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學習書法,不能老停留在技術層面去研究和學習書法,這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瞭解支撐書法背後的文化,很難理解書法藝術的精神內涵和它的奧妙,甚至走上偏路,耗費其一生的精力還沒有步入書法的堂奧。因此,在學習和研究書法藝術的筆法、字法、章法的同時也必學習和研究書法藝術背後的文化,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其意蘊與境界必定不落俗套,步入中國書法藝術的大道。

書法藝術背後的文化看起來與技法無關,但是,書法藝術的技法從何而來從何而起,都是與書法藝術的精神追求有著直接的關係,那麼對書法藝術思想影響最大的是什麼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

下面簡要地從回溯書法的發展歷程、發展的背景入手,分析不同時期的書法特點,探究儒釋道精神對書法藝術的影響。對於學習書法和研究書法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漢字因其特殊的筆畫和結構,比其它的文字更具有藝術的形象,在其歷史的發展中有了篆、隸、楷、行、草字體的變化。這也決定了書法藝術形象之豐富多彩,幾千年來一直散發著妙不可言的藝術魅力。

書法超越了文字僅囿於作為社會交流信息符號的功能,成為一種飽含哲學理趣又不失韻味情感和精神的藝術符號。

書法藝術得益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浸染和民族性的過慮,使得中國書法藝術具有一種哲理化的高度。書法“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毫端”,集形、質、理、意、韻、態、勢等美學特性於一爐,把具象之物加之以抽象,使人獲得無窮的美感。

中國書法藝術的這種特質得益於東方民族文化特有的生活氣氛和思維習慣,更得益於民族傳統哲學的滋養。如:易學的陰陽之學、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師法自然,佛家的禪宗佛理等,其中儒、道、釋思想的影響最為突出。

可以說:燦爛輝煌的中國書法藝術,正是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是分不來的。

中國書法審美長期受到“中”、“和”為主的儒家思想的影響,這種“中庸”之道可稱得上是那個時期書法審美的靈魂。儒家把中庸思想看作是最高的行為規範,不偏不倚,認為人的修養應達到一種中和的境界,講求一種“中節”“和諧”的度。作為中國文化的典範書法藝術自然離不開“中”的 指導制約。

“中庸之道”決不是“折半取中”,它要求處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適當的度,使各種因素達到統一和諧的狀態,即所謂“中和”。這個思想指導了書法家對藝術精準性的追求,在創作中處理任何一種關係都不要“不足”,也不要“太過”,以達到既不稚嫩!也無火氣的精練與和諧。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書法講求中正和諧,不激不厲,表現出一種“含而不露密麗深沉”的“中和之美”。

最能體現“中和之美”的當屬小篆、隸書、楷書,皆以對稱、安穩、勻稱、整齊條理為美,線條方潤,筆態中和。

西漢的大一統政策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得到了空前的推崇。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在東漢中晚期,書法在儒家思想的引導下達到了完成成熟,出現了規整平正、穩實雍容隸書,如《熹平石碑》、《張景碑》、《史晨碑》等代表了隸書的成就。這些碑刻風格秀勁,中規入矩,穩重之氣通體可見,這與儒家理智、嚴謹、中和的生活作風形成了完美的統一。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此外,唐楷也是儒家藝術的代表。唐代文士們充滿了積極向上的豪邁精神,這在很大成度上使儒家經世致用的思維在此具有了合理性,使得唐人自覺地遵從技法,承續傳統,對技法規範的苛求可以說臻於極致,行成了嚴謹端莊,密麗雄健的書風,可謂盡善盡美,後人多有“唐人尚法之說”。

代表書法家有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這些唐楷上品彰顯了一種儒雅嚴正,雄渾端直的氣派,更反映了一種講求規範,不偏不倚、中節適度,崇尚坦正人格,修身穩健的儒家氣質。
不得不指出,儒家思想給書法藝術的發展造成了束縛,致使書法缺乏變化靈動之氣,使得主體生命的豐富性泯滅在“和而不同”的大原則下而顯得單調而貧乏。

二、道家思想的影響

道家作為哲學體系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不及儒家,但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它對書法藝術的影響比起儒家,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儒家思想交替時期,一旦儒家思想失去了壟斷地位,道家思想便當仁不讓佔據了藝術文化陣地,無論是對文化還是對書法藝術的影響,這種鬥爭結果的典型首推“魏晉風流”。

