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之舌可比雄師數萬——三國那些不辱使命的傑出外交官們

三國以一段波瀾壯闊而又波詭雲譎的歷史而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而各國之間雖爾虞我詐紛爭不斷,卻也上演著一幕幕合縱連橫、舌燦蓮花的外交大戲,而這些身負重任、不辱使命的外交官們,也是構成和推動著那個時代的重要風景線,他們的故事,同樣深入人心,值得我們銘記。


1.趁人之危,說降冀州——荀諶

紹遂以勃海起兵,將以誅卓。語在武紀。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與冀州牧韓馥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遣使奉章詣虞,虞不敢受。後馥軍安平,為公孫瓚所敗。瓚遂引兵入冀州,以討卓為名,內欲襲馥。馥懷不自安。會卓西入關,紹還軍延津,因馥惶遽,使陳留高幹、潁川荀諶等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此其意不可知,竊為將軍危之。”馥曰:“為之奈何?”諶曰:“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併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願將軍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諫馥曰:“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乃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從事趙浮、程奐請以兵拒之,馥又不聽。乃讓紹,紹遂領冀州牧。——《三國志.袁紹傳》


英雄記曰:逢紀說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以自全。”紹答雲:“冀州兵強,吾士飢乏,設不能辦,無所容立。”紀曰:“可與公孫瓚相聞,導使來南,擊取冀州。公孫必至而馥懼矣,因使說利害,為陳禍福,馥必遜讓。於此之際,可據其位。”紹從其言而瓚果來。

按《英雄記》載:圖謀冀州乃袁紹集團密謀已久之事,在討董聯軍集合之時,袁紹謀士逄紀向袁紹建言說“將軍您現在發動討董的大軍卻需要仰仗別人供給物資,如果不能佔據整個冀州的話,將會無法保全自己。”袁紹聽後回答說“可是冀州兵力強盛,我們的軍隊又飢餓疲勞,假如不能成功,我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逄紀獻策說:“明公可以聯絡公孫瓚,誘使他來南方攻打冀州,公孫瓚一定會來到這裡而韓馥也會懼怕他,這時可以趁機派遣使者向韓馥陳說利害 ,為他分析禍福利弊,韓馥一定會退讓其位,在這時明公您就可以佔據冀州了”。袁紹聽從了逄紀的計策而且公孫瓚也果然以討董之名行兼併之實,意欲襲取韓馥所在的冀州,韓馥雖然平庸,但也還是具有警覺性,聽說公孫瓚從幽州來到了冀州,尋思你公孫瓚跟董卓又不認識,打個屁的董卓啊,莫不是想來借道打我?察覺到了公孫瓚的意圖,而此前他曾親率兵馬迎擊公孫瓚,在安平被公孫瓚所擊敗,因而韓馥只得退守駐地,堅守不戰,內心惶恐不安,此時正值董卓被擊敗西入關中,袁紹於是還軍延津,延津距冀州僅只有黃河一水之隔,韓馥又意識到此時袁紹也不再想著討董而是也想圖謀冀州,韓馥內心一時更加惶恐不安,一個公孫瓚就已經令韓馥吃不消了,再來一個袁紹,這恐怕非得要了他的命不可。而就在此時,袁紹藉著這個機會派出高幹和荀諶遊說韓馥:“公孫瓚乘勝追擊已經向南打到了冀州,冀州諸郡也紛紛響應公孫瓚的聲勢,而車騎將軍今也以引兵東向,但他目前的用意尚不可知,我們內心裡都認為將軍您現在十分危險啊!”

韓馥慌了:“那我該咋辦啊!”

