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向吃野味依法说“不”,最高立法机关摁下了启动键!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翻开人类病疫这张记录表,你会发现历史是何其相似!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源头来自蝙蝠,

2019年在内蒙古发生的鼠疫,病源是土拨鼠,

在非洲大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可能是果蝠。

病毒一般不跨物种传播,野生动物可以和它和平相处,但如果遭遇突变,它就可能传染给人,人类没有相关免疫系统,难以抵抗。

不断出现的新型病毒,难道不是野生动物一次次被迫害后的“维权”之举吗?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地区之一,一直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按理说,会以食用驯化后的动植物为风尚。

但今天的华人世界,为什么会逆其道而行之,以吃野味为荣呢?

掌上医讯今天就带各位看官大人一起盘点下野生动物是怎么一步步走上维权之路的。

一、野味的上位史

鄙夷

中下阶级蛋白质摄入不足下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在古代中国,野味确实是地位较低的食物。

《周礼》中,记载了周天子大宴的场景。“士”被赐予一鼎或三鼎,食物配置是豚(小猪)、鱼、腊(腌肉);“大夫”对应的是五鼎,标配了羊、豕(大猪)、肤(切肉)、鱼和腊;“卿”或“诸侯”对应的是七鼎,包括牛、羊、豕、鱼、腊、肠胃(下水)、肤;“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包括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新鲜的鱼)、鲜腊(新腌的肉)。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古代帝王用餐场景

显然,以牛、羊、猪、鱼为代表的贵族宴席上,都是正常生产养殖的家畜。虽然当时“六畜”之外,还有“六兽”和“六禽”,但那些都不能登上正式宴席的餐桌,最多,只是中下阶层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这种饮食观,其实伴随了中原王朝千年之久。在后世对边远地区吃野味的记载中,也大多是以猎奇、甚至带着鄙夷的色彩笔墨叙述的。

汉朝的《淮南子》说:“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对长江以南人吃蛇的鄙视溢于言表。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淮南子

到了唐宋,江南大开发已经基本完毕,江南的经济文化不输中原。这一时期,对吃野味的鄙视向南延伸到了岭南地区。

唐朝的《岭表异录》说广东人吃鹦鹉、猫头鹰,简直不可思议。宋朝《岭外代答》中更说:“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言语之中,都是对岭南人粗鄙的不屑。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认知

中医理论下的“名贵的滋补品”

野味重回主流餐桌,是宋以后的事情。中医,也许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唐以前,是中国传统医学百花齐放的时代,经方派、温病派、扶阳派等不同的学派,各自有或大或小的理论区别,至于针灸更是百花齐放,似各种武术流派一般。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中医针灸

事实上,唐以前的许多中医理论,都基于临床的经验,甚至有现代医学的佐证,是祖先们临床智慧的结晶。

但宋以后,一个独特的现象出现了——文人参与医学。范仲淹说的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就很能代表这一风气。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文人参与医学有两个可怕的后果,一是中医越来越脱离临床经验,转而寻求哲学支撑,今天仍然流行的中医理论术语,大部分都是宋中叶之后介入。

二是文人本身手无缚鸡之力,外科的介入治疗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而选药、煎汤则简单得多。这就奠定了后世中医重汤方、轻外科的习气。

《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这些基于临床的著作被逐渐边缘化,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这些基于哲学和汤方的著作则逐渐成为中医最重要的典籍。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黄帝内经

自此之后,刮骨疗伤的华佗再也没出现过,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一副药方治百病的文人。

而作为汤剂的材料,中药的选材当然是越少见、越稀有,治病价值越高。一块猪肉、一条鲫鱼能治病,别说病人不信,文人中医们自己都不信。按照这一逻辑,产自深山老林里的稀有动植物,肯定对某种疾病有奇效。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夜明砂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主导下,明清两代,出现了大量野猪肚养胃、蛇胆清火、夜明砂(蝙蝠粪)明目的理论,至今盛行不衰。而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基础,野味也更多地被作为名贵的滋补品,送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盛行

无知为野味披上了“贵族”的外衣

为野味披上贵族衣裳的,还有满清的入关!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满清入关

作为文明程度落后的东北渔猎民族,女真的社会发展程度甚至比当时的蒙古还低。猎食野味,是其民族传统。在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依然能依稀看见当时的风尚。

至今流传的“水陆八珍”,就是在乾隆朝成型,其中就有鹿筋、蛤士蟆、熊掌、鹿尾、象鼻(一说犴鼻)、驼峰、豹胎、狮乳、猕猴头等;而在上中下八珍中,也包括猩唇、驼峰、猴头、熊掌、凫脯、鹿筋、黄唇胶、豹胎,以及果子狸。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乾隆皇帝

这些,都是满清以吃野味为“珍”,并引领汉族学习的证据。

由此可见,满清吃野味,对汉文化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有些人可能问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瘟疫,回答也很简单:你不知道不等于没发生过!

