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飲料之一,在我們的餐桌文化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自從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提出香型的概念以來,把中國白酒分為:

濃香、醬香、清香、米香型、兼香、特香、鳳香、藥香(董香)、豉香、芝麻香、老白乾香和馥郁香12大香型白酒。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有相關研究表明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但是銷售額佔比15%左右。為什麼醬香型白酒市場佔有率那麼低,是因為產量低還是價格貴呢?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一、因為醬香型白酒的產量是低的,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醬香型白酒產區少,釀造廠少,醬香酒文化薄弱產量低,需求量少。

目前為止,醬香型白酒產區主要有川黔赤水河畔地區,以貴州茅臺鎮為核心產區。其他地區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廠家都是分佈比較分散,不夠集中,形成不了一個龐大的醬香型白酒文化區域,相對其他香型酒的文化比較薄弱,人們對醬香型白酒的認識比較少,需求有限,整體的醬香酒需求量少!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2.醬香型白酒生產條件比較特殊,產量少。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不僅要講究的,一要集氣候、水源、土壤“三位一體”的天然生態環境,為釀造優質白酒提供了優越的環境;二是溼熱氣候生產出糯性強、高品質的高粱。在60年代時候,茅臺酒廠遷址遵義,即使搬照茅臺鎮的茅臺酒的所有工藝,無論怎麼試驗,都無法達到在茅臺鎮生產出來的醬香酒的品質,後來又把廠址遷回茅臺鎮。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3.工藝複雜,生產週期

懂得醬香酒的朋友都會知道茅臺鎮醬香型白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12987”工藝,和濃香型、清香型不同。成品的醬香酒需要經過一年的生產週期,分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三年貯存、半年勾調,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至少要經過五年時間。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4.原料優質、出酒率低。

醬香酒一般都使用優質的糯高粱作為原料,茅臺酒等茅臺鎮的優質醬香酒都是使用紅纓子糯高粱,是大麴醬香酒的核心原料之一;其顆粒小、皮厚、糯性強、耐蒸煮,也適合醬香酒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特殊工藝。並且其的出酒率很低的,出酒率嚴格控制在20%左右的,茅臺鎮釀酒人中有句老話,叫做“五斤糧食一斤酒”。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二、醬香型白酒產品價格都會比其他香型的貴,消費者一般對比消費,選擇其他香型的酒。

由於醬香型白酒複雜而特殊的釀造工藝,漫長的生產週期、僅有20%的出酒率低,和其他香型的酒對比是複雜很多的,成本也重。再加上包裝、儲存、運輸、銷售各個環節產生的費用,以及各層經銷商的利潤壓價,導致市面上醬香型白酒價格比其它白酒價格都要貴。物以稀為貴,大麴醬香酒的價格自然不低。消費者一般情況都會受到價格的影響也不選夠醬香酒,所以只有有一定經濟水平的酒友會選擇醬香酒,但是中等以上收入的人群還是少一些的!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三、醬香型白酒度數偏高,醬味複雜,人們有點牴觸,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人們沒有靜下心品嚐。

很多剛接觸醬香酒的朋友應該知道,醬香酒一般都是53度的高度白酒,並且醬味複雜,據一些研究報道醬香酒的香氣成分有1000多種的,但是這些醬香香氣都是純天然的,沒有添加勾兌時不添加任何化學香精、調味劑、調色劑和水等物質的;口感也是純粹自然,自然發酵產生酸甜苦辣鹹各種味道,經過勾調才協調的,口感是飽滿醇厚豐富,沒有其他香型白酒香氣和口感單純。一旦喝習慣醬香型酒,很難接受其他香型白酒了。

這樣複雜的醬酒味道,也是需要靜下心按照程序品鑑,小酌慢慢品嚐的。而但是現代是一個浮躁的年代,為喝酒而喝酒,只能充當結識朋友、撮合生意的催化劑,酒圈有流言:“感情深,一口悶”,能真正去品酒的能有多少人呢?

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為何那麼低?一文給你分析清楚

總而言之,醬香酒市場佔有率僅有5%左右,不是沒有原因的,產量低和價格貴共同作用的影響因素!

雖然醬香酒市場佔有率那麼低,面臨局面也有點尷尬,小六作為茅臺傳統醬酒人,仍然對醬香型白酒充滿信心的,仍然不忘初心、堅持不懈地做傳統的純糧醬香型白酒,致力為大家做好酒。相信在我們醬酒人與酒友們的共同努力,純糧醬香酒會深入到百姓家。

說美酒,結酒緣;會酒友,知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