荀諶藉機說到:“公孫瓚提領燕、代之地的士卒,他們的軍隊驍勇善戰,勢不可擋。袁紹也是一時之傑,一定不會屈居於將軍之下。而冀州是天下資源富集之地,如果他們倆合力進攻您的話,您的危亡的處境立馬就能看到了。而袁紹與將軍有舊,又是同盟關係,現如今為將軍您打算,不如將冀州讓與袁紹,袁紹得到了冀州則公孫瓚無法與之抗衡,袁紹一定會重重地善待將軍。冀州落入與您親附交好之人的手裡,這也會讓將軍留有讓賢之名,而您的人身安全也會如泰山一般穩固,還望將軍不要再猶豫了。 ”

韓馥向來膽怯,只好答應荀諶的計策。但手下耿武、閔純等人強烈反對,進言道:“冀州雖然偏遠,但也是帶甲百萬,糧谷足以支撐十年之久的地方。袁紹屬於孤軍,又是在客場,一切都要依靠我們才能生存,就像處於我們股掌之上的嬰兒一般,只要斷絕他們的補給,就可以馬上扼殺他們,怎麼能想著把整個冀州都送給人家呢?”

而韓馥接下來的話則映證了荀諶的對症下藥的高明之處:“我為袁氏故吏,而且才能也比不上袁紹,認清自己的德行而讓賢,這是古人 都崇尚的事情,你們幹嘛要擔心這個呢!”韓馥手下的從事趙浮、程奐請求帶兵抵禦袁紹,韓馥又是堅決不聽,堅決要將冀州讓賢給袁紹,於是袁紹得以自領冀州牧,佔有冀州。


2、據理力爭,單刀赴會——魯肅

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進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吳書曰: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幹命!”乃趨就羽。羽曰:“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肅曰:“

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羽無以答。


魯肅除了單刀會上的不俗表現,之前還有過聯絡並說服劉備與其達成合作的外交功績。

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權即遣肅行。到夏口,聞曹公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備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肅徑迎之,到當陽長阪,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併力。備甚歡悅。時諸葛亮與備相隨,肅謂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肅亦反命。

在建安十三年劉表病卒之後,荊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劇烈變局,曹操或因得知消息並已準備充分的緣故,於這年七月大舉南征,而孫權這邊也在這一年在江夏最終成功攻殺宿敵黃祖,也有藉機進一步染指荊州的意圖。於是魯肅於此時進諫孫權,說到:“荊楚之地與我國鄰接,順水而往可達北方,外連江、漢,內隔山陵,有如金城一般堅固,沃野萬里,士民富足,如果佔有這塊地盤,可以當做建立帝王之業的根基。如今劉表剛剛去世,兩個兒子素來不和,軍中的將領也由此分為兩派。加之劉備是天下梟雄,與曹操存在矛盾,寄身在劉表那裡,劉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敢重用。如果劉備與劉表的兒子們協力同心,上下合力,我們則應該安撫他們,與他們結盟交好;如果他們之間離心離德,我們就應另作打算,以成就自己的大事。我請求奉命前往荊州向劉表的兒子們弔唁,並慰勞他們軍隊中的將領,以及勸說劉備安撫劉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對付曹操,劉備一定樂於從命。如果這件事處理得好,則天下就可以平定了。現在如不速去荊州,恐怕會讓曹操給捷足先登了。”

孫權聽了魯肅的建議立刻派遣魯肅出使荊州。在魯肅剛到夏口的時候,就已聽聞曹操已經向荊州進軍了,於是星夜兼程加速行進。等到到了南郡的時候,又聽說劉表之子劉琮已經歸降曹操,劉備驚惶奔走,想要南渡長江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魯肅於是直接去迎見劉備,在當陽長阪坡,與劉備相會,魯肅向劉備詳細轉述了孫權請求聯合的意圖,並陳述了江東的強盛鞏固,勸說劉備與孫權合作抗曹。劉備十分高興。這時諸葛亮正跟隨著劉備,魯肅對諸葛亮說“我是你哥哥的朋友”,兩人當即結下交情。劉備於是到夏口,派諸葛亮出使東吳拜見孫權,魯肅也返回覆命。

由此可知魯肅對於孫劉聯盟的促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成功聯絡到了劉備並完成了孫權授予的使命,更在此後劉備親赴京口向孫權求督荊州時力勸孫權借地,開啟了孫劉兩家關係的蜜月期。

