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有沒有一個感覺:為什麼現在的書店看起來都升級了,但整體感覺卻差不多?

現在的書店,營造文化氛圍,還是主要靠圖書的堆積,或者高大的書牆,或者堆滿書的書檯。有點兒藝術品陳列,也大多侷限於牆上的攝影圖片或者現場的文化活動,而那種在主體空間內陳列真正的藝術品來提升文化氛圍和體現文化品位的,還是太少太少了。

所以,造成了現在的最美書店都差不多的“美”,最特色書店都差不多的“特色”,給讀者看的都是差不多的圖書,甚至文創和咖啡也都差不多……書店發展到這裡,往前怎麼走,這的確是個問題。

在西方,技術的發展是迭代的,後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拉倒,後浪再接著拍。這個問題就像是照相機取代了繪畫,攝影機取代照相機,以後,虛擬現實再取代攝影機,增強現實取代虛擬現實等等。就是這麼線性發展,貌似沒有終點,但是有點矇眼狂奔的勁頭。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我想書店被某種新形式取代只是時間問題。但,好像沒那麼簡單,我認為這是認知方面出了問題。

牛頓有一句名言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圖書館或者書店事業要想繼續向前發展,借鑑前人的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想,

是不是可以把古典圖書館的豐富細節拿來和現代圖書館及書店來對比一下,無論公共或者私人圖書館,回頭看看上一個時代的圖書主理人們是如何用藝術品來提升圖書館的文化品位的,或許能給現代書店和圖書館一些有益的啟發

中國傳統圖書空間,無論是私家或者公共,能原樣完整保留到現在的,據我有限所知,一間都沒有了。即便是故宮裡的,也早不是原樣了,作為世界最古老圖書館之一的寧波天一閣,雖藏品豐富,但實體空間也已經顯得很陳舊和簡陋。所以,這些年總是更多關注歐洲各地那些保留至今既好看、又有看頭的經典書房,給人帶來的震撼也更實在些。網上也多有圖片介紹世界最美、最豪華圖書館,但是到底美在哪裡,卻沒人說,更沒人能說得明白。下面,我就來試著給大家解說一番吧。

  • 先看一組對比照片——

中國寧波天一閣場景: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寧波天一閣


西方古典圖書館場景: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西方古典圖書館

中國藏書樓和西方圖書館的藝術風格有著極大的差別,這兩組圖片可以一目瞭然。如果說中國的風格是含蓄而內斂,西方的風格是豐富而奢華,但其實是高下立見的。在歷史的傳承中,我們的傳統藏書樓僅僅保留住了歷史的滄桑,卻失去了太多實質性的藝術內容,顯得單調而沉悶就不足為奇了,起碼在目前能看得到的大都是這樣的。西方卻不同,在現存的很多古典圖書館裡(注意是古典圖書館),只要一走進去,那種由各種細節組合而成的藝術美感,會讓你先是目不暇接,繼而嘖嘖稱讚,再而臣服於這場藝術盛宴帶來的震撼之中,並享受其中,這才是書籍們真正的天堂。

所以,我們應該看到這一點:在圖書館、藏書樓中,書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體,但是,更多相關的藝術陳列是必可不少的。這種陳設不僅要分佈在其中的各個角落,甚至要從天花板到地板,填滿整個空間。

當然,關於古典圖書館的藝術品陳列,藝術品形式太多,要慢慢的一項一項來,一下子給太多,會造成嚴重的消化不良,得不償失。所以,我們今天先看古典圖書館中的

繪畫陳列

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用聖殿表達對文化的尊重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大廳

這個圖書館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一座文化殿堂,是聖殿,讓人能感受到對文化和藝術的尊重,對書籍的尊重,任何一點都不苟且,不糊弄,對細節的講究極其到位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天頂壁畫

天頂壁畫位於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的天花板,是奧地利著名畫家丹尼爾·格蘭於1730年繪製的溼壁畫,描繪的是圖書館的建設歷史。穹頂之下,描繪一片擠滿人的天空,中央是榮耀之神手持金字塔,象徵她的不朽。這裡有當時皇帝作為藝術守護者的形象,還有各種寓言裡的人物,比如被戰利品和圖書圍繞的《統治的藝術》和《福祉的藝術》,修建圖書館的執行法令,抱著法令的虛構精靈,宗教領袖、皇室家族成員等等,都被畫進了壁畫。


