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三个三”,学习从此优上优

你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个资深中学数学老师,我就数学学科说说我的做法。

在每学期开学我都会跟学生说我的"三个三原则",一是"三本":笔记本、草稿本、错题本;二是"三到":心到、眼到、笔到;三是"三心":信心、恒心、决心。

首先分享"三本":(1)笔记本,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我们上课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对于笔记记什么、如何记?这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常用数学公式,重点知识点,知识网络图,金典例题,补充知识,常用重点二级结论等。那么如何记呢?对于常用数学公式不是直接从书本中摘抄下来,二是经过自己理解融会贯通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来,摘抄是体力活,是搬运工的事,而理解并融会贯通是脑力活,这样才能提升对公式的理解并应用;重点知识点,知识网络图,金典例题,二级结论等等也是如此。(2)草稿本,上数学课草稿本必不可少,数学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果没有一个草稿本,很难想象一个学生是怎么完成数学计算的(特别是高中数学)。草稿本上计算也并非随意计算,要按照严格的格式要求,把草稿本当作考试答卷来规范使用,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二是培养作答习惯。(3)错题本,顾名思义,错题本是专门为积累错题而设置的,那么是否每一道错题都要记录下来吗?我的回答是没必要,那么如何记录错题呢?首先针对错题要分析,找到错误根源,如果是计算失误造成的,并且一眼能看出错在什么地方,这类错题没必要记录,如果是因为知识点理解不够到位造成的错误,那么这类型的错题必须记录下来,并把错误原因及相关知识点写在错题旁边,以便随时查看,如果是不会做,这类型题也是必记录下来,对于这种题记录两边,第一遍是按照参考答案记录下来,然后自己根据参考答案搞清楚每一步的来龙去脉,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把答案写下来,并与参考答案对比。

悟透“三个三”,学习从此优上优


其次"三到":宋朝朱熹在《训斋学规·读书写文字第四》说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首先,要心到,上课先收心,把心思从外界切换到学习中来。在上课前,做到提前预习,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对不懂得地方有针对性的听讲,提高听课效率。其次,要眼到,跟着老师的节奏、笔迹走,保证上课时精力集中。最后,要笔到,勤于练笔。把上课听到的,老师板书的重点及时记录下来,等到下课后可以根据笔记把不懂或不会的再次复习,温故而知新。

悟透“三个三”,学习从此优上优


再次"三心":(1)信心,首先要对老师有信心,要相信老师。作为老师肯定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所以要对自己的老师有信心;其次,对自己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够把课程学好,相信自己的能力;(2)恒心,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超越马拉松式的长跑,可能中途偶尔会疲劳、会懈怠、会消磨自己的毅力、磨灭最初的梦想,但一定要坚守初心;(3)决心,有副对联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面对挫折和失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跟紧老师的步伐,永不言悔,永不言退,永不言败,鼓起心中的那面帆,勇往直前,相信自己,我一定行!


悟透“三个三”,学习从此优上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