然而好景不長的是,劉備在逐漸做大之後同時也暴露出了他的梟雄本質,轉而便因拒絕歸還荊州的原因交惡孫權,引起孫權震怒。尤其是在諸葛亮於建安十九年被調入蜀,荊州由關羽開始主政之後,【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面對關羽的屢屢尋釁和猜疑,魯肅一直以大局為重【以歡好撫之】。然而當孫權忿於劉備背信棄義遣呂蒙武力奪取三郡的時候,劉備的動向卻是自領五萬大軍親下公安擺出一副寸土不讓的架勢,這無疑極大的打擊了東吳以魯肅為代表和主要執行者此前以大局為重時的對於劉備的拉攏策略,因而當東吳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脅,往日奉行的對劉備的政策受到質疑和動搖亟待反思和調整之際,魯肅也不得不被迫轉型為了對劉強硬派,親自與關羽在益陽對峙,兩國交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而這場單刀會,則是大戰即將開啟前的一次雙方軍事長官之間的會晤。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魯肅的歷史形象不同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其迂腐、文弱形象的刻畫。事實上魯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少時曾【學擊劍騎射】,被父老稱為“狂兒”,並且還有【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的記錄,而且根據《吳書》【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幹命!”乃趨就羽】的這段記載可知魯肅不光膽識過人,而且也有值得稱道的武勇,同關羽一樣皆為一方守土大將。而這次單刀會則是由魯肅發起,提出雙方各自駐紮兵馬於會議室百步之外,只邀請關羽及其麾下主要將領單刀與會。

針對關羽【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的言論,魯肅回覆【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同時還於會議上責備數落關羽說【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而關羽面對魯肅有理有據的聲討也只能是【無以答】。而對於單刀會後【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這一成果,陳壽認為 魯肅對此也是做出了重要貢獻的。


3、臨危受命、連合東吳——諸葛亮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孫劉聯盟一事可與魯肅的事例結合起來解讀。

在劉備於當陽長阪與魯肅相會被魯肅說服達成與江東合作的共識後脫險到夏口獲得一絲喘息之機之際,諸葛亮清醒地認識到曹操這個重大威脅很快就會到來,向劉備提出了身使東吳向孫權求救的請求,魯肅得知諸葛亮之請,便先行回到正在柴桑觀望局勢的孫權處覆命併為其打通關節。

諸葛亮見到孫權之後並未開門見山的直言求救之意,而是先旁敲側擊的以孫權彼時的行為和態度為其陳說孫權將要面臨的處境。諸葛亮首先點明瞭曹操、劉備、孫權都是彼時的時局之中權重最大的三方,而現如今曹操一步步掃除軍閥,蕩平天下,收取荊州的聲勢無以復加,劉備由於錯失時局導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而逃奔至此,那麼也請正在隔岸觀火的將軍您根據現在的情形審時度勢一下,如果能起用東吳的軍隊與中原實力強勁的曹軍相抗衡,就應該及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嚴陣以待;如果自知不能抵擋曹操的軍隊,何不考慮避免戰爭,向對方俯首稱臣呢?現在您表面上說服從曹操,內心裡又猶豫不決,情勢危急而不當機立斷,無疑會大禍將至啊!

孫權聽了很受觸動,同時也很不爽諸葛亮點破“心機”,便對諸葛亮反唇相譏道,如你所說,劉備幹嘛不投降啊!

諸葛亮等的就是孫權的反問,說到,田橫只是齊國一位壯士,尚且知道信守道義不受欺辱,更何況我家主公乃帝室之胄,英才蓋世,群士仰慕,猶如眾水歸海。如果功業實在無法成功,這也是天意,又怎麼能再做曹操的下屬呢 !諸葛亮在這裡將劉備放置到了一個道德高度之上,並且放大劉備堅持抗爭的精神來淡化當前事功不濟的現實,同時也向孫權強調了劉備的決心和態度,暗示孫權也應該站在劉備的同一戰線對抗曹操,不要屈服於曹操。

孫權被諸葛亮這麼一激,勃然大怒,年輕氣盛的說到,我不可能令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軍隊受制於人。我的主意已經決定了,既然你說除了劉備以外沒人再可以抵擋住曹操,但是你看看劉備新敗於當陽之後,還能繼續抵擋住曹操麼?