德國梅騰本篤會修道院圖書館:極盡所能的藝術細節

一座追求奢華無度的巴洛克風格的圖書館,這裡除了溼壁畫,還有人物造型的柱子,壁板、天使、花環、寓言、銘文等等,涉及到各種複雜的工藝技術,極盡所能地裝飾圖書館空間。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德國梅騰本篤會修道院圖書館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溼壁畫畫師英諾森·安東尼·馬拉迪的壁畫“七宗罪”

七宗罪,是指天主教中的重大惡行: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慾、暴食。用繪畫表現出來,是讓大家避免它,引以為戒。

梵蒂岡圖書館:用繪畫紀念先賢

教皇西斯都五世的大閱覽室,精美的壁畫裝飾整個大廳。大廳的一邊,描繪的是幾次重要的宗教會議場景,另一邊則描繪古代遺蹟中的偉大圖書館場景。

八根紀念碑式的中央立柱上,用繪畫的形式紀念偉大的哲學家如畢達哥拉斯,教會神父如聖哲羅姆,以及耶穌、摩西等等,裝飾華麗、細節豐富,本身就是一部部繪畫經典圖書,共同營造出高雅和神聖的文化氛圍,令人神往。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大閱覽室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櫃門上的精美圖案

繪畫可謂無處不在,書櫃門上也繪製精美的圖案。

意大利佛羅倫薩里卡迪圖書館:用壁畫寄託精神追求

閱覽室天花板壁畫,由畫家喬達諾繪製完成,一個年輕人象徵著人類精神,站在暴風雨中,身上穿著閃亮的盔甲,他的周圍被神學、數學和哲學的形象圍繞,要給他安裝翅膀、給他照鏡子,或者要把他往天上拉,他正抬頭仰望智慧女神,兩個天使手中捧著彼得拉克的題詞:“他們將我們的智慧從人間帶入天國。”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閱覽室天花板壁畫

像這樣具有象徵意義的溼壁畫,在圖書館建築中比比皆是,而反觀現代的圖書館或書店建設,則很少有這樣內涵與藝術雙高度的作品呈現,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上面描繪的是處於抉擇十字路口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是選擇美德還是選擇快樂。

法國巴黎參議院圖書館:天花板上的大師真跡

原來就是一座王室宮殿,後來改造成參議院。有大片的表現寓言故事的天花板繪畫。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巴黎參議院圖書館天頂畫

但館中最著名的還是法國大畫家德拉克洛瓦親手繪製的兩幅壁畫,一幅位於圖書館入口的穹頂,標題叫做“一個聚集了還未受過洗禮恩典的偉人們的極樂世界”,就是下面這幅畫: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德拉克洛瓦親手繪製的天頂壁畫

西班牙雷亞爾·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圖書館:書架之上全是壁畫

這裡原是皇家修道院,圖書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圖書館大廳中書架並不高大,但書架之上全是壁畫。這些壁畫闡釋的是博雅七藝: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語法、修辭、辯證法,以及與此相關的奇聞異事。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宏偉的大廳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壁畫中的荷馬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壁畫:阿基米德被害

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頂級藝術家的集體創作

美國國會圖書館,號稱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也是世界最美的圖書館之一。美在哪?美在藝術品。這裡單看國會圖書館中的繪畫之美。

從傑斐遜大樓的中央大廳開始,就能看到天頂和二樓的四面環廊,每一寸牆面上都描繪著絢麗精美的壁畫。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二樓北側廊頂壁畫

走廊玻璃大門兩側,深紅色背景上畫著白衣女神,代表著堅韌、公正等美德。

傑斐遜藏書閣穹頂畫著四位女神,代表膽量、勇氣、毅力、成就: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科學走廊的牆壁上畫著不同的人物,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學科,如物理、數學等: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物理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數學

南邊走廊上畫著代表一年四季的美麗女子,下面鐫刻著古老的格言,尖角中畫的是歐洲十六世紀印刷作坊的商標。這種商標類似於我們宋代雕版印刷書後的牌記,是印書機構自己的標記。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四季女郎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印刷作坊商標

國會議員閱覽室中的鑲嵌畫,名為《歷史》: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歷史

二樓正對著樓梯的牆上,有一幅大型馬賽克鑲嵌壁畫,畫面用玻璃、金箔和大理石鑲嵌,畫中是羅馬女神密涅瓦,也是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女神,象徵著勇敢與智慧,除了掌管戰爭,還司掌繪畫、雕塑、音樂、工藝、園藝、陶藝、畜牧等,是文明的保護神和宇宙知識女神。密涅瓦手持一幅長卷,上面列出了對文明至關重要的各個研究領域,如法律、哲學、社會學等知識學科。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大型壁畫羅馬女神密涅瓦鑲嵌畫

