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以后,中国封建皇朝就下坡路了?

用户51159283024


我觉得题主这个说法并不是特别准确,唐朝之后封建王朝并不是一味地下行,也出现了大繁荣的时期,我们可以具体来聊一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概念里一直觉得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因为这个朝代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政治上,经过几任皇帝的作为,到了唐玄宗时期,励精图治、扩张疆域,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和解(和亲)政策,保证了国家安定,人口大幅度增长。经济上,从贞观之治伊始到开元盛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使国力不断强盛,。杜甫诗里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文化上,唐诗几乎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千古流芳的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的唐朝文化留给世人的最美回忆。外交上,《唐六典》列举的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蕃国数多达70余国,中国的商品和文化迅速向日本、新罗、天竺等国家传播。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但“安史之乱”,让这一切繁华化为烟云。我一直觉得,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政治事件,因为它让一个繁花似锦的王朝逐渐走向了衰败,让璀璨夺目的文化向野蛮的杀戮倒退。到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政府已经是名存实亡,难复昔日辉煌。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个混乱的过渡时期,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等几个大统一时代。这些朝代也出现了各自的繁华时期,因为作为统治者,最终的目的也希望国家安定,他们才可以高枕无忧,但这需要贤明君主的作为。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商业,特别加强对南方的开发,数任君主对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特别重视,宋朝的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得到重大发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诞生于这个时期。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方的临安几个城市人口达到百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展示了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柳永那首《望海潮·东南形胜》描写了临安(杭州)的繁华与美丽。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据说金朝就是看了这首词才窥觊宋朝的繁华,大举南侵。贪婪和战争是毁灭一切美好的罪魁祸首。

此后到了元朝,虽然中原文化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元曲等世俗文化得到发展,多民族得到了融合,中国的疆域也大大扩大了。到了明朝,同样拥有繁华的阶段,比如史料记载,万历年间,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国家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生活也让慕名而来的外国传教士们看花了眼,利玛窦等外国学者们,更是惊呼“远比欧洲富裕得多”。尤其是小说的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创作于这个时期,民间文化蓬勃发展。

到了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任皇帝的作为,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华局面。那时的大清国,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疆域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所以,唐朝后的封建王朝其实并没有走下坡路,真正的落没应该是从清朝晚期开始。为什么会有无法超越唐朝的印象,那是因为“开元盛世”的盛况实在是太令人向往,它站在一个令人仰止的高度,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外交方面,万国来朝,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国强民富、安居乐业,中华民族终将得到世界的尊重。


顾空城


虽然盛唐总是令人怀念,但后面的大一统朝代无不是巅峰的代表。

首先说宋朝,虽然武功比不上汉唐,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政治最昌明、生活最丰富的朝代,没有之一。北宋岁入1.5亿贯,南宋也有1亿贯,直至清末才赶上这个水平。宋朝的生活休闲极度发达,没有宵禁让夜生活特别丰富,破百万的大城市也不足为奇。

其次说明朝,著名的不和亲、不投降、不纳贡。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明朝也忠实履行了这个说法。另外,明朝将强大的蒙古人赶到了蒙古高原,两次救朝鲜于危难,郑和下西洋向各国宣扬了大明的声威。大明朝,中国火器和工商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只因天灾人祸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最后说清朝,满清君主权力集中达到顶峰,对于国土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清朝时期奠定了国家的版图,并实行了有效的统治,相对于前朝的势力范围有了巨大进步,清帝国极盛时期的领土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以史知今


安史之乱后,汉人已经不相信外族。变本加厉就变成固守中原,对征服外域甚至吸取其他文明成果不积极。除了元以外,其他朝代过于保守。元朝又存在对地方管理不周,内部腐败(民族歧视有但不是非常严重,元朝汉人能当相,其他少数民族也能高居要职)等问题,后世也没有一个朝代能重现唐的辉煌了。

有的说: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中华历史由盛转衰的节点。

整个民族的性格由外向型变成了内卷型。

唐朝是外向型中华的巅峰,所以能打下的疆域是最大的。

清朝是内卷型巅峰,所以实际控制的地域是最大的。

有的说:清朝开创了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又是封建经济的巅峰,大清远迈汉唐这句话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只是所谓盛极而衰,王朝都有周期。





中外历史百汇


大唐盛世是什么光景,兵强马壮,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领先,万邦来朝。

唐以后咋就一朝不如一朝了呢?特别是到了清末,世界列强崛起,再瞧这大清啊,只剩下缩脖子挨揍了。

原因很多,今天我从国防安全这个角度来浅析。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发展问题,二是安全问题。

唐朝以后,多数封建帝王重文轻武,对国防安全大大忽视了。

不仅如此,有的帝王们担心武将造反,还刻意弱化国家军力,减少军备投入,杀害优秀将领。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的团灭功臣这些事就不提了。

从北宋的靖康之难,到明朝的清兵入关,再到清末八国联军进北京,封建王朝无时不在受到外部势力的侵扰。其中南宋、大明两个封建王朝就因少数民族入侵而亡。

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社会发展受到冲击、停滞、甚至倒退也是必然的。中华民族也从遥遥领先人类文明到彻底落后,一步步跌向深渊。

