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为什么总被黑?这几点或是真正原因

相比几年前,现在说起激光电视,想必大家心里多少都会有点印象。当然,市场上也免不了一些误解,不过随着产品的普及,大多数人对激光显示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然而,伴随激光电视越来越火同时出现的,是不少抹黑的言论。很难想象,这都9102年了,居然还有人故意把激光电视等同于投影仪?

若要真的追根溯源,激光电视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包括美国、法国等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过尝试,虽然意识到了这一技术相比其他显示技术的先进性,但碍于当时的技术瓶颈,没能让它成功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不过如今这一难题却让中国的海信给破解了。

激光电视为什么总被黑?这几点或是真正原因

稍微了解海信历史的人可能知道,为了做出激光电视,海信硬是拼了整整七年时间。看到这里有人会问,液晶电视不也挺好的吗,既然这么难,为什么非要做激光电视?和其他电视相比,激光电视到底有什么优势?

先从显示器色域上来看。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介绍,普通显示色域覆盖率为26%左右,LED显示色域覆盖率为30%左右,量子点显示色域覆盖率达48%左右,而激光显示色域覆盖率达到90%左右。从26%到90%之间的差距,被海信用激光电视填补上了,也让彩电行业对显示器的色域高度有了新的认知。

再从光源上看。普通电视的光源来自电视内部,用户观看到的图像是以直射的形式传递到眼中。而激光电视的原理则完全相反,用户看到的画面,是经过屏幕反射后形成的图像,类似于植物反射太阳光在人们眼中成像一样。与直射光源相比,激光电视的反射原理更有利于保护用户的眼睛,尤其是在长时间观看的情况下。

激光电视为什么总被黑?这几点或是真正原因

据权威机构测试结果显示,在对144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在三米观看距离内,与观看液晶电视经常出现眼睛不适感相比,激光电视的护眼性能更高,用户在观看后者时,眼睛感觉会更舒适。

另外,成本优势明显。传统电视需要实体面板,在制造过程中的产业链也相对较长,屏幕越大成本越高,一款100英寸的电视往往定价几十万。与其他电视相比,激光电视则省去了面板制造环节,如此下来成本自然降低,定价也相对亲民。

当然,一款产品是否被用户认可,还是市场数据最有说服力。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今,激光电视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大屏市场更为突出;80-120英寸激光电视的同比增长率为302.04%、592.42%、162.42%、483.42%、108.24%。今年1-9月份,激光电视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了117.03%。

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离不开海信多年来的潜心研发。自从2014年的首款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问世后,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海信每一代激光电视的更新都在技术上进行了升级,成功让激光电视解像度从2K升级到4K,将光源从单色升级到双色再到三色,尺寸从100吋到150吋再下探到75吋。

激光电视为什么总被黑?这几点或是真正原因

不仅如此,如今的激光电视阵营正在不断壮大。如果说,5年前的激光电视只属于海信一家,那么今天的激光电视,则属于整个行业。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索尼、LG、极米等在内20家企业加入激光电视阵营。在全球600多项关于激光电视国际专利中,来自中国的专利占据100多项。

据业内人士预计,激光电视出货量2020年将达到40.7万台,2021年可达73.5万台。到2026年,激光显示产品年销售额或将达5000亿美元。可以说,激光电视目前前景一片光明,值得一提的是,激光电视市场热度高涨,所带来的成果不只是海信一家独享,而是整个产业链都能从中获益。

哲学书上曾说,区分新旧事物的方法是看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彩电行业来说,现在的激光电视俨然是一个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即使当下旧事物的力量也很强大,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终将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