儒學的沒落使道家興起,士大夫們開始崇尚不拘禮法,天馬行空,抒發自我生命意識和瀟灑俊逸人生情懷的書風。

魏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很多,但最為後人稱頌的是王羲之父子。
儘管二王書法造詣上略 有不同,但二人書風中流貫出來的精神內涵卻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充溢著魏晉人對自然崇尚和追求神俊縱逸的魏晉風度。

如《蘭亭序》、《孔侍中帖》、《鴨頭丸帖》等,字裡行間,韻致流貫。其中王羲之的《蘭亭序》堪稱行書極品。書法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這種神高、氣遠、韻足之境。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蘭亭序》通篇324字,文思悠遠,辭采清亮,通觀整幅書作,一股湧動的生命情緒攜著自然之氣傾瀉而出,王羲之把他那種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的熱愛以及超脫的道家精神融於筆端,筆法輕重使轉自如,極富變化;結體疏密、錯落有致、字法萬態、章法精妙、自然天成。
王獻之的書風比起他父親更為狂放不羈,其行草開張超逸,神情飛馳,有“散懷山水,悠然忘羈”的自然之趣。

以二王為代表的魏晉書法家追求真我,不做作,法自然,用揺曵生姿的筆致淋漓盡致地抒寫心緒,呈現出一派物我交融的“真”境。

三、佛家思想的影響

除了儒家、道家思想外,佛家思想對中國書法的影響也是很深遠的。

在魏晉時期佛理藉助“性空”思想,浸染玄理,給同時期的書法帶來了一葉清淡,隨著中唐以後禪宗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人生哲學和認知模式的確立,佛理才徹底征服了文人士大夫。

禪宗也稱頓教,是佛教中八大宗派之一,禪宗的宗教色彩在八大宗派中宗教色彩最淡,哲學色彩最濃,主張頓悟成佛,是印度教中國化的產物。禪宗所提倡的人生態度是隨緣任遠,明心見性,虛靜禪脫。禪宗思想強調“自性覺悟”,強調“自我”在一切思維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將思維主體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種思維方式比道家更直接、更徹底地體現了藝術的個性精神。

特別是中唐以後,書法家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縛,走到了法度約束日趨森嚴窘境,書法家們豐富活躍的感性思維被窒息在這日益狹窄的創作困境中,禪宗思想無疑給書法家們帶來了指導創作的甘霖,它適時地迎合了書法家尋求自我解脫的心理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了一股破除魏晉法規,追求自性解放的革新思潮,一大批書法家創作了大量直抒胸臆的狂草,開創了一代書史新風。

這時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張旭與懷素,史稱:顛張狂素。草聖張旭的代表作有《肚痛帖》;懷素的代表作有《自敘帖》。

他們的草書都有大量的連筆,線條抽象變化莫測,無序結字中的無序章法,都令人歎為觀止。彷彿能從線條上看到書法家的靈感在運筆間閃耀。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此後,禪宗思想於儒、道兩家經過長期的相互磨合、相互滲透,達到和諧共生成就了尚意的宋代書法。

後來董其昌等進一步把歷代書法的特點進行了簡約的概括: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清尚樸之說。

儒釋道的思想,不但對書法藝術的影響深遠,對其它門類的文學藝術的影響同樣重要,可以這樣說:儒釋道思想,還有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支柱,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好好探究和運用。

書法是一種內蘊豐富的藝術,在點畫線條的黑白世界裡寄寓的不只是書法家自身情感和心緒,同時也融進了一個時代的精神。

我們探究書法藝術中的儒、道、釋的影響因素,並不是去剖析書法家的學識修養中有幾分儒、幾分道、幾分佛,而是通過深刻了解儒道釋對書法藝術的影響,使我們能深刻的理解和比較準確地把控書法藝術的正脈和大道,使自己的學習和努力能修得正果。

江仁元書法作品選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書畫家江仁元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江仁元山東省文登人,原魯東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美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煙臺市民進促進會會員、煙臺市美協顧問、煙臺市書法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

官網:www.jiangrenyua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