国虽大,忘战必危。没有强大军事支撑的民族就是花架子,别人一碰你就倒,挨打落后是难以避免了。


微山秋水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是非常强盛的,但是在这之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在唐朝尚武即使是文人也配剑那可不是装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不是说说的李白就剑术绝伦。唐诗中的文人渴望从军期盼建功立业的诗句比比皆是。大唐荣耀军功居首这就养成了唐人骨子里的对战争的渴望对暴力的崇拜。中原王朝有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就是唐朝。

然而物极必反,当唐人将周边的异族人的头颅变成自己的军功后仇恨的种子在他们的后代心中种下。当大唐如日中天时他们顺服的如同小猫一样可是李隆基将大唐的遮羞布扯下,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本来就是胡人此时化身猛虎吞噬了大唐的安宁。

  自此后,中原王朝对武力万分忌惮赵宋更是将武将的地位打到谷底人们的精神面貌由此转变。不再是尚武会吟诗作对才是正道能东华门唱名才为人杰。由宋始文制武成为常态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唐朝尚武最后弄的藩镇割据丢了天下这为后来的王朝借鉴,限制武力提倡以文治天下让天下有志之士都读书以此囚笼天下江山也可永固了。

  可是事与愿违,都读书了好男不当兵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来了,国破家亡山河沦丧。唐朝是盛极而衰它的灭亡导致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性格都急剧变化由自信开放尚武变成了内敛含蓄崇文。唐的灭亡是个转折点,是民族血性丢失的开始。丧失了开拓进取的民族面貌,之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汉唐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豪迈气概。只有明清专制的横行近代的屈辱现代的复兴。





小华历史


在唐朝以前,异族再怎么凶恶也没有到威胁王朝生死的地步。在唐朝之后,异族的实力开始猛涨,甚至在中原建立王朝,这是为什么呢?

1.元朝和清朝就不用说了,直接就是异族建立的王朝。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不用多说了吧。所以宋朝就开始了重文轻武。靖康之耻和这个举措也有很大的关系。完全不考虑异族想要入主中原的狼子野心,反而天真的认为只要朝贡就能安宁。可打败仗去朝贡,也不想打胜仗让武官起来。

2.军队训练是成体系的,但是宋朝却频繁的跟换将军,简直就把军队当玩笑了,真以为异族的刀不锋利了。异族没有这些"陋习",即使有也远远没有宋朝严重。而且宋朝这种不重视军队的思想,甚至抑制的行为,士兵们哪有动力去杀敌。

3.宋朝之所以异族被异族所灭,就是因为皇帝对朝中武官看的太严了,甚至打压,这就导致了朝廷中没有足够能力的将军,即使有,对打胜仗的心思也没有那么重。

即使宋朝再怎么辉煌,在面对异族的时候都采用柔和的方式,岂不知这之后增长异族的野心。再辉煌的朝代在面对类似靖康之耻的事件时,都黯然失色。拳头不够大,怎么光鲜的衣服、再怎么丰厚的家产都是为他人徒做嫁衣。


秦国尉


原因很简单:

中国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文化科技,军事实力,领导智慧,选举制度,政权组织,人口规模,地理形势等等数据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就像今天的美帝。所以强盛是不言而喻的。

1.唐朝之前的隋朝为唐奠定了良好的实力基础且人心思统。

2.五胡乱华时期,东晋与宋齐梁陈比较完善的保存了九品中正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家族统治与辅佐]和汉人分氏族集团统治的制度;尽管北方主要由异族统治,但主要是采取汉文化和汉制度来管理。特别是冉闵大规模杀胡以及鲜卑族北魏孝文帝胡服汉化之后,汉民族因制度,文化,服饰上的先进性而迅速同化其他少数民族,并使之成为自身一部分。这为隋唐的统一强大累积了实力基础。

3.反观唐安史之乱之后,正是因为中原文化的相对优越性,并扩而广之,周边的民族不断学习汉唐文化与上层统治的先进部分,并结合自身优势,逐渐与中原并驾齐驱。加之唐以后军阀混战,人口急剧减少,科技优势随之下降,更要命的是,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外族,反而使异族在实力对比上处于支配地位,也是后来宋朝在战略上始终处于下风的重要原因。另外宋朝的崇文抑武的国策,上层建筑中在统治上的决策过程中太注重民主讨论,拖拉扯皮,勾心斗角的“n权分立”,对外政策畏首畏尾,往往造成贻误战机,从而更加重了敌国的狼子野心与自身的积弱积贫。

3.汉晋隋唐的上层建筑的统治核心除皇室外以一两个同姓同血缘的大氏族为主,往往在关键时刻一致对外。最多是这个氏族取代那个氏族,尽管压抑了下层百姓的仕途。宋以后广泛采取科举制度,变形成了各个门派的师生保举依附体系还有卖官鬻爵的官僚体系,每次科举考试不一定是相同的人主考,自然会形成不同的集团。,具有讽刺一味的是:而同时辽金实行的是紧密的汉晋隋唐的而宋朝遗弃的九品中正制

