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

亚历山大广场


导演: 布尔汗·奎巴尼

编剧: Martin Behnke / 阿尔弗德·多布林 / 布尔汗·奎巴尼

主演: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 马丁·乌特克 / 杰拉·哈斯 / 尼尔斯·韦尔科金 / 韦尔凯特·邦盖

类型: 剧情制片

国家/地区: 德国 / 荷兰

语言: 德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02-26(柏林电影节) / 2020-04-16(德国)片长: 183分钟



布尔汗·奎巴尼(Burhan Qurbani)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颇具德意志色彩的作品——影片改编自魏玛共和国时期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的同名代表作,由具移民背景的德国导演创作,尖锐地指向德国社会眼下尖锐的难民问题。


九十年前,身为精神医生的德布林笔下弗朗茨的故事,至今被视作呈现魏玛共和国时期和柏林城市风貌的经典资料,颇受后辈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和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推崇, 也为德国导演赖纳·法斯宾德(Rainer Fassbinder)所喜爱,并于1980年改编为电视剧。如果说德布林和法斯宾德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仍然忠实于故事发生的时代,聚焦于二战前的普通德国人的命运,这部新作则颇具挑战性地把舞台搬到了现代的柏林,一个已经有柏林电视塔(Berliner Fernsehturm)伫立的亚历山大广场之上。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原本的主人公——弗朗茨·毕勃科普夫(Franz Biberkopf),一位在德布林笔下地地道道的德国人,一个走出监狱发誓重新体面做人的新生者,在新故事中则成了死里逃生,被海浪冲刷到新大陆上的几内亚比绍难民——弗朗西斯(Francis)。


影片的剧情和原著大致呼应:弗朗西斯孤身一人逃到柏林,发誓要规矩做人,但随即因为难民身份受到不公正对待,以致殴打朋友,在走投无路之下成为了毒贩莱因霍尔德(Reinhold)的帮手。在一次对莱因霍尔德犯罪的阻止中,弗朗西斯被其推下车遭遇车祸并失去了一只手。此后,带着对莱因霍尔德的信任和和解,弗兰茨再次做上了毒贩生意,而在女友米泽(Mieze)怀孕和他的生活逐渐步上正轨时,莱因霍尔德再次谋杀了他的幸福。


和原作相比,弗朗茨(即弗朗西斯)所遭受的三次打击被紧凑地压缩成五个章节,且在所占篇幅上呈现出打击强度的递进,文学作品中先知式的引言和旁白得以部分保留,使得全片仍然保持着一种文学的韵律,此外,原作者德布林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对同性恋群体的描写和对女性自主性和才能的肯定,亦在影片中得到了创造性改编——如伊娃(Eva)的伴侣Berta这个角色,在原著中以男性身份(“赫尔伯特”)出现,但在片中则为Transgender,再如女性角色米泽和伊娃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争取,皆可以看作是一定程度上对原著呈现和尊重个体生活多样性主张的继承。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然而相比之下,影片大大省略了小说中对柏林城市群像及市民生活的蒙太奇插叙,对《圣经》片段或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引用,及风雨欲来前魏玛共和国颓势和摩登机械时代的民族性迷惘的暗示——彼时小酒馆里插科打诨的男人和调情的妇女被单一的现代化霓虹夜场所替代,弗朗茨谋生方式和同伙的单一化让社会矛盾降级为个人情仇,电影几乎退化为黑帮片——那些原著中迷人的,破碎的,对意识流、无意识行为、叙述姿态变换、柏林本地方言、流行文化产品、打油诗、时令广告乃至公告指示牌活灵活现光怪陆离的描写,皆一一被略去。


或许是因为太密集的高潮起伏和角色动机的伏笔缺乏,人物在影片中的部分反应和抉择并未得以充分解释。电影的结尾,弗朗茨(弗朗西斯)的不幸似乎容易被简单归为其朋友角色莱因霍尔德的嫉妒和神经质,这就背离了原小说所构筑的“浑浊得不见底的生活本身”和弗朗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更难以解释角色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似乎不是一个必然会发生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故事,而是可以发生在地球上任何大都市角落的偶然悲剧,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德国难民问题的社会性被掩盖了,时代性和城市个性也未得到突出,弗朗西斯的故事被简化为异乡身份的寻找。


尽管如此,本片仍然在主人公个人的维度上延续了弗朗茨“决定体面做人”的誓言和追求,不过在新故事中,主人公的原罪不再是牢狱经历,而是来源于肤色和逃亡。在影片伊始一组上下颠倒猩红色海面的镜头之后,溺亡感结束,弗朗西斯被冲上海滩,迎接他的是未知的恐惧和兴奋,和小说中走出监狱的弗朗茨一样,他发誓从此要体面做人。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不知德布林在九十年前创作“弗朗茨”这个人物时是否有意为之,“Franz”这一来自古高地德语(Althochdeutsch)的名字,其本意是“自由”和“勇敢”,而弗朗西斯也正是该名字的变体。


