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日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当下热词之一。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指5G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从这七大领域可以看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中的5G基建、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仅在当下是疫情防控中的“神兵利器”,在今后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升级的“动力源泉”。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目前,5G网络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部署和普及推广。全国5G基站建设规模约16万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城区已实现网络连片覆盖,还有50个城市开启5G商用。以5G为“领跑”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建设和应用正在逐渐成型。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其中,截至2月底,中移动5G基站数已经超过8万个,5G套餐用户数已达1000万。此外,中移动计划今年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个,3天前还启动了5G二期工程设备集采。这意味着,预计今年中移动的5G基站数将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半左右。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不过,还是要看到围绕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建设也还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现在看来,5G建设及商用节奏超出了目前产业链的支撑能力。尤其是5G系统设备的功耗、成本等与大规模建设需求仍有差距。

对于三大运营商这样5G建设的主力军来说,过与高额的电力成本及建设成本将不利于5G建设的深入。在这方面,则还需产业链及相关行业的支撑及探索。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此外,目前5G产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竞争局势。纯国产化产业链在完整性和竞争力方面仍存在差距。

其中涉及到的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以及操作系统等领域也还待国内产业链去逐步完善。特别是需要由部分技术领先扩大到核心技术及制造能力全面突破。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众所周知,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中,数字经济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实际上,近来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云网一体、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 5G 作为产业支撑。而5G 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通过互联网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据信通院预测,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可以预见,以5G建设为首的“新基建”将成为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不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也会改变人们的未来生活。不过,目前5G已“领跑”,产业链上的小伙伴们也还需“加把劲”。

5G“领跑”新基建,产业链支撑能力还需“加把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