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责怪你们的孩子,因为不爱上学是正常的事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喜欢上学。不论我们做再多努力,我们的孩子还是不愿意走进课堂。当我们把孩子强行“关进”学校,我们的孩子又会用各种方式、各种手段逃避学习,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学生不喜欢上学背后的原因。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也许你觉得我们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事实可能与你预想的完全相反,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的大脑会尽可能避免去思考。当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个问题(思考是缓慢的)、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思考是费力的),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我相信你一定经历过失败,经历过耗尽心血努力后的失败,这是思考的另一个特点:思考是不可靠的。

不要责怪你们的孩子,因为不爱上学是正常的事


如果我们拥有了成功的经验,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照搬上次的经验,而不是再去做一种新的尝试,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那么多人从众、被误导,甚至会被一些很容易识破的骗局欺骗——因为我们更加倾向于用经验解决问题,而不是思考。

因此,深思熟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我们依赖记忆,遵循曾经做过的步骤。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大多数时候所做的事情并不需要我们思考。我们每天起床后穿衣、洗漱,每一步都是可以轻松完成的,甚至是我们心不在焉也不会影响我们做这些事情。其次,诸如上班、开车等这些复杂一些的事情,当我们熟练以后,我们就再也不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去做,换句话说就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更喜欢利用经验去解决问题。

你要明白,我们的大脑是很会偷懒的,通常大脑让我们免于思考有两种方式:首先,一些重要功能不需要思考(比如视觉和行动);其次,你倾向于用记忆而不是思考指引行动。下次如果再犯经验主义错误,可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是不是又“偷懒”了。

不要责怪你们的孩子,因为不爱上学是正常的事


好奇心使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希望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探索、学习。比如有些人打球打得很好,有些人热爱拼图,也有人热爱数独等等,当我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会乐于思考;当我们成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又会收获喜悦感,这种来自心理上的奖赏会不断鼓励我们进行思考。

如果你认为这种愉悦感只是来自于成功的那一刻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一个人在解决一个问题上,总是毫无进展,那么他很难会坚持下去,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改变,才能保持他的好奇心、保持他的愉悦感,最终取得成功!

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毫无进展,时间长了我们可能会丧失这份好奇心,不再坚持。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会逐渐放弃在功课上的努力——因为他们毫无喜悦感!当他们不再对功课抱有好奇心的时候,他们也就放弃了对功课的任何思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不要责怪你们的孩子,因为不爱上学是正常的事


对于我们教育的启示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

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作为家长、作为学校老师,在给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确保孩子能够把问题解决,太简单的问题、太复杂的问题都不是好问题。当孩子花费一定时间、精力以后能够解决出来的问题才是最好的问题。当我们的孩子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尝试着把问题给孩子解释清楚

分层教学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因为学生程度差距太大,对于成绩优异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都是煎熬,一个不够学、一个学不会。如果家长在择校的时候遇到问题,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孩子通过努力能不能收获“愉悦感”,如果不能,强行放进重点中学、重点班反而会误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要再去抱怨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而要帮助我们的孩子找到一个喜欢上学的理由!你要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责骂不是,棍棒更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