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和没读大学在收入上有区别吗?

赵擎天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要从不同方面说起,涉及到求职方面,正规企业,还要要设立门槛,所以大学有专本毕业证,肯定比不读大学的吃香。相对比底层人员起薪高一点

社会经验来说,不读大学的人入社会比较早,肯定经验足,对行业来说,做事方面会更好,相对起薪会好点,放在以前,更好创业,很多都当了老板

就现在的社会现状来说,市场开始饱和,创业就业越来越难,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事物,适应社会寻找需求,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就读大学跟没读大学字面上来说,读大学肯定比不读大学收入起点高

如果我说的可以请给个支持,谢谢[大笑]


奶小糖Master


你问的是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的收入有区别吗?单独说收入,我认为没有区别。

我亲戚(都是些真人真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五年前本科毕业后两年因身体不适住院,出院后遵遗嘱在家休息半年 可亲戚二十多岁的年龄怎么耐得住窝在家里呢,反正在家里也是玩电脑就干脆找了一个小公司的工作,风不吹雨不淋的还多少挣点钱。

亲戚在的公司老板就是一个卖鞋的,初中文化,人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了一家实体店买鞋,淘宝店风行时人家就聘用了一个高中生做起来网店。老板懂经营会用人没多少年就实现了经济自由,开豪车住别墅,手下的员工大半是大学生。

身边大学生研究生工资三五千,七八千的也不少吧。

单独说工资,真的不能区别上不上大学。


昨夜星辰166337733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上没上过大学,有很大的区别的,不光是收入上 还是在别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区别,就比如我的一个同学当年考了三次才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我们都是一次,不行就找工作上班了,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头些年我们下岗的下岗辞职的辞职,这个同学已经是主任医师了,还是医院的主力,发挥着他的光芒,这怎么能比?没受过高等教育,毕生的遗憾,现在的年轻人加油吧,你肯定行的!



哈萨娜安姐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但结果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1、打工

读过大学的,找工作好找一些,而且工资会高一些。大部分公司,对于学历,是会划分工资级别的,比如同样是大学,本科生比专科生高200元左右,研究生比本科生高我200元左右,博士生比研究生高500到1000元左右。

2、创业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同学们,很多都已经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有了一定的财富,房子、车子、媳妇都有了,生活水平也挺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刚大学毕业的,大部分苦哈哈的打工,很少去创业的,而且创业成功几率也很小。试想一下,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他们在社会上体验了多少年了,所以不要着急,大学也绝对不会白上的,进入社会后,有一个社会经验和人脉积累的过程的。初中毕业、高中毕业进入社会的同学,他们的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部分都会存在很大的瓶颈,再想发展,非常不容易,而且有不少人安于现状。大学毕业的,虽然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有瓶颈,但慢慢的会有办法走出瓶颈期的。


老王看外贸


读大学和没读大学在收入上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白手起家的有不少,但更多的是泯然众人。

学历是一块敲门砖,一个高中生和一个大学生一起去应聘,你说应该选择谁。要是重点名校就更好了,说不定应聘就碰上了一个学校的师哥师姐。同等情况下,肯定优先选择你。现在就后悔没好好读书。九年义务教育就出来混,啥也不懂,08年以前在亲戚家的饭店打工,一个月就发600,当时还挺高兴,后来不干了去电子厂一个月发了3500。我恨不得打死亲戚,一个月就发600,自己买房买车。所以还得多读书,不说别的,最起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你说呢,最起码网上的刷单的你就知道是诈骗,我还被骗了200元。


横行拔刀


读大学和没读大学在收入上有差别吗?