4.金灭辽,北宋时,学习或掠取了大量的科技或人才,加强自身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服饰,风俗,长处;元灭宋时也一样同金人的做法,大量中原,江南人口被屠杀,被掳掠,科技文化上的优势丧失殆尽,并随着蒙元的西征传到了西方,才有了西方的文艺复兴的发端。

5.明朝虽然是汉人的统治,但是没有继承汉唐隋晋宋的优点,继承的是宋朝的所谓民主制度,276年内政争不断,内耗不已,末年更是两面作战,最后被李自成轻而易举的攻破北京。特别是南明初,李,明两家因是世仇因此在清军打败李自成后,强大而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的方针的打击下,迅速灭亡,。明清政治体系几乎是一样的,大力推行程朱理学的腐朽落后的封建礼教思想。特别是清,为了巩固维护自己的异族统治,残酷屠杀拥有最先进科技文化与生产关系已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中原与江南的汉人达五千万,而后大兴文字狱遏制先进的科技文化与进步思想的传播,所以在被西方武力轰开国门前,中国一次次缺少或丧失了恢复大唐盛世的条件或机遇,也就不奇怪了


herloo


唐朝为什么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就走下坡路滑铁卢了

最佳答案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了。

唐朝虽然在镇压安史之乱之中获得胜利,但最根本的问题—地方藩镇割据问题并没有解决,导致以后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形成很多割据政权。

安史之乱前后长达7年之久,是当时的一场大浩劫。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周围荒无人烟,要想恢复原来的状态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安史之乱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为了补充力量,唐政府向人民横征暴敛,他们对人民的压榨更激起人民的反抗。唐朝又要去镇压这些起义,这就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安史之乱后,唐朝力量的衰弱,周边的少数民族借机侵略。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1喀什葛尔的胡杨1


我只提供一个视角,

汉之前北方的匈奴,鲜卑,等五胡,听说过谁写汉诗,做汉词,有史官给自己写历史吗?

汉之后,五胡并入华夏,而后隋唐一统,听说过北方的突厥人,写汉诗,做汉赋,皇帝用汉文写突厥史吗?

然后到了宋,北方游牧民族帝国整个变了样子

辽国在文化上也仿唐制,开科取士,很多辽国皇帝的汉文化造诣都很高。比如辽圣宗耶律隆绪十岁能诗,一生作诗五百余首;辽兴宗耶律宗真工诗词,善丹青,尝以所画鹅、鹰送於宋朝,据传点缀精妙,宛乎逼真,宋仁宗亦作飞白书以答之,一时传为美谈。

金国

天眷二年,完颜亶仿照中原王朝,开始制定各种礼仪制度,政治上废除勃极烈制度,行辽、宋汉官制度,设立三师、三省,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建立了以尚书省为核心的三省制,基本实现了汉化。

元朝皇帝听从汉族大臣建议,恢复和设置了名额有限的科举制度,还设立了“儒户”来保障读书人的基本权益。

尊孔也是元朝统治者考虑的,他们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还设立了主讲程朱理学的太极书院。

当然元朝汉化得不彻底,所以国祚不长,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之吧,唐以前的汉胡,汉是汉,胡是胡。汉人主要就是农耕文明,胡人基本就是游牧文明。所以胡汉之争可以看作是农耕文明对抗游牧文明,或者说先进对抗落后。

唐之后,汉还是农耕文明,但是胡却迅速汉化,结果导致胡的文明既不是农耕也不完全是游牧,而是融合了游牧和农耕二元的一种新型制度。

辽,金在汉化的过程中,几乎失去了游牧文明的底色。元则在纠结和尝试中内耗而亡。到了清,这种二元帝国如何治理的问题才彻底解决。也即是以汉文明为主体,对游牧地区实行一国两制。

其实,清帝国对北方蒙古和西方西藏新疆地区的掌控远比汉唐要更强。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汉唐时期,汉胡是先进对落后。随着周边地区汉化得越来越厉害,汉对胡的优势越来越少,而胡由于融合了游牧文明的一些长处反而对汉有了一定的优势。其表现就是纯汉族政权的表现越来越差。

从逻辑上来说,先进的文明必然会向周边扩散,当扩散达到一定程度,先进性就会降低。然后自身如果出现问题,就会被周边文明反客为主。

放到今天来看,英美在过去四百年当之无愧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先进的文明技术都在源源不断的向四周扩散。制度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少,在制度不出现重大革新的情况下,英美在世界的地位逐渐下滑就如汉帝国在东亚的地位自唐以后不断下降一样。

大家可以想一想,秦汉落实郡县制和儒学治国,唐宋落实科举制度,而后的明其实在制度上相比而言只是修修补补。想一想美国,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制度创新了。如果制度优势不足,领先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高高在下哟


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农耕社会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了,于是管理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分裂,导致社会多元化形成的利益和诉求的冲突,感觉好像是下坡路,其实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不断融合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得到完善,进而焕发新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