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按下北斗产业发展“加速键”

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按照发射计划,拟于5月份完成最后1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的发射,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北京积极响应国家北斗战略,抢占市场发展机遇,加速推进北斗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按下北斗产业发展“加速键”

近年来,北京市北斗产业发展成果显著,产业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北斗产业链,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19年接近600亿元,规模和增速引领全国,预计到2022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北京企业和芯星通自主研发了22纳米北斗芯片,代表国内芯片领域的最高水平;在重大项目方面,北京实施了“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同时完成任务验收和财务验收的区域示范项目标杆工程;在产业促进方面,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吸引了北斗领域159家企业和国内外3000余名代表参加,实现了学术引领、服务产业的总目标,影响深远,营造了全国北斗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近期,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关于促进北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北京市将建设1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产业创新中心,实施100个左右精品应用解决方案和具有国际显示度及影响力的北斗应用服务样板,打造1个国际领先的新一代时空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同时提出了“2272”行动计划,即完善“两网两平台”(高精度信号服务网、重点区域室内定位网和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空间数据运营服务云平台)、组织实施七大应用示范工程(“北斗+”城市生命线保障工程、城市安全运行工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建设两个特色基地(产业创新、应用示范)。还将迎来一批“北斗+位置服务”“物联网+北斗”“人工智能+北斗”“5G+北斗”等产业融合创新案例,促进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北京按下北斗产业发展“加速键”

目前,北京已经支持北斗资深专家领衔建设了北京市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作为产业智库;正在联合国家北斗办在京建设国家北斗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拟按照构建北斗应用的完整支撑服务体系,具体围绕场景层、运维层、支撑平台层等三个层次,以及“政策法规促应用,标准知识产权促产业”等两个体系进行建设。

下一步,北京将发挥好市属国企在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特殊作用,以市属国企为牵头单位,筹备建设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搭建北斗专业服务平台,开放更多北斗应用场景,有针对性开发北斗系列新产品。北京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引导资源集聚、培育优势企业、搭建应用场景、建设基础设施等多面的举措,构建良好的北斗产业发展生态,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