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世界根本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角度不同?

步趨財經


“對與錯”要看你站在事物的什麼立場和角度去看和評論。立場不同,觀點就不一樣。同樣的人與事物,有人說好,也有人說壞。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於是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道德,來約束一些對社會造成混亂的行為。凡觸犯了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行為,都列為是錯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478723b320c443f8173dcb7181dc38d\

寶慶容容


應該說世界上的對與錯,和你站的角度與立場有很大的關係。

舉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談談立場與角度。

a和b,c三個是閨蜜,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很鐵。b的老公出軌了,b非常傷心和氣憤,常和a,c傾訴心事 ,a,c很同情。多次聲討,規勸b的老公,要對家庭有責任等等。並幫b出謀劃策,如何對付小三,如何掌控家庭的財產,如何讓b老公回心轉意,如何才能讓家庭破鏡重圓。

而有一天,c(單身)告訴a和b,她遇上愛情了,是有婦之夫,也就是說c當小三了。b因為深受其害,認為這是錯誤的選擇。a在這時覺得自己的閨蜜,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力,只要c快樂,也沒什麼不好。於是,從此a就在b與c的生活角色中成為一個最大的糾結者。面對被小三介入的b,a出主意,想辦法為b爭取家庭圓滿。面對成為小三的c,a同樣出主意,想辦法,希望c能得到幸福。

同樣是婚外情,因角色不同,a站的角度和立場不一樣,a判斷對與錯,處理的心態,方法就不一樣。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無需過分糾結 。

任何事情不可能如1+1=2,那麼簡單,況且1+1是不是等於2,不是也有爭議嗎?萬事萬情,不傷害別人,不為難自己,法律為準繩,道德為標準,皆可!#趙香喜#


趙香喜2325


小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

《道德經》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善與不善,天地孕育了萬物,但是天地對待萬物卻像對待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

這就是大善無情。

1990年左右,美國政府可憐落基山脈的4000頭野鹿,於是命令士兵殺死那片森林所有的野狼。

不出一年,落基山脈再無一隻野狼。

但是令美國人沒想到的是,野鹿沒有了天敵,開始瘋長,數年間,4000頭野鹿增加到10萬,野鹿們吃光了落基山脈周圍所有可食的植物,自身開始大片餓死。

美國政府沒有辦法,只好啟動“引狼入室”計劃,從外地引來一批野狼,鹿群重新煥發了生機。

天地間的關係環環相扣,正如落基山脈食物鏈來說,植物從土壤吸取養分,然後被野鹿吃掉,而野狼則捕殺野鹿,野狼死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變成泥土,又是一個循環過程。

天道規則是一個有機整體,在一張網中,只要一個結點斷了,整張網就會崩潰。

看到街頭有乞討的殘疾兒童,不忍心,單純的給點小錢。

結果有利可圖助長了更多地人販子拐賣兒童、殘害兒童的勾當。

給錢的人越多,生不如死的孩子可能就會多,因失去孩子而生不如死的悲劇家庭也越多。

若是隻顧著行自己的善,卻絲毫不考慮之後的後果,雖然稱不上偽善,但是卻由善變惡,這就是小善導致的大惡。

《金剛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地不會去表達什麼,也不會去幹涉什麼。

看似無情,其實卻是天地的大善。

所以,所謂的對錯,大多是以個人的立場和角度所進行的判斷而已。


京博國學


你是否覺得世界根本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角度不同。

沒有對與錯,就沒有是與非。沒有是與非,就沒有美與醜。沒有美與醜,就沒有善與惡。如此之世界,必是一個未開化的混沌的“雞蛋”。盤古睡在這“混蛋”裡。

人類之前,就是一個未開化的混沌的“雞蛋”。

人類世界的誕生,不僅是男女的誕生,男女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也是善惡的誕生,美醜的誕生。

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按毛主席說的,這個矛盾有人民內部的,有敵我之間的。

1、人民內部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矛盾難以避免,但抱著有朋自遠方來的心態,可以不用執著對與錯,多站在對方立場上、角度上考慮,多些平等、多些包容、多些理解,是可以化解甚至轉化矛盾的。

所以,朋友間可以無對無錯,否則不會交流溝通。

2、敵我之間 雙方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因為對與錯矛盾的存在,且不可化解,不可轉化,鬧到大家兵戎相見,以消滅對方來“證明”誰對誰錯,誰紅誰黑。