諸葛亮確認了孫權的意思之後,選擇了對孫權攤牌併為孫權分析了曹軍的不利條件。對孫權說到,我家主公雖然在長阪遭受失敗,但現在收合起來歸隊的士兵以及關羽所帶領的水軍精兵也有萬人左右(顯示自己擁有水戰助力的資本),劉琦那裡聚集的江夏戰士也不下萬人。曹操的部隊遠來疲敝,但一聽說追捕劉備,都到了派出輕騎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餘里的地步了,這就是兵法中所謂的“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這向來都是兵家大忌,謂之“必蹶上將軍”。而且北軍不習水戰,再者荊州的民眾也都是受曹操兵勢的威逼才心不甘情不願地不得已歸附曹操,現在如果將軍您能真的派出一員猛將統領著數萬兵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的話,一定能夠打敗曹操,曹操軍隊一旦被打敗必然會撤回北方,這樣的話荊州及東吳的勢力就會強大起來,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將形成。而成敗之機,全在於將軍今天作何選擇。

最終孫權折服於諸葛亮的口才與智慧,大喜之餘立即派遣周瑜、程普、魯肅等人帶領水軍三萬人跟諸葛亮一起去夏口劉備那裡共同抵抗曹操。

而孫權也因此一面之緣對諸葛亮極為愛惜與賞識,陳壽言孫權【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可見諸葛亮對於兩家聯合功不可沒。


4、巧舌如簧、智對曹丕——趙諮

是歲,劉備帥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誘導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於是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權以陸遜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遣都尉趙諮使魏。魏帝問曰:“吳王何等主也?”諮對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問其狀,諮曰:“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陳,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吳書曰:諮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答曰:“

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間,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吳可徵不?”諮對曰:“大國有徵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諮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諮曰:“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諮頻載使北,人敬異。權聞而嘉之,拜騎都尉。諮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魏黃初二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興師伐吳,一路勢如破竹連下巫縣、秭歸,直達夷陵地界,同時又派遣大夫馬良以利誘動武陵蠻反叛為其助力,面對劉備舉國精銳來伐的浩大聲勢,孫權一面請和於劉備遭拒,另一面對曹丕虛與委蛇,希望以臣服的姿態爭取曹丕延緩對吳的軍事動作甚至於為吳助力,於是在此背景下,孫權派出了都尉趙諮出使曹魏,為孫權作緩兵之計,爭取時機以集中精力應對劉備。

趙諮出使曹魏 ,在曹魏朝堂之上被曹丕問詢,然而曹丕所問既非國事,亦失正言,直接對吳國使臣發問如何評價吳王孫權?讓對方使臣公然評價對方君主,這明顯就是在刁難使臣,給他下絆子,在沒有知乎無法借鑑高贊回答回覆曹丕的情況下,我們的趙諮同學一出口,那就是妥妥的機智妥當,無懈可擊。

我主乃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嘲諷到,喲喂,你說說看,都聰明仁智雄略在哪啊!

這問題其實不好回答,既不能冒犯對面這位以刻薄著稱的敵國君主,因為你會當場涼涼,但是你又不能胡謅丟了自家老大的面子,不然你回去也會死的很難看(參考張溫稱美蜀政)。

趙諮清了清嗓子,開始抖機靈了。

起用魯肅於草根階級,是他聰明的地方;提拔呂蒙於士兵之列 ,是他明智的體現;俘獲于禁卻不殺害,說明他宅心仁厚;攻取荊州的過程中兵不血刃,說明他智謀高超;佔領三州之地而虎視天下,證明他有雄才;而今天能夠屈身稱臣於您,足以體現他的謀略。