据清朝国史记载,清朝296 年中共爆发过大型瘟疫 74 次。

如果统计到地方的小瘟疫,那更是多不胜数,学者根据正史、方志、医书统计出清朝仅江南十府共发生瘟疫 586 次。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1910年因捕旱獭爆发大规模瘟疫

野生动物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本应该与其和平共处,共同感恩大自然的赠与。

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傲慢与无知,从历史看来,人们早就为吃野味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二、野味-皇帝的新衣

到了现代,饮食文化虽在不断变迁,但依然保留了权利的味道,野味的稀缺性仍是突显身份的象征。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公务宴请也助长食用野生动物的歪风邪气。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潘文石曾提到,相当一部分公款宴请的高价“压台菜”都是野味,还有了“无燕(燕窝)鲍(鲍鱼)翅(鱼翅)不成席”的潜规则。

四川官场曾发生过野生动物“集体跳崖”的滑稽一幕。2007年,绵阳时任县委书记宴请时任市委书记谭力,桌上摆了苏门羚、扭角羚等珍稀保护动物。谭力故意对该县委书记说:“这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啊!”县委书记则非常艺术地说道:“从山上滚下来摔死的,不吃可惜了。”谭力会心一笑:“我一来,你们这儿的野生动物就集体跳崖啊?”众人哈哈大笑,开始大快朵颐。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不久后,这位县委书记就被提拔为副市长,野生动物成了上位的垫脚石。好在谭力和这位县委书记最后都因贪污腐败而落马。

2013年,国务院发过一个文件,提到“要规范接待用餐,不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公务宴请的奢靡之风才被扼住。

三、滋补-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目前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吃野生动物有很高的风险,例如亨德拉、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和动物有关。

统计发现,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这些病毒一经食用、接触等途径传播到人身上,就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引发疫病传播,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秩序。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野生动物已经通过病毒一次次向人类发起维权与警告,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赌上性命尝试呢?

野生动物的杀戮史上写满了四个大字:滋阴壮阳

野味的大部分需求,还在于满足中国男人隐秘的生理需求:壮阳。对性难以启齿,又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中国男人来说,吃啥补啥的壮阳便成为一种狂欢。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广东警方查获超千只走私穿山甲

201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壮阳药物的出售额已经达到50亿元。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热衷把这种想象力发散到食物身上,性功能奇特的动物器官被盯上了:海狗、牡蛎、穿山甲,虎鞭。

那些看似有此种功效的植物都可以以形命名:淫羊藿、虫草、锁阳、肉苁蓉……各种动植物炮制的壮阳汤、壮阳酒层出不穷,让人产生了一种越是能出奇制胜,效果越好的心理。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动物“药酒”

炭炙象拔蚌,也被称为以形补形的壮阳补药。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炭烤象拔蚌

更别说蛇、蝙蝠、青蛙等容易被捕获的动物,它们的血液、胆汁,也被认为具有壮阳功效。

就在“壮阳”的口号下,禾花雀被吃成了濒危物种。一些餐厅甚至为了掩人耳目,把菜单上的禾花雀改为“荷叶”。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禾花雀

2017年,中国一名75岁的甄姓男子,在美墨边境被边防人员拦检,发现他走私了大量不明的鱼类器官,警察进入男子家中搜查,又发现了数百个鱼膀胱,这种鱼膀胱正是中国人的壮阳圣药“花胶”。那些膀胱巨大的石首鱼,由于大量捕捞已经快濒临灭绝。

当野生动物拨打了12315以后... ...

警方查获走私石首鱼膀胱

讽刺的是,南美喂牲口的饲料MACA,投身到中国沸腾的壮阳市场之中,也能变成到上万元一公斤的"天然伟哥"、"南美人参"。

然而美食家蔡澜曾经在某节目中,就戳破过这种愚昧的观念:“哪里有壮阳的东西,壮阳这回事根本不是吃的嘛,是两个耳朵中间的事情,是你的脑子想出来的嘛。”


食用驯养成功的动植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

作为个体,树立一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是当务之急。蛋白质获取早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已经过了需要靠野味来改善生活的窘境,我们需要克制的是欲望和贪婪,少一些炫耀和猎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