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曾经提到过秦汉时期是中国造船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那这高峰到底有多高,有没有两层楼那么高呢?本期船舶博物馆,小编给读者们介绍一下吧。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七次巡海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曾亲自巡海七次,这在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朝其时刚收复南越一年,更准备在第二年东征朝鲜,汉武帝从泰山东巡海上,横渡渤海,到达河北的碣石山,同时又巡视辽宁西部。元封二年(前109年)春正月,汉武帝第二次巡行东菜,四月回京。同年秋,征讨朝鲜,“募天下死罪为兵”。

从汉武帝两次巡行路线与征讨朝鲜路线的一致性,可以看出武帝的航海活动的动因,并非只是为了“求仙觅药”,而是为打通航路所作的战前巡视。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西汉疆域图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又亲自巡视了自古以来的造船重地庐江郡,并从浔阳(今江西九江、湖北黄梅一带)乘船顺江而下,据文献记载,这次航行的规模盛大,船舶首尾相继千里,浩浩荡荡驶出长江口,并从海上航行到琅琊。汉武帝亲自出海航行,反映了他对开拓海疆、沟通海上航路极为关注,对迈出国门、走向海洋,持有强烈的愿望。他巡视庐江、浔阳这些造船重地,说明他相当重视船舶的建造和发展。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太平御览》书影

《太平御览》引扬雄《方言》说:“舟自关而东谓之船,自关而西或谓之舟,方舟或谓之舫。”此种划分,也只是大概而论,未免过于笼统,但至少说明汉代已经注意到舟船的地区特点。《太平御览》关于豫章大船有“可载万人,船上起宫室。”的记述,船载万人,当为过分夸张之谈,但船上起宫室的记述证明当时的造船技术在不断的突破。

汉习楼船

《史记》卷三十记载:“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后汉书》卷四十三更有“又造十层赤楼帛栏船”的记载。所谓帛栏,即用帛装饰其栅栏。汉代发展了带有多层建筑的楼船。

汉代的楼船名气很大。昆明滇池大观楼有著名的长联,其中有四句:“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这几乎简要概括了中国的造船发展史。在汉代,楼船最具有代表性。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大观楼长联

汉代兴起的楼船,其最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层上层建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式战船,均设有甲板,不仅可以使船舱少受风雨的侵袭,而且甲板与船底、船舷可构成封闭的框架,使船体更具整体刚性,有助于提高船体强度。关于甲板、甲板之上的高层、上层建筑,在汉代的著作中都有专名和释义:“其上板曰覆,言所覆虑也;其上屋曰庐,像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在其上曰爵室,于中望之,如鸟爵(通雀)之警视也。”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楼船示意图

汉代楼船的型制和规模是:甲板之下为舱,供棹卒划桨之用。在舱内的棹卒有良好的保护,可免受敌人矢石之攻击。甲板上的战卒手持刀剑,以便在短兵相接时作接舷战。舷边设半身高的防护墙,称为女墙,以防敌方的矢石。在甲板上女墙之内设置第二层建筑即为庐,庐上的周边再设女墙,庐上的战卒手持长矛,有居高临下之势。再上有第三层建筑为飞庐,弓弩手藏于此,是远距离的进攻力量。最高一层为爵室,“如鸟爵(通雀)之警视”,这正如今日的船桥,常称之为驾驶室或指挥室。

楼船作为水师的指挥舰,具有较高的船楼,一则便于嘹望和指挥,二则有以不战而吓退敌人的作用。楼船在舰队中的作用虽可大壮军威,但因上层建筑较高,受风面积较大,常带来负面效应。唐代李整所著兵书《太白阴经》对楼船有全面而公允的评价:“忽遇风暴,人力不能制,不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张形势。”

汉代繁盛的船舶建设

中国古代的造船场地,遍及沿海一带和内陆沿黄河和长江的许多地点。据各种文献记载其概要如下:

北方的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早在战国时代即有舟船之盛,是齐国和燕国进行航海活动的基地。秦始皇攻匈奴以及汉代楼船将军杨仆征朝鲜,都曾以山东半岛沿岸为造船和补给基地。三国时的青、兖、幽、冀四州,都曾建造海船。魏景初元年(237年),公孙渊自称燕王拒魏,魏明帝曾“诏青、兖、幽、冀四州,大作海船”。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古代造船厂

汉代的吴郡(今苏州市)和会稽郡(今绍兴市)都是造船基地。这两处在战国时期即有造船传统。汉时闽越发兵侵东瓯时,武帝曾派遣会稽兵浮海前往救助。

三国时代的吴国,造船业最为发达。沿海的主要造船地点有永嘉(今温州市),其附近有横屿船屯(今浙江平阳县);又置建安典船校尉,当时曾将罪人“送付建安作船”。其附近有温麻船屯(今福建连江县北),也是建安典船校尉的造船场。

南海郡的番禺县(今广州市),自战国以来即为一重要都会,也是造船重镇。南海、合浦以及在其南方的交趾、日南两郡(均存今越南境内),是汉代向印度洋航行的重要门户。这两处地方那时盛产林木,都是重要的造船地点。

除了上述沿海地区有一系列造船场地之外,在幅员广大的内陆地区也有众多的造船场地。如长安。汉武帝在此开昆明池,造豫章大船并训练楼船军,长安以东的船司空县即因造船而得名。

汉代《释名》中的释船

在汉代,还没有人把当时的造船技术成就,编撰出像后世《南船记》、《漕船志》那样图文并茂、记录翔实的专著。但是,东汉年间成书的类似今日辞书的著作《释名》,却有专门的一篇来对船舶技术的诸多问题加以解释,这就是《释船》。

十层建筑,雕栏玉砌,汉代也有“泰坦尼克号”

《释名》书影

《释名》为东汉刘熙撰,另一说始作于刘珍,完成于刘熙。全书分8卷27篇,《释船》为其中的第25篇。全书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推究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其中虽有穿凿附会之处,但对探求语源的古义,普遍已被认为很有参考价值。正因为如此,后世的学者对其也颇为重视,并加以疏通、润色与补充。三国时韦曜在囚禁中还曾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清乾隆年间毕源有《补遗》及《续释名》各一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王先谦有《释名疏证补》。

《释船》这一篇,虽然还算不得有关造船技术的鸿篇巨制,但是,它能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把中国当时曾获得的造船成就和达到的技艺水平翔实地记录下来,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释名》的作者刘熙,是汉末的训诂学家,是知天文、晓地理、博学广知的学士,对造船工匠和操舵驶帆的水手们的技艺,显然是间接了解到的。“短而广,安不倾危者也”,这种在今天同样也是十分正确的科学结论,既不是刘熙的发明,也不是少数船工所能断言的,这是许多年来在航行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造船技术的悠久历史和到汉代时造船技术获得重大发展的概貌。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良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都有最有趣的文化资讯~也欢迎评论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哦!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小编会为你“定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