我的回答是,有,不但有,而且差别还很大。

入职初期,差别不是很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两者之间差别,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我在上班时,单位一个领导,和我同龄,自学大学,考了高级工程师。

在2011年,我们俩都退休了,基本退休工资都一样,都是1200多元钱,可是加上高工补贴,一下子就比多了600多元。

在以后涨工资时,我们俩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开2000多元,他开4000多元,我开3000多元,他开5000多元。

没办法,谁让自己学历没人家高呢,这事气不得,只能挣多少花多少。


孤独漂流客居人


先上一张图,本图是2018年深圳人社局抽取960 家企业,统计 185254 名员工的薪酬结果。这个样本量已经比较大了,基本可以反应真实情况。

假如按照平均水平计算,高中比大专每月少赚大概2400元,一年大概少赚2.9万;或者相当于大专每年比高中多收入5个月。如果和大学本科比,高中比大学每年少赚一半,这个数据还是很夸张的。请注意,这里没有区分普通大学和著名大学,在我的观察中,著名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要高一些。

目前国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大概在9.3年左右,也就是平均是初中水平,平均收入在深圳是每个月4501,全国的统计数据应该最低,我记得成都201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有差异,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工资)4.2万,和深圳的统计数据很接近,也从侧面证明了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长的事实。

但是2017年国家统计局说当年新入职的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是13.3年,意味着大多数人已经具有高中水平,还有很多人有大专文凭,他们的收入体现在统计数据就是国家的平均工资非常高的原因,因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新人拉高了收入,这时低学历者就是网上说“被平均了”。至于面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主的几个招聘网站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动不动就是八九千就是这么来的,他们潜在员工的高学历就是这个价。

我经常留意街头的招聘广告,目前稍微光鲜点的工作很少看到学历不限的招聘了,很多品牌服装店至少都是大专起步了,现在听说卖房子的某公司已经是本科起步了,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那些有了学历的人倒无所谓,但是对于没有学历的人就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大门槛。我想随着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高工资好工作招聘门槛会越来越高。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高学历不代表一定的高收入,低学历不代表一定的低收入。学历训练的是智商,而赚钱需要的是钱商(我个人发明的新词汇)。智商和钱商正相关,但二者不能划等号。钱商需要智慧、胆识、家庭、人际关系和运气等多个因素,光有智慧肯定不行,但是没有智慧也不行。

顺便说下,对于任何学历赚大钱(高钱商)的方法就是创业,但是创业也不容易。我上次看到有人总结创业成功的因素:运气40%+资金30%+智慧20%+产品10%。这个公式不一定正确,但是却说明了创业成功的艰难。在中国,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在3%左右,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也只有两年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没有爆棚的运气和足够的资金,你就为那97%的失败和2年的平均企业存活时间做贡献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创业钱就评估下自己是不是那3%的幸运者呢?希望大家发言讨论。


吾知难


读大学和没读大学在收入上有区别吗?

读大学和没读大学在收入上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否则就不会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说法了。毕竟,求职的第一关就是筛选简历,学历高的, 更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得不到面试机会,就更不用说后面的工作机会了。虽然说真实的职场竞争不仅仅是学历的竞争,更是能力的竞争,但是取得必要的学历是第一步,这是多年来职场人的共识。


有研究表明,中国城市教育回报率大多在6-10%,意思是多一年教育,收入就增加6-10%,而农村的教育回报率则在4%左右。这就意味着,高中毕业后有没有再读至少四年的大学,将会造成两种学历的巨大收入差异。


美国联邦储蓄银行经济学家们将人们读大学的成本与大学毕业后直到65岁退休的收入进行了核算,得出本科学历的平均回报率在14-15%,这比一般银行储蓄率的6%还要高出一倍多。相信有过投资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何种水平的回报率。


去年的热播职场剧《精英律师》第5集里,麦飞和戴曦在聚餐的时候讨论到他们两个谁应该放弃工作支持另一方,麦飞对戴曦说,除了保洁员或者勤杂工什么的,你什么都干不了,因为现在连招个行政都需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律所的招聘呢?罗槟说需要硕士以上~