所以,敵我間不可無對錯,否則就不會你死我活。當然,你也可以站在對方立場,那你就是背叛了自己,是非不分,對錯不辨,就是一叛徒耳。

還有一種公理,即所謂普世價值觀,比如保護生態環境,禁止獵殺野生動物……等等,這都涉及大是大非。你站在維護的立場和角度,就是是—對的;你站在反對的立場角度,就是非—錯的。

孔子說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為什麼孔子認為只有仁者才有資格說一個人好或者不好?因為仁者公正無私,不會以個人好惡來評判對與錯,而普通人往往會以個人的情緒或者利益來裁判紅與黑。難免指鹿為馬,顛倒是非的事發生。

不過,一個現代文明的世界,判斷是非應依公德公法為依據,而不能以人的立場角度而畫圈。世界之人事有無對錯,應讓世界之德法去評判。

其實,當你覺得世界根本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角度不同時,你要麼就是一和事佬—凡事和稀泥,要麼就是一分裂症 — 靈與肉分離。

是人,就有對與錯;是事,就有好與壞。你的立場和角度,本身就是對與錯,好與壞的反映,不管你怎麼變換立場和角度,都無法抹去矛盾的存在。

還有,持這種唯我的觀點,會產生老子天下第一的副作用:說你好,不好也好;說你錯,不錯也錯。

老天,難道這世間就沒有是非了嗎?我不信!



村塾先生南山子


世界本就是優勝略汰,適者生存。

生下來就意味著生存,生活因此開始。競爭無處不在。

世界上一切都是安排妥當的,如果你不是靠嘴巴吃飯,那就意味著你無需太多的語言,只需要緊湊的安排好自己的一切,用實踐去踐行自己的規劃。

很多人,都覺得有些人生就富貴家庭,有些人本就有自己的人脈,很多人任憑運氣且能一炮而紅。更覺得這是贏在起跑線。其實一個人想要成功,想要有所成就,都是通過自己的實力,即使有關係有經濟支持。你所看到的都只不過是表面的成功,但是你沒有看到背後的血與淚。

其實很多覺得看似無關的事與物,都是奠基石,都是通過一個不起眼的行為行動的積累,比如說閒暇時看看書,多運動運動,多去看一些成功案例,多換位思考問題,多關注自己的人生規劃,查漏補缺。

你會發現,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或多或少便會有收穫。其實世界並沒有錯,需要的是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欣麥欣


我個人認為確實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沒有對錯,只有立場和角度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觀念也就不同。每個人一生中也許有幾個生活環境,受每個生活環境的影響也會對同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最明顯的就是你處在當事人和非當事人時的觀點也不同😄比如在湖北,我在這次疫情中被隔離在婆婆家,兩個家離的不遠,只是地級市不同所以回不去,所以我在看到相關會發牢騷,總覺得省內的不放行是很沒到理的。但我也看到不是在重災區武漢隔離的省外人發的評論說“我們又不在武漢為什麼還不放我們回家”😂其實此時我就在想,我們省內的都還沒放行怎麼可能放省外的😬。但是回過頭來想想或者是我也上像他們一樣的角度的話也會這樣說的吧。還有在這次疫情前後我們對生活都有了不一樣的感悟緊吧。


愛笑的梅子姐


人的一生中,雖然有所經歷,事情本身卻無法重來,它必然會在另一個時間以另一種方式重新來過。人生中並沒有什麼無可承受的代價,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看,是無法承受的。

我們習慣了把一件事情的影響放大到一生,卻從來沒有用一生的長度去思考看待這一件事情。當你明白做錯了失敗了之後還有重來的機會,就不會有太多的焦慮和擔憂。

如果非要說會影響什麼,大概影響的只能是時間。我們都明白自己的生命有限,我們害怕浪費自己的時間,我們不敢去選擇,選擇與不選擇的區別只在於,我們不選擇就可以去逃避選擇的責任。

事實證明,我們不僅僅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所選去負責,還應該對自己的不做為不選擇去負責。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對錯之分,小孩子才分對與錯,成年人只有選擇和其後的責任。


黃河口異客


真理對錯只限定在特定條件或時間內,比如秦始王修的萬里長城,隋楊廣下江南修的運河,某些定理等,都是特定條件或時間內的,對於錯,黑與白,都有漸變關係!不是恆久不變的,(當時錯,並不說明以後錯,當時對,也不說明以後就對),僅僅供參考,希望對問題有幫助!


大別山di山野村夫


是的,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角度不同。


樂華山


世界一切亊物是有對與錯的。

一切亊物對人類有利、有益、有福,就是對!

一切事物對人類有災、有害、有損失,就是錯!

不管你站在哪個立場,哪個角度,都無法辯駁!

事例很多,我就不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