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在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房企通过拆分物业增加新的融资途径以缓解压力。房企拆分物业后对自身业绩影响不大,甚至拆分上市后的物业公司可能会为房企赋能。

毛利率连年位于低位

早在2018年北京金融街物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杰就透露出上市的意愿,2019年9月19日将公司更名为金融街物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为金融街物业冲刺IPO的前奏。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截止2019年9月底,金融街物业营业收入为6.91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1.41亿元,净利润为8692万元,同比增长37.39%,净利率由去年同期10.3%增至12.6%。在管项目总计137个,总在管面积约为1900万平方米,来自金融街集团的在管面积为1128万平方米。

金融街物业的总收入来自两大部分,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和餐饮服务。其中,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按性质划分为商务物业和非商务物业,商务物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5.8%、67.6%、70.3%,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5.91亿元、5.32亿元,而包括住宅物业在内的非商务物业仅占总收入的32.6%、30.7%、28.0%,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2.69亿元、2.12亿元。

金融街流动负债占比高于九成,债务结构亟需优化。截止2019年底,2018年、2017年底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93.1%、96.1%、95.4%。

近九成收入来自集团项目

金融街物业三大股东为天泰置业,华融综合,融信合泰。北京金融街的成功则更是闪耀了金融街集团的品牌。早在2000年5月金融街集团成功借壳上市,20年后的今天,集团拆分物业冲刺IPO。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与大多数物业公司一样,金融街物业公司对集团依赖较高。去年金融街集团就曾为降低金融街物业负债率输血物业,据招股书披露,金融街物业资产负债率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0.69下降至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0.61,主要因贸易应收款项及公司拥有人出资所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而令资产增幅高于负债。

除了直接的经济输送外,集团会给予物业在管面积的输送,集团也会在其他业务外拓上为其输送所需利益。

金融街集团的战略布局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为主,由于金融街物业对集团的依赖性高,因此目前金融街物业的战略布局也以华北地区为主。截至2019年9月底,2018年2017年年底金融街物业华北地区获得的收入分别占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所得收入的72.1%、73.8%、77.3%。

扬长不避短,求红利

房企拆分物业上市成为热潮,各房企前赴后继冲刺IPO,在管面积是衡量物业企业的重要指标。截至2019年上半年,绿城服务、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在管面积分别为1.84亿平方米、2.17亿平方米、2.6亿平方米。截止2019年9月底,金融街物业的在管建筑面积为1900万平方米。

与之相较,金融街物业位于中下游。其中,商务物业中的办公室物业管理更是凸显金融街物业的优势。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办公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约5.2百万平方米,在2019京津冀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在在管面积持续扩大的同时,物管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9月末,金融街物业管理项目的数量达137个,由2018年底的116个,同期增长18.1%。

金融街的商务物业板块在营业收入、物业管理费、毛利率方面均占有优势。金融街物业能否以商务物业为优势超长发挥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短板,并优化债务结构,做到扬长不避短,通过上市融资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以金融街集团为靠背,专注金融商务特色,在房企拆分物业上市热潮中能否抓取红利尚需时间检验!

学金融,就在真知灼见APP!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38枚真知币,一起跟北大、清华名师学金融!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在管面积达1900万平方米的物业集团冲击港股IPO

关注并回复“学习”有福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