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为响应工信部关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的倡议,我们推出“科技抗疫进行时,人工智能企业在行动”系列报道,持续征集人工智能企业应对疫情的重大举措,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疫情当前,众多科技企业用实际行动在实践这一点。达闼科技也是其中一员。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达闼科技向全国各地多家医院派出了基于其核心“云端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在导诊、清洁、配送等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科技力量。达闼科技副总裁汪峻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防疫意识的提高,医疗领域将会开放更多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主的场景,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场景下的工作能力也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据汪峻嘉介绍,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达闼科技在除夕夜就紧急成立了防疫机器人专项攻关小组,针对医院无人化操作机器人的需求,进行了特殊应用场景的定向研发、调试和生产。达闼科技和中国移动合作,捐赠和提供了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5G测温巡查机器人、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等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尽力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基层民众的“防疫”、“抗疫”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

目前,达闼科技已向湖北、北京、上海、浙江、广西各省市多家医院免费提供了其5G云端智能机器人。

1.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市级定点医院,从1月12日起开始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筛查、隔离工作,并收治了北京市首例确诊病例。而达闼科技的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就部署在这家医院大厅的入口处,成为了医院的“守门人”。

进入地坛医院就必须经过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的体温检测。该系统可同时快速地给5-10人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正常数值,系统就自动会告警,并快速回传监控,联动安保人员。该系统还具备智能人脸识别检测功能,能够在发热告警后自动拍照捕获发热目标并留存,方便安保人员进行二次测温和持续追踪,同时,可发现进入医院但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对其进行警示并提示禁止入内。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运行的达闼科技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

但这不是在此次疫情中达闼科技智能机器人落地的唯一应用案例,也不是达闼科技在此次疫情中派出的唯一一类机器人。

2.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

同样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入口的云端固定测温机器人系统后走进门诊大厅,就能够看到达闼科技的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等待进行导诊、咨询服务的身影。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大厅工作的达闼科技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

该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提供非接触式的24小时咨询导诊服务。达闼科技基于HARIX“云端大脑”,在医护机器人上针对此次疫情建立了丰富的知识库。其知识库内容主要涵盖四大类:一是落地医院的咨询常用信息,包括就诊时间、医院地图、科室门诊介绍等;二是疫情防控相关问题,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病理、预防方法等,每日持续更新,目前已累计添加13300对问答;三是全国发热门诊信息和全国疫情动态新闻;四是能够安抚患者情绪的内容,包括评书、笑话、故事和舒缓的音乐等。

这样的智能机器人有效地帮助医护人员承担了问询、导诊等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紧急的工作,让医护人员能够在疫情中更多地投入到紧急的救治工作中,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医护人员的助理。

2月3日,达闼科技的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在“抗疫”压力最大的武汉正式上岗。在武汉协和医院,达闼科技的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在医院大厅进行导诊和防疫知识宣传,分担了导诊台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人流交叉感染机会。

3.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

同时落地武汉协和医院的还有达闼科技的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该云端清洁机器人专门装载了消毒水箱,依托云端智能架构实现医院内环境自主定位,规避密集的人流,能够自主完成医院内的消毒、除菌等清洁工作。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够自主检验清洁效果,并生成报告、主动反馈。

上海儿童医院也应用了这款机器人,在近千余平方米的门诊大厅承担清洁任务,并对现场环境24小时不间断维护。院方对其清洁能力和智能运维方式表示了肯定:“使用这款机器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提高了清洁效率,在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内,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在上海儿童医院工作的达闼科技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

4.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

达闼科技的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则顺利入住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据悉,该医院的张护士长和林医生在机器人交付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了保证机器人能够尽快投入使用,他们为交付团队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地理环境、运行路线和合适的待机位置,以及医院送药的规范流程、事件频次等必要知识。交付团队的工程师及时将这些知识在云端大脑入库上线,使机器人快速地承担起了送药服务等运输配送工作。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交付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达闼科技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

“云-网-端”一体化结构提升疫情应对能力

与人类一样,智能服务机器人也需要在医疗场景下,对各种基本的医护动作、任务、行为,以及此次疫情特别的知识进行大量的学习,逐步提高其智能化应用水平。

达闼科技自主研发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建图、导航、避障技术,可以满足多个物业小区、商场、营业厅投入使用的要求,也能满足落地医院的要求。而云端智能架构是达闼科技的核心产品之一。其旗下的云端智能机器人都是基于HARIX机器人运营云平台中心运作的。

据汪峻嘉介绍,达闼科技的测温巡查机器人采用了“云-网-端”架构。终端采用具备高灵敏度和精准度的仪器,云端则包括密集人群人体自动识别、人体动态追踪跟随、人脸同步记录等各种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发烧高温告警和后台实时数据管理等技术。

而导诊方面,达闼科技的专业知识库采用“1+X”架构。“1”是指医疗行业通用知识,“X”则是指落地医院所特有的医护内容和服务信息。通过“云端大脑”实时更新的结构化数据库管理,使机器人能够准确、快速地回答患者问题。

科技抗疫系列报道 | 达闼科技:多类云端智能机器人组成防疫抗疫新力量

基于5G网络的“云-网-端”一体化框架

“AI+防疫”是真正的需求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可以与任何需求结合,但必须从中挑选出真正的实际需求。在这次防疫的实战契机下,可以看出,‘AI+防疫’一定是真正的需求。” 汪峻嘉说道。

医疗场景比较复杂,存在很多特殊性。其中,防疫场景对智能机器人的要求尤其高。机器人技术已经变得更为成熟,但总体来说,智能机器人在实际医疗场景中的应用仍然偏少。医护人员对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习惯还没培养起来,人们在医院中看到上岗工作的智能机器人也还是会感到很新鲜。

但从此次防疫工作中看,从预测病毒扩散模型到指导疫苗研究,从人脸识别测温到云端智能清洁、消毒、巡逻,甚至给患者送饭送药、提供导诊服务,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汪峻嘉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智能服务机器人企业获得了实践和展示能力的机会,医疗机构也看到了应用智能机器人的积极效果,对自身的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有望加快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普及,进一步推动国内智能服务类机器人的产业化提速。

此次疫情为国家未来卫生防疫体制的建设吹响了哨声。机器人作为一类不会被感染、不会传染、又可具备相当高智能水平的“人”,可以在疫情面前起到基础保障和协助作用。汪峻嘉相信,在新一代的常态化公共卫生防疫与应急体系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一定会在疫情早期监测预警、疫情扩散模型测算、应急舆论宣传、防疫医疗服务、防疫消毒清洁等方面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当前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普遍只能代替医护人员完成简单的流程化工作,对于复杂场景的智能判断和适应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汪峻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防疫意识的提高,今后医疗领域会开放更多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主的场景,智能设备提供商也会投入更多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最终必能大幅提高智能服务机器人在临床诊断、护理、清洁、测温、巡逻和防疫等诸多环节的工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