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孩子開學在即,爹媽心中有種按捺不住的喜悅之情

,不過,孩子們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們內心是抗拒的。

這不,小女孩不肯上幼兒園,爺爺放大招,蛇皮袋子都用上了!求小女孩心裡陰影面積

......

此法不推薦哦!

講真,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適合入園?入園前要做哪些準備?今天,科大大就來聊聊入園那些事兒!

為什麼不建議寶寶過早入園

家長都希望寶寶守規矩、懂禮貌,但自己立規矩時常常遇到很多阻礙。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於是想著提前送寶寶入園,讓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教......

但實際上,國家建議入園年齡是2.5~3歲,3歲前的寶寶更適合1對1的家庭教育。過早入園反而有可能起反作用。

不利於寶寶安全感的建立

3歲前是性格塑造和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寶爸媽應該及時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

但幼兒園一位老師需要照顧十幾個寶寶,這明顯不利於3歲前寶寶的生長髮育和心理健康。

小寶寶抵抗力差,易生病

小寶寶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在幼兒園更易發生交叉感染而生病。

3歲以前是寶寶分離焦慮最嚴重的階段,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常表現在生理上。

影響寶寶的學習積極性

2歲半寶寶開始建立秩序感,才能適應有紀律的幼兒園生活。

強制2歲寶寶融入到3歲寶寶群體中,只會大大打擊寶寶學習、進步的積極性。

2類寶寶建議晚入園

那3歲寶寶必須上幼兒園嗎?不一定,以下兩類寶寶建議晚入園。

❏ 家庭教育可以滿足寶寶的發展需要

早入園還是晚入園,決定因素更多在於家長

爸爸或媽媽專職帶娃,希望陪伴寶寶更長時間,同時沒有鬆懈家庭教育:

① 重視寶寶行為習慣的養成

3歲是培養規則意識的最佳時期,一旦寶寶養成不良習慣,糾正將非常困難。

② 提供寶寶豐富的集體活動

3歲也是寶寶的社交敏感期,單一的人際關係會阻礙寶寶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如果你的家庭教育滿足以上兩點,那可以考慮晚送寶寶入園。

❏ 短期內不能適應幼兒園的寶寶

如果寶寶已經滿3歲,但自理能力、表達能力和運動能力明顯落後,或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建議寶寶晚半年或1年入園。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簡而言之,是否上幼兒園最重要的參考,不是寶寶年齡,而是寶寶能否適應幼兒園。

至少提前半年, 做好入園準備

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一樣,建議家長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著手準備。

第1步:減少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成年人都感到害怕、無助、不知所措,更何況人家還是個寶寶呢。

提前適應

家長帶寶寶到幼兒園附近參觀,讓寶寶提前感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愉悅。

提前瞭解

家長可以請鄰居家已經入園的哥哥姐姐,給寶寶講一講幼兒園好玩的事情。

第2步: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

幼兒園上課時間早,午睡時間固定,這就需要寶寶提前養成早睡早起和規律午休的習慣。

早睡早起

晚上8點後(不要飯後馬上睡覺),家長就可以開始營造睡覺的氛圍。

比如,給寶寶穿上舒服睡衣、關上燈、輕聲安撫寶寶+小兒撫觸(大寶寶可以進行親子共讀)來培養寶寶的睡眠慾望。

按時午睡

白天,寶寶一有睏意,家長就安撫寶寶進入睡眠。

比如,先營造睡覺的環境,拉窗簾、放白噪音、玩安靜的遊戲,讓寶寶乖乖入睡。

第3步: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幼兒園寶寶自己吃飯,不能亂跑,吃完後才能離開飯桌。所以家長一定不要追著餵飯!

環境準備

寶寶能坐著吃飯時,就需要給娃準備合適的餐椅和舒適、易清洗的吃飯衣了。

食物準備

家長要允許寶寶玩食物,這不僅能讓娃對吃法充滿期待,還鍛鍊手指靈活度。

第4步:基本的自理能力

除了會自己吃飯,寶寶還要有會自己穿脫衣服、收拾玩具等自理能力。

巧用口訣

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口訣,

邊念口訣邊做出正確示範,這樣更能激起寶寶的興趣。

比如,疊衣服的口訣“抱一抱,彎彎腰”,疊褲子的口訣“關上門,折一折”等。

適當示弱

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家長假裝遇到困難,請寶寶來幫忙,記住不要吝嗇讚譽的詞彙。

“誰這麼棒,會把小椅子擺好呢?”“誰是媽媽的好幫手?”等等。

第5步:學會簡單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每個寶寶入園前必備的能力,老師也只有感知到寶寶的需求,才能提供幫助。

和寶寶談談心

家長多給寶寶講故事,豐富寶寶的詞彙量,或讓寶寶複述故事,鍛鍊表達能力。

每天抽出半小時和寶寶談心,讓寶寶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可選擇在睡前。

講究聊天技巧

和寶寶互動時,家長不要問一些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

比如,家長問“開心嗎?”寶寶只能答“嗯”或“不”。

應該問“看到什麼動物最開心?”寶寶可能說“大象”、“孔雀”。

第6步:掌握必備的社交能力

寶寶能尊重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真聆聽他人的意見,是融入幼兒園的重要一項。

社交能力的培養,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寶寶上手搶了小朋友的玩具,家長怎麼辦?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 危機干預:迅速將寶寶抱離現場,不要讓寶寶處於搶玩具的困境。

❖ 接納情緒:解釋寶寶的慾望,“你很想玩那個玩具?”只有寶寶覺得“媽媽/爸爸理解我”才願意繼續溝通。

❖ 告知事實:家長告訴寶寶,“玩具是別人的。”讓寶寶瞭解“我的”和“別人的”的區別。

❖ 提出建議:用提問的方式直接引導寶寶,“你跟妹妹說‘一起玩’,試試看?”

❖ 再次嘗試:鼓勵寶寶“去吧,媽媽陪著你。”寶寶內心需要足夠的動力才能回到那個殘忍的場景。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寶寶再次失敗了也沒關係,不要懷疑方法,一遍遍嘗試,相信寶寶一定會掌握社交能力。

3歲一定要入園嗎?NO!沒存好這6項能力就入園=害娃!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