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K歌之王“唱吧”,能迎來下一個春天嗎?

昔日K歌之王“唱吧”,能迎來下一個春天嗎?

  出品 | 於見(ID:mpyujian)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社會正常運行的節奏。在疫情的影響下,多數線下娛樂活動被迫取消,與之對應的是——線上娛樂活動迎來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

  當線下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紛紛宣告延期,音樂會館、KTV等娛樂場所停止營業之時,線上音樂相關的娛樂活動則掀起了一股熱潮。“雲演唱會”、“雲蹦迪”、“雲K歌”的娛樂方式在互聯網的助推下迅速風靡開來,“互聯網+”時代的又一種“宅經濟”被激發出來。

  在這其中,一直專注於線上“K歌”領域的“唱吧”近期動作頻頻。據瞭解,春節期間,唱吧推出了線上“Live House”,宣稱為數十萬的音樂人提供線上演出的機會。

  此外,唱吧還推出了翻唱比賽、遊戲包房、連麥排麥等玩法,一時間唱吧熱度急劇飆升,用戶活躍度出現大規模增長,甚至服務器被人群擠爆,“唱吧服務器崩潰”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再回看近些年唱吧的發展:成立之初便受到資本熱捧,先後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融資並傳出登陸二級市場的消息。然而,隨著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入局在線“K歌”領域,唱吧的先發優勢逐漸被趕超,上市的計劃一再推遲。

  唱吧一次次與風口擦肩而過,猶豫躊躇、止步不前,在線“K歌”領域的寶座也成為了他人之物,“保守”成為唱吧發展的標籤。如今,“線上娛樂”的大風呼嘯刮來,又是一陣時代的東風要贈予給“有準備的人”。

  這次,唱吧能抓住風口迎頭趕上嗎?

  上線之初備受追捧,成為業內“神話”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5月唱吧上線,最初產品的定位是“K歌+社區”,意在把唱吧打造成一個基於音樂內容的專業K歌平臺。唱吧上線當天註冊用戶便突破了10萬,服務器直接癱瘓,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上線後僅用了一個月,唱吧用戶量就暴增至百萬,成功佔據APPStore娛樂應用軟件下載的榜首,在隨後的幾個月用戶量更是“一飛沖天”,到了2012年年底,其用戶量已經突破千萬,成為彼時用戶增長最快的一款音樂類應用軟件。次年,唱吧用戶量直接破億,被業內稱為“不可複製”的神話。

  唱吧作為當時移動互聯網音樂領域內的一款“現象級產品”,自然也引起了資本的注意,相繼獲得各大投資機構的多輪融資。公開資料顯示,唱吧的股東陣容可謂十分豪華。除了紅杉中國、藍馳創投、祥峰投資等知名資本外,許多明星也入股了唱吧。

  從融資情況來看,唱吧目前已完成了5輪融資。2011年,獲藍馳創投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3年,獲紅杉資本中國15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獲紅杉資本、祥峰投資的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2015年,獲4.5億人民幣D輪融資。

  此外,湖南芒果盈通創意文化投資合夥企業以持股10.55%的比例,位居唱吧第三大股東,該公司背後的自然人股東即謝娜、何炅和汪涵。上市公司中南文化、快樂購、華金資本、華聯股份出資設立的上海信磐均也持股唱吧。

  在資本的加持下,唱吧實現了飛速的增長,於是在2015年唱吧傳出要赴美上市的消息,後由於美股市場對唱吧的估值太低,唱吧決定回國在A股上市。其實,唱吧自2012年上線至2015年,短短三年內其亮眼的成績在業內有目共睹,彼時也是唱吧在國內上市的最好時機。

  然而,從2015年唱吧拆完VIE後,除了股東互相之間的變動交易,資本市場上再無唱吧的消息。2016年11月唱吧開始接受中金公司的上市輔導,直到2018年4月唱吧才完成了漫長的上市輔導。時至今日,唱吧依舊還在上市的路上。

  錯過風口,被競品趕超

  需要指出的是,在唱吧尋求上市的這幾年間,在線K歌領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專注於上市的唱吧,並沒有將一眾剛出世的競爭對手放在心上,彼時已經擁有上億級用戶規模的唱吧無所畏懼。

  2014年全民K歌上線之時,唱吧用戶量已經突破2億,規模優勢也讓唱吧產生了“高枕無憂”的心態。然而不過兩年的時間,2016年年底全民K歌便宣佈註冊用戶超過3個億,成功登上移動K歌應用軟件的榜首。

  唱吧萬萬沒有想到全民K歌竟發展的如此神速。其實,單純從產品層面來看,唱吧和全民K歌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太大,甚至從一些用戶的評價來看,唱吧在音樂內容及一些功能音效方面要強於全民K歌。

  顯然,背靠著騰訊系的全民K歌毫無疑問的受到了“優待”,在騰訊系的流量扶持、版權扶持、社交關係鏈的導入之下,全民K歌成功獲得在線K歌領域的霸主地位,而這些先天的優勢都是唱吧一時難以企及的。

  此時的唱吧,不僅僅失去了霸主地位,在隨後的猶豫躊躇中更錯過了各種基於用戶規模而產生的風口。直播、短視頻、共享經濟、社交電商等等發展的風口,唱吧統統沒有趕上,甚至被後起之秀拍在了沙灘上。

  在這期間,唱吧也不是沒有拓展過新的業務以應對變化,只不過所有新業務依舊侷限在K歌領域。比如投資麥頌、咪噠,佈局線下K歌;再如,深入智能硬件,推出唱吧麥克風……

  然而,隨著互聯網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唱吧所面臨的競爭對手早已經不再侷限於在線K歌領域。在抖音、快手、B站等一眾短視頻、直播平臺已經佔得用戶大部分注意力的情況下,手握巨量用戶卻難逃“工具化”困境的唱吧,顯得格外落寞。

  已經意識到自身問題的唱吧,如今也上線了各種活動,試圖從K歌社交工具轉向泛音樂內容社群,撕下“保守”的標籤。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想要翻盤的唱吧前路註定異常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