這波吹的毫無ps痕跡,幾乎把渣權一生能講得出的事情全概括了……尤其是最後那句坦誠屈身稱臣也是孫權的謀略,可能有人會問,這不是傻嗎?前面說的好好的,這一句就給說漏嘴了,回去不會被打死嗎?事實上趙諮回去並沒有被打死,還被孫權給嘉獎了,而趙諮的這句大實話跟孫權建安十八年給曹操的書信中明言“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的套路是一樣的,孫權說這句大實話的用意是認為曹操也是個聰明人,而他以長江的水文現象告知曹操要知難而退無疑也會令曹操感覺到受到了來自孫權的尊重,曹操也果然因此而讚賞孫權說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生子當如孫仲謀”。趙諮這裡也是一樣的,明白無疑的告訴曹丕稱臣於他這就是孫權打定的主意,一來表明在先後稱帝的曹丕與劉備中孫權更認可曹丕的“合法性”,馬屁拍的潤物細無聲,二來也讓曹丕明白這是孫權深思熟慮過後做出的最為“明智”的選擇,也會令曹丕打心眼裡重視起孫權的這一行為,這樣其實是有利於完成孫權所交代的“麻痺”曹丕的外交任務的,結果也證明了趙諮的段子很成功。

此外對於趙諮的應答,裴松之用《吳書》的內容補充了細節。

曹丕對著趙諮開孫權的嘲諷:“吳王有學問嗎?”

趙諮回答:“吳王有萬艘戰船浮於江面之上,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內心時常存有經營治理國家的要略,有空閒下來的時間,也會去博覽經史傳記,記錄蒐集一些奇異的觀點和事情,不像那些腐儒一般只會尋章摘句。“

曹丕又試探性的問趙諮:“吳國可以征討麼?”(我如果就是要打你怎麼辦)

趙諮回覆:“大國有善於征伐的軍隊,小國有利於據守的險要。”(能咋辦,你來打唄!)

曹丕又問:“吳國懼怕魏國嗎?”(擦咧!你們這麼頭鐵的嗎?)

趙諮回道:“帶甲之士百萬,有長江、漢水為護城河,何懼之有?” (四滴,就四辣麼頭鐵!)

曹丕嘴上沒佔到便宜,就問:“吳國像你這樣能說會道的人有多少啊?”(你小子嘴皮子挺利索 啊)

趙諮吹牛逼說:“聰明的不行的那種人往少了數大概也有八九十個吧?哦,你問的我啊……我這種的大街上隨便撿一個就是。”

趙諮強勢解釋了什麼叫對答如流,反應敏捷。

回去後的趙諮不僅不辱使命的圓滿完成任務,還根據自己出使魏國得到的情報(見劉曄反對曹丕封孫權為王的言論 )給了孫權一個絕妙的建議:“依我看北方終究不是恪守盟約之輩,就今天的形勢來看,朝廷趁著漢祚已延續四百年之際應承東南的時運,應當改年號,正服色,來順應天意和民意”,孫權聽取了他的建議,由此改年號為黃武,東吳成為獨立王國。


5、不卑不亢,復通邦交——鄭泉

吳書曰:鄭泉字文淵,陳郡人。博學有奇志,而性嗜酒,其間居每曰:“原得美酒滿五百斛船,以四時甘脆置兩頭,反覆沒飲之,憊即住而啖餚膳。酒有斗升減,隨即益之,不亦快乎!”權以為郎中。嘗與之言:“卿好於眾中面諫,或失禮敬,寧畏龍鱗乎?”對曰:“臣聞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無諱,實恃洪恩,不畏龍鱗。”後侍宴,權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臨出屢顧,權呼還,笑曰:“卿言不畏龍鱗,何以臨出而顧乎?”對曰:“實侍恩覆,知無死憂,至當出閤,感惟威靈,不能不顧耳。”使蜀,劉備問曰:“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

曹操父子陵轢漢室,終奪其位。殿下既為宗室,有維城之責,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議,是以寡君未復書耳。”備甚慚恧。
江表傳曰:權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前所以名西為蜀者,以漢帝尚存故耳,今漢已廢,自可名為漢中王也。
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吳主傳》

夷陵之戰劉備遭遇慘敗,精銳盡喪,全軍覆沒,僅以身免,但孫權迫於曹魏的巨大壓力最終仍選擇借戰勝之威尋求與蜀漢恢復關係,派遣鄭泉於白帝城訪問劉備,通好於蜀。

結合“聘”字釋義及《江表傳》內容來看,可知孫權發出和解是以只承認劉備的漢中王的政治名號為前提的,再根據後來劉備也派遣與鄭泉同為太中大夫的宗瑋入吳報命來看,無疑劉備也是被迫接受了這一政治條件的。

