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2020年,因为疫情,大家1个多月没有去看望红嘴鸥。好不容易等到昆明疫情总体平稳,滇池大坝和海埂公园限流开放,红嘴鸥却要飞走了。


归期渐近,珍惜和红嘴鸥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吧~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1985年至今,昆明人与海鸥一年一约~


1985年,昆明人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有了一次美好的偶遇。


此后,白色的精灵们就与这座四季如春、风光旖旎的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每年冬季,它们不远万里、如约而至,待春暖花开时再回家。吸引热情好客的昆明人观鸥喂鸥,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和灵动的风景。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每年冬季,红嘴鸥不远万里来昆~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海鸥已经是昆明人的“老朋友”~


最近10年来,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增加了许多。2019年12月底,经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昆明鸟类协会统计,2019年冬天就有4万多只红嘴鸥来昆,创历年之最。


昆明鸟类协会专家说,红嘴鸥之所以来昆明,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适宜过冬,而且滇池里鱼虾资源丰富。红嘴鸥是野生候鸟,它们每年都要多次长途迁徙,多数时候都是自行觅食。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去看海鸥,也不要忘记戴口罩~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不能让“老朋友”饿着~


然而,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冬天变得特殊,但昆明人对红嘴鸥的感情从未改变。


有人因为1个多月没有喂海鸥,一次性买了20多个馒头补上。也有人远程下单“云喂鸥”,委托外卖骑手代自己买粮投喂红嘴鸥。


人与鸥之间的和谐共处,彰显了这座城市融合在四季如春气候之中的脉脉温情。即使疫情隔断了相见,但却不能隔断昆明与红嘴鸥之间的缘分。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滇池大坝,观鸥的人~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趁着周末,去和“老朋友”红嘴鸥告别~


近日,不少人发现红嘴鸥的头已经变成黑色,犹如戴了一顶“黑礼帽”。昆明鸟类协会专家介绍,红嘴鸥的头变黑是性成熟的标志,说明它们要回去繁殖、踏上离昆返家的旅程。


虽有遗憾,但莫慌!戴好口罩,趁着红嘴鸥还没有完全离开,去送别这群“白色精灵”吧!


下一个风和日丽的冬天,我们一定会与老朋友再相聚。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温馨提示


有史以来最多的红嘴鸥,带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惑回西伯利亚去了~浮生如此,别多会少


滇池大坝(海埂大坝)、海埂公园一直以来都是“最佳观鸥点”,但健康君提醒,去看海鸥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滇池大坝、海埂公园,开放时间为9:00—17:00。并进行游客限流管理。


目前重新对游客开放的大坝主坝,是指从迎海路与观景路交叉口的“最佳观鸥点”一直到靠近索道站的坝尾口。副坝(包括永昌湿地等区域)暂不开放。


暂定滇池大坝限流(瞬间流量)为3000人。度假区在滇池大坝的开放区域设置2个出入口,游客需要扫码并通过体温检测,才能通过出入口上坝游览。


另外,大坝上将派驻专门的巡逻人员,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巡逻,防止区域内人群聚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