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余华在1995年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中的朴实语言以及温情的描述,为我们展现小人物苦难的人生,并用激昂动魄的故事,展现一幅人类在厄运面前充满求生欲的画面。这一本小说可以让人看到彻夜难眠,它把所有的痛苦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在痛苦和绝望之下,依旧能够看到对未来生命的渴望。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用非常诙谐的讲述方式,为我们带来一个悲惨的家庭故事。这部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的乐观,在这种悲剧下面,我们看到很多平凡的小事以及小人物对于生命的渴望。

文中的许三观是一个非常平凡甚至有一点傻的人,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却为家庭做出了很多牺牲,甚至为了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不顾生命的去卖血。虽然许三观是平凡的小人物,但他的举动却渗透出伟大之处。这样朴素的医生,为我们诠释出一个家庭的真正冷暖。许三观的遭遇无疑是不幸的,但在这过程中,他却拥有很多小确幸,今日我们一起来领略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一)黑色幽默写出小人物的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被打倒

《许三观卖血记》这篇小说,从表面上是用喜剧的的语言,用一些幽默的描写出细节和场景,但实际却为我们表达一丝悲情色彩,因此这部小说也被称为“黑色幽默”

余华用这种手法将许三观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他的无可奈何展现出来,最后在困难面前,许三观也只能去卖血。卖血过后,他还将自己的经历用非常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能让读者款款而笑,也能让大家感受到许三多的可怜之处,怜悯他的这段经历。

余华是这样描写许三观卖血的过程:徐三观听别人说卖血就要多喝一些水,然后憋住尿液,这样才会不断的增加身体内的血液。因此徐三观去每次卖血的时候,都要严格的完成这些步骤,就像是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一样。作者用诙谐的语言来表达出做法的愚昧,让我们看到人物心中充满求生欲。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对所有人来说,我们所面临的悲剧不是苦难有多少,而是在自己对生命和未来时,有没有希望心死的瞬间。如果心都死了,就注定我们未来的悲剧。正如骆驼祥子被苦难打倒之后,他对生活没有了兴趣,因此才寥寥度过自己的余生。许三观则不同,他依旧对于生命有所期待,因此在一次次卖血之后,他也能够在逆境中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对我们来说,卖血无疑是一个充满悲剧的事情,不过余华却用非常幽默的文笔描述出来,让我们让整本小说少了一丝悲剧性,增加许三观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以及他的坚强。在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渺小也很无助,许三观卖血是他对于生命的一种求生欲。无论是困难有多大,只要还有活着的希望,生命还有曙光,他都会不断的与苦难去抗争。许三观虽然卖血,但他卖血的行为不是为一己私欲,而是为养活自己的家人,甚至是养活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这事最让人钦佩的地方。

整本小说当中,虽然许三观自己面临着一次次的苦楚,但他从未想过卖血,反而是周围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义不容辞地卖血,这正是他的英雄之处。苦难中的英雄最让人钦佩,也最有悲情色彩。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二)家人幸福就是自己的快乐:许三观不断重复的苦难

在整个《许三观卖血记》中充满了痛苦,也许作者认为痛苦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才让小说中的人物充满苦难。小说通过让许三观不断卖血,循环往复来表达无限重复的痛苦过程。

许三观及其家人自1958年开始,遭遇了三年全国最大的饥荒,他们连续喝了五十多天的玉米粥,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吃饱饭,许三观决定去卖血;为了不让儿子在农村受苦,许三观卖血去招待生产队队长,希望孩子能早日回城里;为了能够凑齐大儿子的医药费,他豁出性命不停的去卖血。虽然大儿子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但是他却将对方视为自己的亲人,他愿意为其付出生命,这也体现了英雄的光辉之处。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一次次的卖血,让许三观的生活一次次的陷入苦难当中,也把当时生活在对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给展现出来,为我们清晰的描绘出一幅穷苦人民的生活。不断重复的卖血和痛苦,展现许三观是一个非常顽强的人,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同时,许三观也是个有温情的英雄,他愿意为了自己身边人而付出一切。

