友時能相談甚歡,那麼,成為朋友的可能性無疑是十分大的。

漫話文人與古琴


三、結語

古琴與文人的淵源是十分深的,在這其中除了伯牙子期類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有許多其他的有趣故事。古琴是文人抒發情感時的載體,是其修身養性的器物,是其社會交友的手段,但是,其最先的位置必然是文人內心的良師益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