《精英律师》中,蓝盈莹饰演的戴曦就遭遇了没有学历的困境,而且她还并不是没有上大学,只是因为客观原因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而已。她为了帮助闺蜜讨回公道,受到不公待遇,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从法学院学霸变成了咖啡厅的服务员,幸得罗槟的赏识才能成为律师助理,有机会一展所长。所以说,凡事也有例外,只要你足够优秀,学历也无法遮挡你耀眼的光芒。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行走的法条机”,她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与上司配合默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为上司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即使是这样,随着戴曦大学同学的出现,她没有学历的事情面临曝光,这导致她很可能会无法继续留在罗槟身边工作,可见学历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上大学其实更是一种认知资源交换的过程,当你和比自己有学识的老师同学交流,才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才会发现上大学带给你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敬畏,以及坚持学习和探索的决心。而这些,是“短时间一技之能”所不具备的。而有了坚持学习和探索的决心,未来的职业之路才会走的更加顺畅。


所以说,学历对职业,对收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不是乔布斯、比尔盖茨那样的天才,又想取得高收入,那就还是应该重视学历的。


云宝631


读书可以正衣冠,读书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挣钱,我问过很多大学生,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少部分人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目标,例如医学的人好好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当个好医生,找一份好的工作,例如读法学的人好好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做个好律师,找一份好的工作。

美国目前知识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要多好几倍,并且生活好的也都是那些知识劳动者,美国的自动化机械,人工智能,无人超市,自动驾驶,等等很多东西都代替了体力劳动者,不在需要过多的体力劳动者,所以自然体力劳动者就变得廉价,并且美国总人口也不多。

反观中国的体力劳动者过剩的情况,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教育的问题,难道中国的大学生不够多么,但是大学生就代表了他们能做的就都知识劳动者工作么?然而并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还是跟中学时代一样学习,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思想,大部分还是为了完成学业,不挂科为主。很多大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自己大学四年学了什么东西,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

那这样跟没读大学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出来工作四年,积攒四年的工作经验,攒四年的钱都可以回家干点小生意了。干的好的都可以直接在一线城市自主创业了。

大学生创业百分之99.9都是瞎搞,要经验没经验,要资金没资金,要人脉没人脉,一个公司的运转大体需要销售-市场-运营-技术-财务-管理等经验,即便没经验至少要懂。不然最后死的快。现在社会已经有很多实例证明了这点。

大学里面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独立观念。这是很重要东西,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

一个没好好读过书的人一夜暴富之后,在这个社会上追求的是什么呢?金钱?豪车?豪宅?美女?都不是。人从最原始的需求就是解决温饱,生存问题,然后就是生活的质量,生活的质量到达一个无法上升的地步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了。

现在很多富豪捐钱就是为了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做善事,让自己心里觉得高尚。某聪高调的在娱乐圈做纪委博人眼球。或许这样他会觉得有意思吧,总而言之如果读大学的人专业课和其他课都不愿意主动学习钻研的话,那这样的大学读下来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即便出了社会也没有什么优势。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自己,这样的人即便不是在读大学,去社会工作,在公司里面也基本只是混日子。或许这样的人还没成长起来。没有真正懂事吧!还在公司,大学混日子的人醒醒吧,或许现在的虚度光阴就会在以后让你们过的没有尊严,让你们的人生过的没有选择,传播正能量,富强才能富国。


一号3c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一定要一个结果,只能说随时代的前进,学历高的人,普遍过的要舒适些,而没读过大学或者学历稍低的人,普遍输出的要更多,收获的要少。。

很多人会说,李嘉诚、霍英东、曹德旺、陶华碧、鲁冠球、牛根生、乔布斯等亿万富翁,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这些老一辈创业者,其所处时代上过学的人本就很少。曹德旺从9岁上学开始一直到14岁时,家里连几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到了16岁,就开始做小买卖,创业,后来成了大亨。但和他有同样遭遇的人,很多,很多,大多平庸。最浅显的例子,七,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大多当官从政,或者成了中高层,而没上过大学的,普遍过的要差些,或者财富来之不易。

特别是当下,知识大爆炸,即使努力学习,都赶不上时代,更何况没有大学背景,靠运气来获得未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