每一次自己家庭面临困难时,许三观都会重复的卖血。这种重复直到许三观看到自己的儿子变得越来越世俗,他终于想从中解脱出来,因此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喝着黄酒吃着猪肝,说“这是自己人生最美的一餐,至此停止许三观的无限重复与苦难。纵观许三观的卖血过程,他总是将家人的幸福认为是自己的快乐,他愿意牺牲自己满足家人。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三)人生本不公平:“自欺欺人”许三观,用“平等”支撑苦难

许三观这一生都在追求平等,因为只有自己与他人一样的时候,才能让他面对无限的痛苦时,依旧坚强的走下去,余华是这样描述许三观:“当他醒着的时候,他也会追求平等,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叫许三观。

许三观第益次去卖血,是因为四叔告诉他卖血是健康的象征,许三观为让别人看见自己也是健康之人,他也要去卖血。卖完血之后他也想要和别人一样吃着猪肝,喝着黄酒,并且不分季节出入饭店,学着别人的样子说“黄酒一定要温温。”余华的这些黑色幽默,看上去让许三观变得很滑稽又荒诞,但其实透露出底层人物想要极度的保持平等。虽然这些平等看似自欺欺人,却是许三观内心的渴求,凸显出他在苦难中不断苦苦挣扎的顽强之处。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平等是一个非常难以企及的高度,即使在现在社会中,也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因而在许三观所处的年代以及他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底层之中,追求平等绝对是天方夜谭,所以他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寻求心理安慰来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的尊严受到损害抑制的时候,精神上就会安慰自己走出现实中的苦难。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面对不公以及尊严受损时,也往往希望寻求心理安慰剂。虽然看似狭隘,却让我们走出痛苦,这也是许三观乐观之处。

许三观的乐观支撑着家人走下去,例如在饥荒的时候,一家人连续喝50多天的米粥,为了能够让家人们对未来有希望,许三观通过语言来描述出红烧肉的口感味道,听的家人们直流口水,这虽然只是自欺欺人,却让家人们拥有对未来的向往,也支撑他们走出最黑暗的时刻 。然而现实生活告诉许三观“平等”不可能实现,就连他自己身上的眉毛长得都不平等虽然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平等可言,如果给许三观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笔者认为他还会去追求平等。只有心灵平等,他才会觉得人人都如此,能够走出困境,否则人生便失去希望,也就没有生活着的动力。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四)苦难中有尽头,福气享用不尽,乐观是活着的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各式的苦难,如果你着急摆脱苦难,它便会一直跟着你。然而许三观面临众多疾苦时,却丝毫没有想要逃避,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迎接苦难。许三观在苦难中没有失去温情,他甚至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豁出性命去卖血,当妻子背叛自己后,许三观依旧能够细心照料对方。

如果许三观在面对苦难时,失去对生命的渴求,也许他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周围的亲人也会一个一个死于苦难。许三观因为拥有乐观,敢于直接苦难,才能拥有温情人生。人生的苦难总有尽头,而福气却永远享之不尽。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有人向生活妥协,最终只能让苦难与黑暗占据自己人生;有人却成为许三观式的乐观人物,他们就像胡杨一样,面对周遭恶劣的环境也能以乐观的心态活着。如果你拥有乐观,便可以挺过任何的苦难;如果你在苦难中不仅有乐观,还拥有温情,那将成为一个值得受人尊敬的人。

《许三观卖血记》: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挣扎:心中有光就不会倒下

(五)放下仇恨,小人物用“善良”成为大英雄

许三观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他身上的善良却足以让他成为英雄。许三观非常喜爱自己的儿子一乐,最终得知一乐不是自己亲生骨肉的时候,他对益乐的态度完全转变。当一乐与人打架的时候,许三观本来不想管,然而善良的他却又一次卖血来帮益乐解决问题;一乐离家出走的时候,他又迫切的去寻找孩子;一乐生病的时候,他又比谁都要着急。在许三官眼里无论孩子是谁的,他都要为孩子治病,许三观不顾一切为孩子筹集医药费。

拥有善良、放下仇恨的人生很幸福,许三观遭遇过背叛,但他能放下仇恨,用宽容的一面对待所有人。虽然许三观是个小人物,但他的宽容、善良及为周围人做的一切,足以称之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