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來不吝嗇對孩子的讚揚和批評。

當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或者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爸媽會說:“寶貝真聰明”、“寶貝真乖”。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爸媽會說:“寶貝不乖“、”寶貝不聽話“,有的父母甚至會說“你再不乖,不要你了”這類的話。

但是,這樣的表揚和批評,真的對嗎?

顯然,不對。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你真的懂批評表揚嗎?

本來,爸媽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在成功裡繼續努力,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但是,如果方式不恰當,往往會事與願違。表揚得再多,孩子也沒進步;批評得再多,也沒達到糾正孩子錯誤的效果,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01 什麼表揚是不好的?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這樣說:

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不然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1.表揚太籠統空洞

我們一般表揚孩子時,最喜歡說的是,“你真棒”“你真乖”“好寶寶”等,但是這樣的表揚術語,過於籠統空泛,實際用處不大。時間長了,對孩子的鼓勵作用會慢慢淡化,起不到表揚的正面激勵效果。

比如,孩子很認真地畫了一幅畫,拿給你看,但你只是說“畫得真好,真不錯”,但是,孩子並不知道哪裡好、哪裡不錯。這樣的讚揚,不僅讓孩子找不到下一次努力的方向,也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起不到強化作用。

2.表揚的方向不對

“你好漂亮”、“你真聰明”,這種誇獎法,也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不僅對自己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我們也常常喜歡這樣表達讚美。但是,經常誇孩子漂亮和聰明,容易讓孩子變得自負。比如,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會讓孩子覺得這都是與“聰明”劃等號的,在面對挫折挑戰時,容易產生害怕失敗的情緒,進而選擇逃避。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國內一位老師到北歐做訪問學者,週末去一位教授家做客。進門見教授5歲小女兒金髮碧眼,就禁不住誇她:“你好漂亮,簡直是可愛極了”。在我們看來,這種誇獎很正常啊,而且也是中國父母最喜歡聽到的。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但是,教授一臉不高興,對訪問學者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學者一臉茫然,誇獎居然變傷害了。

教授解釋說:你因為漂亮而誇獎她,但漂亮並不是她的功勞,跟她個人的努力沒有一點關係。這是父母遺傳基因決定的,但小孩子不懂分辨,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是值得驕傲的資本,甚至有可能看不起長得不太好看的孩子。

3.頻繁地、過度地表揚

過度的表揚,會讓孩子對錶揚產生依懶性,每做一件事情,都等著家長表揚,讓孩子過分看重別人的讚許,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身邊有一個朋友,不管孩子做什麼,她都會自豪地誇獎孩子。孩子自己吃飯了,會自己穿鞋了,會給客人開門了.....每一個成長細節,哪怕是孩子的分內事,媽媽都會反覆地誇獎。現在小女孩很喜歡聽到別人的誇獎,做一件事情,就會湊到爸爸媽媽面前說著,“爸爸你看,媽媽你看”,等著大人來表揚她呢。

02 什麼批評是不好的?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誤,都有不聽話的時候,家長進行批評教育,是常理。但是,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是孩子犯了錯,家長一片良苦用心,都是為他們好,為什麼他們還不肯接受?

1.判斷式的批評

像“你不乖、你不聽話”這種判斷式的批評,對孩子的教育作用並不明顯,孩子這次不聽話,下一次還是有可能不聽話,這次犯的錯誤,下一次還有可能再犯。

2.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評

孩子做錯事,進行批評教育是可以的,但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評,並不可取。

主要有兩種情況。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一種情況是,言語上的過激。批評中含有人身攻擊以及語言侮辱的話,有些家長時常說“你怎麼這麼笨,跟笨豬一樣”、“你連三歲小孩都不如“等。這種,是最具殺手力的,孩子容易喪失自信心,而且還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甚至自暴自棄,心生怨恨。

另一種情況是,批評不分場合。其實,孩子也有面子思想,有自己的隱私。如果家長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批評,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3.帶著隔離、拒絕的情緒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過這樣的情景,孩子惹媽媽生氣了,媽媽冷冷地說:我不要你了,我不管你了。甚至是孩子主動索要抱抱,媽媽也無動於衷,拒絕不抱。

這種方式,並不能讓孩子很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在孩子的第一反應裡,媽媽不喜歡我了。

最令孩子害怕和難過的批評,不是打罵,而是爸爸媽媽的不接納。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你真的懂批評嗎

03 那應該怎樣正確地表揚孩子呢?