而《吳書》中劉備所言【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中的書信內容,大概就是《江表傳》中孫權收到的那封,說明是劉備先致書 孫權“求復舊好”,而按孫權斤斤計較的劉備名號問題來看,也許劉備於來信之中仍然以漢帝自居,此舉無疑令孫權感到不滿和不以為然。於是鄭泉根據孫權的指示回覆劉備:“曹操父子欺凌漢室,最終篡奪了天子的寶座。殿下(正好映證孫權的政治主張)既然是漢室宗親,本當有作為皇室宗親護衛國家的責任,卻不拿著武器為天下做出表率,而在此自立為帝,因此天下人並不認同你,這就是我家君上不回覆你的原因。”

而即便如此,劉備顏面盡失也還是要吞下苦果請求重歸於好,鄭泉的不卑不亢既不辱使命,也成功達成了孫權的訴求,可謂盡心。


6、曉以利害,修復聯盟——鄧芝

先主薨於永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丞相諸葛亮深慮權聞先主殂隕,恐有異計,未知所如。芝見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吳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問其人為誰?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原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

”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蜀復令芝重往,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權與亮書曰:“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鄧芝使吳的背景對於蜀漢而言實在是不太樂觀。

劉備駕崩於白帝城之時 ,雖有孫權派鄭泉修復關係,劉備遣宗瑋、費禕來往的前例,但諸葛亮仍然顧慮孫權聽聞劉備去世會對蜀國有什麼陰謀,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鄧芝此時跟諸葛亮說現在主上年紀尚青,初登大寶,應當派遣大使再次申明蜀漢與吳友好。諸葛亮回覆鄧芝說:“我考慮這件事很久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今天總算是找到了!”鄧芝問是誰 ,諸葛亮會心一笑,就是你這個小機靈鬼呀!於是派遣鄧芝入吳修好於孫權。

孫權對此深表懷疑,一直晾著鄧芝,鄧芝無奈只得自己上書請求覲見孫權:“微臣今天來也是為了吳國來的,不只是為了蜀國而來。”(自稱蜀,可知鄧芝為了爭取孫權接見不惜自降身價),孫權於是接見了鄧芝,對他說:“孤原本的確想與蜀國和親,然而我擔心新繼位的蜀主幼弱,蜀國弱小而要面對外敵的強逼,被魏國所壓制,自身都難保,由此猶豫不定啊!”

鄧芝回答說:“吳、蜀兩國合有四州之地,大王您是當世英雄,諸葛亮也是一代人傑。蜀國有重重天險可以固守,吳國也有三江阻隔以為屏障,將這兩條優勢結合起來,互為唇齒,進可吞併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之理。大王今天若想投靠魏國,魏國必定會優先讓大王入朝朝拜,次者也會要求您派太子入為人質,如果您不接受,他們則有討伐叛臣的藉口,蜀國此時說不定也會看準時機順流而下見可而進,屆時,大王恐怕離亡國也就不遠了。”孫權聽了,沉默了許久之後說,你說的沒錯。於是自動與魏結交(當然通過吳主傳可以知道孫權兩年後才跟曹魏完全斷絕關係),而與蜀國連和,並派遣張溫回訪蜀國。

後來蜀國又派鄧芝出使東吳,孫權對鄧芝 說:“如果天下太平了,二主分治天下,拿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啊!”鄧芝回應:“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併吞魏國之後,大王您也不知道天命把天下許賜給誰。為君者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為臣者各自盡自己的忠心,而身為將領之人則握拿鼓棰擂鼓,爭戰才剛剛開始。到時候再一決勝負吧!”孫權大笑 :“你還真是個實誠人 !”之後孫權致書諸葛亮稱道鄧芝說:“丁厷言語浮豔,鋪張淺薄;陰化言有不盡,失之含蓄;兩人作為使臣都不是很稱職,但是能夠真正使兩國重歸於好的,只有鄧芝一人 而已!”由此可見孫權對鄧芝評價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