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在许多人的记忆当中,“宝塔糖”是伴随着童年走过的,80年代左右,当时的中国经济条件有限,糖果是一种奢侈品,孩子们就把打蛔虫“宝塔糖”当作糖来吃,味道很甜,因此广受好评。


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不过,这种宝塔糖,慢慢的就消失了,要具体推算消失的时间,大概是在1985年,那么宝塔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绝迹了呢?是真的因为时代需要而被淘汰了吗,虽然有一定的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

宝塔糖主要原料是蛔蒿,蛔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果期在8月—10月,根据《中华本草》记载,在8月—9月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收,以外观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具有极强的耐寒性,主要采用冬播和春播。


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宝塔糖主要是对付人类当中的古老寄生虫,蛔虫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为了对付这种疾病就开始研制蛔虫药,不过我国境内是没有蛔蒿的,这是一种生长在北极圈内特有药用植物。

我国一开始生产“宝塔糖”的蛔蒿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在60年代之前,我国跟苏联建交友好,医药也是援助的项目之一,而为了能够自己生产蛔蒿,我国就引进了蛔蒿的种子,当时苏联只给了我国20克种子。


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可见蛔蒿的珍贵程度,这20克种子分成了4分,分别送到了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四个农场分别试种,在这三个生产基地,唯独只有潍坊的蛔蒿成功了,当时为了保密,蛔蒿对外宣称是“一号除虫菊”。

随着蛔蒿的大力推广耕种,宝塔糖也开始发展了起来,全民都开始服用宝塔糖,但是60年代以后,中苏之间关系僵化,苏联单方面撕坏了援助协议,撤走了全部的实验机器,当时我国提取蛔蒿的原料一直都是依靠苏联。


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虽然苏联撤走了机器,我国也研制出了自己的提取器,但这台大机器提取的原料十分少,一些大药厂都愿意收购蛔蒿,大片的蛔蒿烂在了地里面,1964年,潍坊农场遇遇上了连续40天的阴雨天气。

成片的蛔蒿因为水涝绝产,颗粒无收,而保存在地下的3瓶种子有一瓶坏掉了,虽然这次过后大面积的推广,但由于一时间又生产了大规模的蛔蒿,库存积压,就终止了种植生产。


曾风靡全国的“宝塔糖”,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1982年,卫生部又研究出了更加好的一种驱虫药,宝塔糖开始逐步淘汰,1985年,蛔蒿从全国绝种,蛔蒿的消失虽然可惜,但在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医疗事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