1.表揚具體的行為,而不是泛泛而談。

在表揚時,我們說得越具體,孩子就越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行為是受到讚揚的,那麼,孩子會很樂意地去重複這個受到讚揚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性循環,讓孩子在某方面做得更好。

比如,要誇獎孩子畫畫好,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幅畫色彩搭配得很好,小狗的眼睛畫得很有神,比昨天畫得還要好......"

比如,要誇獎孩子自己吃飯,我們可以這樣說:“寶寶今天自己用筷子吃了一碗飯,也沒有灑在地上,媽媽為你點贊哦,下一次我們也要這樣乖乖吃飯哦。”

總之,我們要有針對性地表揚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只有當孩子有了足夠的自信心,才會勇於自我探索和成長。

心裡學上認為: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能在自己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自我形象。

2.誇獎孩子後天的努力,勝過誇獎“聰明、漂亮”等先天優勢

美國做過一項測試,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答題,同樣都是答對了8答題。研究人員對其中50%的孩子說:“你們真聰明”,對另外50%的孩子說:“你們真努力。”

然後,又給孩子們分配了新的任務,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任務是可能會出錯,但最終能學到新的東西,第二個任務是最有把握能夠做好的。

最後,在被誇獎為“聰明”的孩子中,有66%的選擇了第二個,容易完成的任務。而在被誇獎為“努力”的孩子中,有90%的都選擇了第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我們在賞識和誇獎一個孩子時,應該看到他的努力。因為,聰明和漂亮,是與生俱來的先天優勢,是許多孩子無法自己選擇的,然而,努力則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孩子通過努力,可以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3.珍惜表揚的作用,不隨便濫用。

表揚,是激發孩子上進、努力的“良方”,但不能隨便濫用。什麼都拿來表揚,表揚就會變得廉價,也容易讓孩子為了得表揚而做事情,過於看重名利,失去了表揚原本的意義。

孩子平時已經做得很好的,或者是孩子的分內事,就大可不必在表揚了。在孩子培養好的習慣和品質的時候,在孩子需要進步的時候,可以多鼓勵、讚揚。記住一個原則:凡事別過度。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誇孩子努力,勝過誇孩子聰明

04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呢?

1.只批評孩子的錯誤行為

批評孩子,應該以解決問題為主要原則。如果不懂分寸感,口無遮攔,胡亂指責,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糾正壞習慣,應該就事論事,針對某一件事情,某一個行為,而不是將矛頭指向孩子本身。

比如,孩子的學習不好,把“你就是笨”換成“你在學習上花的功夫還不夠”,這樣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客觀評價孩子的行為,孩子可以努力去修正和彌補,但是如果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給孩子打上各種標籤,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容易喪失自信。

2.批評孩子要分時間、場合,記住四個“不要”

孩子做錯事,聰明的父母是關起門來教導孩子,但不理智的父母,則是當眾就劈頭蓋臉地一頓訓斥。時常在大街上,看到父母大聲訓斥孩子的情景,真是心疼這些孩子。

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尤其是當著親戚朋友或者孩子同學的面;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批評,不要在孩子生病的時候。

3.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用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表揚是一門藝術,批評又何嘗不是。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尤其是說話的語氣、態度尤為重要。

對於年齡小一點的孩子而言,重心在於引導。

一是引導提問的方式。

比如,小孩子不懂得什麼是愛乾淨,喜歡在地上玩。我們可以這樣說:“寶寶你這樣在地上滾來滾去,把衣服弄髒了,媽媽洗衣服很累,你覺得好嗎?”,“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二是反話激勵的方式。

比如,寶寶生病了要吃藥,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家寶寶可勇敢了,不怕吃藥,就跟巧虎一樣勇敢,一口就喝下去了。”

三是不完全否定的方式。

比如,孩子亂扔東西,我們可以這樣說:“寶寶不可以扔水杯,但是如果想扔,扔皮球是可以的。”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對於年齡大一些,甚至是青春期的孩子,重心在於溝通。

孩子大了,簡單粗暴地打一頓,並不是明智之舉,這個時期的孩子,更多的在於推心置腹的溝通。不要有為人父母,高高在上的特權感,總認為孩子必須言聽計從。我們不妨,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談心,幫助孩子解決思想上的困惑,輕鬆度過青春期的叛逆階段。

4.任何時候,都不要推開孩子

批評教育孩子,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批評你,只是不接受你的行為,還是依然無條件地接受你,愛你。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

家庭是整個世界、整個社會的濃縮,而個人是整個家庭的濃縮。

好了,願我們每一位父母都能把握表揚與批評的藝術,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向陽而生。

做對就表揚,做錯就批評?NO!不懂這些技巧,隨意表揚批評=害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