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全世界的网络输送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红人。李子柒就是其中一位,她独特的视频风格,在这个网络快节奏的社会当中,吸引了一大部分人的目光。

互联网时代,依傍流量传播的人事物似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李子柒是个例外。时至今日,她仍然活跃在公众视线。大家对网红李子柒的讨论度可谓是相当高,人们对她的讨论一开始是因为她登上了热搜。直到近期,关于她的讨论倾向了另一个重心: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输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

一些人认为李子柒展现的是中国农村生活落后的一面,不能反映中国当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些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对农村生活过于美化,真正的农村生活远没有她视频中描述的那么美好,她给了人错误的暗示。

然而,我则认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李子柒展示的生活恰恰契合了很多人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式生活的向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智慧,很大一部分都是依托于农耕生活发展出来的。在她的视频中她向大家展示鲜肉月饼、樱桃酒等中式传统美食的做法,认真地完成制作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她的视频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落后,反而让人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智慧,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坚韧、聪慧、美好。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李子柒正是通过她制作的十五分钟内的美食视频,传播中国文化,收获了数千万微博粉丝、海外社交平台百万订阅者。李子柒的视频虽过滤掉了乡村生活的不适之处,但也传递乡村的美、古香古食和传统的中国手工工艺的美,更是向外国友人传播了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

她的作品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慢节奏的田园生活。每一帧图片都风景如画,古色古香,古香古食,给人感觉仿若不在尘世之中,在一个非常宁静,充满古韵的环境中,给人以无比的赏心悦目之美,让你疲惫不堪的身心能够得到修复和疗养。

她通过她的视频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用遗忘的中国文化,传达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

陶渊明把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写成了诗,千古流传经久不衰。李子柒则把田园牧歌拍成了声色俱茂的视频。她的视频传达的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生活——她所展现的每个瞬间,都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饭,腌咸鸭蛋,采野花……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她把生活过成了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就是她视频中的生活。

她的视频台词不多,几乎是默片,却又精准而专注地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田园的部分,简直太成功了。

人类始终是城市的过客,心中总藏匿着一个逃避的念想。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对田园山水总是有着莫名的好感,即使没真正生活过,也对那样恬静的生活状态满怀向往。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图景,给海外观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在被盛赞同时,也在悄然地进行着一场文化形象的塑造。

然而,当李子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开始注意到,她塑造出来的浓郁中国传统乡村风,也把她推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一些人认为农耕文明固然是华夏延续的根基土壤,但这是一种谈不上高端文化形态的输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人们急于想逃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生活

我们当代年轻人每天工作节奏是如此之快,匆匆忙忙的在公交车、地铁上和在钢筋混凝土水泥构筑的森林中穿梭着,每天在写字楼里伏案辛苦的工作着,回来休息时会泡在游戏或者电影、电视剧里的。

城市里的人总是不愿意出门,总是闷在空调房里,很想到田园乡村亲近自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而在现实中,人们心中那个无法触及的田园梦,李子柒把它变成现实,并且乐在其中,惹人羡慕。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寄情山水田园之中,李子柒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穿自己手工制作的古风服装,自己制作斧头砍柴,搭筑灶台,采集花朵制作胭脂,还会自制纸张,缝布鞋,擀面条等等。那些空有一份田园情怀的都市人,实在想不到在工业城市里,还存在着这般不食人间烟火的恬静女孩。

城市的人面对生活的压力,急于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质朴。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快节奏的生活除了忙碌还是忙碌,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的享受一番,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的安逸洒脱。所以,李子柒的生活似乎成了我们的一种寄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