在非洲难民弗朗西斯这里,“自由”和“体面”是两个趋同的概念——“体面“意味着被尊重,意味着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弗朗西斯随后践行的,并非莱因霍尔德式放荡的个人主义自由——抢劫,贩毒,抛弃女人,暗算朋友——而是为了”体面”,为了被德国社会秩序所接纳,继而能享受到普通人“自由”的忍耐。他向文明社会讨一个体面身份,以避免沦为动物的命运——自己幻觉中可以被任意宰杀的牛或牲畜,或是难民收容所宿舍里进行着粗野性行为的“畜生们”。


弗朗西斯开始学习新的语言,以构筑自身新的身份——“Himmel(天空),Sonne(太阳),Seele(灵魂),Geist(精神),Haut(皮肤),Fleisch(肉)…Gras(草),Gras(草),Gras(草)…” 唯独念到“Gras”这个词时,他尾随黑人娼妓走进了树林,是否潜意识里他还保留着对非洲大陆风景和误杀的女友伊达最后的牵念?他发誓了要做个体面人,于是在本能和体面中选择后者的弗朗西斯,最终狼狈地从树林这一野性十足,没有文明秩序的场所中仓皇而逃。在此后的生活中,他表露出对德国本地长大黑人女友伊娃的羡慕,改了一个德国名字“弗朗茨”,并不断向莱因霍尔德索取一本德国护照,弗朗茨“体面化”了,弗朗茨“文明化”了,失去一只手臂也不能阻止他,打倒他。学会了德语的弗朗西斯,变成了弗朗茨,干着德国白人莱因霍尔德曾经干的活,回到难民收容处招揽新的同伙,吹嘘自己的生活:“我挣着德国的钞票,有着德国女人”,甚至得意忘形又挑衅地喊道:“我就是德国梦,我就是德国。”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来自几内亚比绍的弗朗西斯,打掉朋友一只眼睛,失去一只手臂,在身体上给人留下和被人留下野兽搏斗痕迹的弗朗西斯,在公园中被警察追逐如雄鹿奔跑的弗朗西斯,仿佛褪色成了弗朗茨过去的一个梦。体面,一种“对生活的要求多于黄油面包”(主人公语)的欲望,或一种被视作平等人的渴望,使这年轻难民着迷。在这体面化的进程中,弗朗茨被纳入了文明的秩序,但也固执地把莱因霍尔德作为“朋友”划入了他的“文明”——弗朗茨也许把在莱因霍尔德面前保持“体面”当成最后忍耐的试炼——在他幻觉中,莱因霍尔德是提着刀的撒旦,而自己是霓虹灯十字架下顺从跪下的牛,是约伯。


然而还未待弗朗茨经历更多的生活,或去思索他暂时获得的这样一种自以为的虚伪的“体面”,是否实质上仍然是以白人为中心的不公正秩序,或对难民融入的可能性做出更深更多的探讨,此版《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就戛然止步于原作的情节和私人的恩怨——死亡这个提着镰刀的割草人(片中旁白语),一年之后在弗朗西斯曾出逃的树林里,在这失序的荒野,将纯洁羔羊般的米泽当成祭品。


柏林主竞赛三小时大作,真的讲清德国难民问题了吗?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弗朗西斯一度因为自私的求生欲不惜牺牲女友伊达,如今却又因为体面的忍耐和自体免疫反应,无意中将过度保护的米泽推向死亡,他发誓做一个体面人,可是生活不愿意他这样过。但对他的试验结束了。又一组上下颠倒的猩红色镜头,莱因霍尔德这个梅菲斯特般的人物,在放荡中迎来了自己的审判。而在幻觉中难民收容所的尽头,牲畜,十字架,撒旦都消失了,死去的米泽抱着弗朗茨,如耶稣死时圣母玛丽亚拥着他的圣像,我们可怜的弗朗茨,最终得到的了渴求的体面,承受了一种文明内的殉道,得到了天父的垂怜,光荣的救赎。


至此,这个约伯式的受难故事几乎到了尽头。较德布林和法斯宾德而言,布尔汗·奎巴尼似乎对弗朗茨的故事抱有更乐观的态度。故事的尾声,我们的黑人难民弗兰西斯,或德国公民弗朗茨,和九十年前小说和电视剧开头中走出特格尔监狱的主人公弗朗茨·毕勃科普夫一样,被墙外自由世界的光刺痛得捂住了眼睛,但与那些最终流失在孤独、人群、集体中的毕勃科普夫相比,他被给予了一个温柔的结局,或许这是一种新柏林人给他写下的结局,也无疑是一个更讨好大众的充满希望的结局。弗朗茨发誓做一个体面人,但他仍然没有明白,生活为什么不乐意他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