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口述歷史》學坐樓殺惜 周信芳想和童祥苓合作《紅旗譜》

前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先生師承南麒北馬,又幾十年精研餘派唱腔藝術,他在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楊子榮的英雄形象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讚。2015年上海文史館為了保存歷史記憶,記錄時代風雲,推動口述歷史研究工作。邀請童先生口述“童家班”以及有關《智取威虎山》一劇臺前幕後種種經歷,由馮紹霆先生撰稿,出版了《童祥苓口述歷史》一書,經《頭條》黃V影視表演藝術家陳旭明老師引薦,蒙童老垂青,賜我一本。在此深表謝意。反覆拜讀受教頗多,深感此書乃京劇史中的一筆寶貴財富。經請示童祥苓先生得應允,特借《今日頭條》陸續連載與大家分享。

第二十二期

周院長的創作思想很讓我感動,我最深刻的就是他對戲曲程式化的看法。這不是江某發現的,周院長就發現了。他說,京劇的程式化不是壞東西,因為是從生活中來的。比如講走臺步,他說為什麼這麼走?因為清朝當官的走路都是八字步。這些都是來自生活,從生活中提煉出來,變成了簡單的程式,把表演過程濃縮了。院長特別談到,比如哭,拿手一擋就哭了。他說這個有好處,好處就是讓人一看就明白,這是演員在哭了。缺點在於把表演固定了,這就不行了,不會讓人感動。要讓人感動,就必須要把角色內在的心情表現出來,讓觀眾看到角色的內心,這些再加上程式,才能讓人感動。演到手擋住眼睛之前,要讓觀眾看到眼睛裡的難受,感受到角色的情緒,這樣觀眾就能感同身受,這就是現實主義表演。比如說演《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一般人都是當做唱工戲。他說其實不對的,這出戏應該要念白、唱工、做工都要講究,這樣才完美。他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不光是哭,他的心情複雜,表演的時候眼淚要在眼眶裡轉,既不能掉出來也不能沒有,這不是那麼簡單化的事情。我就感覺,周院長的表演很到位。院長就是演電影一樣,很細緻。


《童祥苓口述歷史》學坐樓殺惜 周信芳想和童祥苓合作《紅旗譜》


我看《坐樓殺惜》,誰演的都沒這麼真實,但是看周院長演的時候我就很感動。他演的宋江一抓閻婆惜那領子,一聲大叫,哪個演員表演得出來?表現出了一個人被逼走投無路,精神失控了,他要殺人那種狀態。這表演確實是好,任何人都達不到他的程度。他給我說《坐樓殺惜》,講到宋江要殺閻婆惜,他的心理是這樣的:什麼條件都答應閻婆惜了,你要離婚,我就跟你離婚,你要嫁給我學生,就嫁給我學生,最後你還是不肯把信給我,非要拿著信置我於死地。院長就分析說,這個時候這個宋江其實已經走投無路,已經精神變態,就要殺人了。宋江不是個很會殺人的殺手,但是他已經憤怒到頂點了,所以他一把抓住婆惜的領子。院長說戲說到這裡的時候是動了真感情了,就大叫一聲,揪住閻婆惜的領子,當時整個人就變了,了不起啊!


《童祥苓口述歷史》學坐樓殺惜 周信芳想和童祥苓合作《紅旗譜》

(周信芳《坐樓殺惜》劇照)


京劇如果都像周院長這樣表演,我說是不會落後的。他能夠和歐陽予倩演話劇版的《獅子樓》,演武松殺嫂,那就證明他有新的理解。他是表演的現實主義者,他一直注意演員在舞臺上要感人。他說京劇舞臺很不一樣,就靠角兒的唱唸做打表現一個節奏,完全靠角兒的智慧,要帶動大家。所以一個好角兒一上臺就能控制住。

我有時侯也會找周院長。比如說《戰長沙》,不會了,就去找他給我說戲。《戰長沙》是個老戲,也是個很普通的戲,但是普通戲院長一演就不樣了。他演黃忠,我非常深刻。關羽一個拖刀計,把黃忠打下馬來。別人或許一下就脆在那兒,表演很簡單。但是院長表演就不一樣,往那一跪,刀一直在抖,渾身都在抖,把黃忠當時那種又羞又愧又氣都表達出來了。

院長愛忘詞。但是院長的本事真大,在臺上他就能編詞,就是這戲裡面的事,腦子真清楚,還不是瞎說,這本事不得了。我們開玩笑說,院長劇本記不住,但是拿掉劇本那就是好角兒啊!他的舞臺經驗,咱們都有得學。


《童祥苓口述歷史》學坐樓殺惜 周信芳想和童祥苓合作《紅旗譜》

(周信芳向李少春李和曾傳授技藝)


大概是1964年,快“文化大革命”了,我們在京劇院能碰到,他就跟我說,想搞一齣戲,我說什麼戲啊?他說想搞《紅旗譜》,他說我演老子,你演小子,我說那真是太好了,這個戲您演最合適了,真的把《紅旗譜》搞成的話,我就有機會學到他更多的東西了。這個戲就沒有創作下去,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肯定排演了這出戏,一定受歡迎,其實這時候政治氣候已經來了,他還不清楚。所以,說這些老藝術家反對現代劇是不公正的。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