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毫無道理。

孩子小時候的一些習慣和行為,可能會決定一生的走向。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3歲到7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更是表明:“人生的頭3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勝過3歲直到死亡的總和。”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不管怎麼說,孩子出生頭幾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有以下3個特點,可能是聰明的表現,父母盲目阻止=害娃,損失一個聰明的寶寶。


1.有好奇心,總是“十萬個為什麼”

寶寶學會坐,學會爬,學會走路之後,寶媽總是擔心寶寶到處翻東西,房間混亂不堪,看到這樣有時還很生氣,這樣的寶寶,寶媽要高興,因為孩子喜歡翻東西,那是他有很強的好奇心,說明有很好的探知能力,對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會充滿興趣,這樣的孩子智商很高。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比如帶孩子做手工製品,孩子一言不發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問問寶寶:“你知道這個是因為什麼轉起來的嗎?”

孩子如果搖搖頭,那麼父母的引導就開了一個窗戶,家長們可以順著這些問題,帶著孩子一起思考,那麼多的“難題”,總有一個孩子想問的。


2.孩子愛說話,堪稱“小話癆”

聰明的孩子,都喜歡說話,說明他們的大腦在不停的運作,在思考問題,而且會表達出來的話,說明孩子的表達能力很好,所以你家寶寶愛說話的話,一定不要打斷他的思維,要讓孩子暢所欲言,提出問題的時候,也要及時回答,這樣才能培養寶寶的說話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那就會更加聰明瞭。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提問,是孩子打開未知世界大門的鑰匙,孩子能打開多少扇門,取決於父母對孩子提問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若能認真傾聽,耐心回答,孩子將會更積極主動地探索;若父母只是敷衍了事,或不問無聞,那必將扼殺孩子求知的慾望。

3.對於感興趣的事物非常“固執”

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聰明孩子的注意力就非常集中,甚至達到對其他事物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水平。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有可能因為這個特點導致上課聽講顯得不夠專心,甚至很有可能被認為注意力存在障礙。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興趣角度逐漸增多,會慢慢學習如何合理分配注意力。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而在恰當的環境下,2歲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長度約為7分鐘,3歲孩子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6歲為15分鐘,而6歲以上的孩子是完全有可能通過專注力練習的方法,達到15分鐘或30分鐘更長的注意力維持時間。


孩子愛玩是天性,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繪本來幫助孩子鍛鍊專注力,剛開始,可以一次講2本,然後不斷的增加繪本數量來加以鍛鍊。孩子覺得有趣,自然就會繼續聽下去。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貼紙書,幫助寶寶更好的成長和家長進行早教,適合孩子的兒童貼紙書。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這套書中,有各種遊戲活動更符合兒童的思維特徵,也涵蓋了數學、語言、思維、創意等意志訓練。將認識實物、解決問題與貼貼畫相結合。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千餘張精美貼紙,每冊都有足夠的貼紙讓孩子體會貼紙樂趣,讓孩子在玩中也能學習。

遊戲主題豐富、從易到難

,能讓孩子在鍛鍊智力的同時,培養閱讀能力,父母還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和孩子進行互動,拉近親子關係

有這3種“怪癖”的娃,長大“智商高成績好”,父母盲目打斷=害娃

這套書16冊68元,平均下來一冊智慧不到5元,對於我們大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兩頓飯的成本;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能收穫無比珍貴的知識,激發大腦發育,長大變得更聰明,擁有美好的生活,還能幫助家長陪伴孩子無數個寶貴的睡前時光。


想要了解的家長朋友,我把鏈接放在下面,可以點擊圖片:非常時期也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