穹頂是一幅大型壁畫:《人的認知》,看起來是畫了12個不同的人物,但其實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出影響西方和美國文化發展的12個國家和主題:比如伊斯蘭與物理學、埃及與科學、羅馬與政府、法國與解放、德國代表印刷術、古希臘代表哲學,美國代表科學等等。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圓廳天頂壁畫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圓廳天頂壁畫細節中的12個人物 局部

還有更巧妙的構思,比如照鏡子、聽音樂、聞花香的女子,分別代表人的視、聽、嗅的感覺,也是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總之,無論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具象的人或事物,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給讀者以啟發,也給讀者提供了想象的參考和自我想象的空間。

為了裝飾這個大廳,全美最頂級的畫家、雕塑家、大理石工匠、磚瓦匠、工藝家等近五十人聚集一堂,為這座圖書館的華麗裝飾進行特定的主題創作。他們用圖示或肖像畫的手法,將歷史上有名的作家,科學家和有德行高尚的人一起表現出來,使得整個大廳充滿文化和文明的氣息,也成為了美國建築藝術的傑作。

試想,如今的建築建造,誰還能集中這麼多領域的頂尖高手,為一個建築服務?首先考慮的都是成本,和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建築本身的藝術高度。至於為什麼那個時代的人能做到,這是個較大的話題,以後有機會再細說。

紐約公共圖書館:用壁畫重現歷史

大廳之下的牆上,有四幅大型壁畫,創作於1938-1940年間,分別描繪文字記錄的歷史:摩西和石版,中世紀的繕寫室,古登堡發明印刷機,梅根塔勒發明排字機。這座百年圖書館經常出現在各個美國大片的取景中,在這樣的壁畫包圍下進行閱覽,一定是個極其享受的過程。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梅根塔勒發明排字機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二樓閱覽室天頂畫

當代的圖書館環境:簡約還是荒涼?

重新回頭看看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或者書店中有哪些可看的壁畫:

破局當代書店的“千店一面”(一):用繪畫升級整體文化藝術氛圍

德國 斯圖加特公共圖書館

看到上圖當代公共圖書館的場景了吧,別說壁畫,連掛畫都沒有,什麼都沒有,說得好聽叫做極簡,色調統一。或者標榜自己不影響讀者閱讀,讓讀者集中精力在書本上,實際上就是一片慘白,一片貧乏,想象力貧乏、認知貧乏、知識也貧乏。

這種環境,過去我也曾認為好美,但是現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只覺得荒蕪甚至荒涼,荒涼到讓人傷心。設計師和建設者就想當然地不認為繪畫和雕塑本身就是書籍的一種形式,而且,個時代都是這麼認為的,不能怪某一個人,這才是讓人最心傷的。

那些號稱最美書店的圖,我就不擺了,即便是號稱線上和線下結合的亞馬遜線下書店,也只有書和架子,除了技術,再無其他。長此下去,技藝的丟失是必然的,靠搶救扶持沒有太大作用。

當今那些號稱現代設計的建築,無論多高多大多麼亮堂透明,或者光影變幻,在我看來,都只能是這類古典圖書館建築的外皮,就像用高級材質搭建的大棚,只配用來遮風擋雨,保護古典圖書館。因為它們除了材料和建造技術,基本沒有任何藝術形式的表達,更沒有對這個世界從古至今重大事件的創作,思想和文化都極度貧乏,除了搭個漂亮的棚子,真的什麼都沒有。

這就是現代建築的現實尷尬,該正視了。

現代店內還缺什麼,怎麼補?

現代書店和圖書館,尤其是中國的書店和圖書館,在充分利用藝術品方面,還沒有開始。

所有評選出的最美書店,大多是一個調性,除了靠裝修設計來吸引人之外,在藝術品陳列方面毫無建樹。繪畫作品,沒有;大型繪畫,更沒有;油畫、壁畫,更更沒有;甚至中國畫都沒有,更甚至連印刷品都很少,攝影作品的陳列也很少。看過這些古典圖書館中對繪畫的重視,是不是在具體做法上也能獲得一些啟發,做得更好些?

繪畫在圖書館或者書店中的陳列,是體現圖書館或書店文化的重要方面,體現文化氣質,突出文化主題,升級藝術氛圍,壁畫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條件確實不允許,那就掛畫。如果掛真跡的條件也沒有,那麼掛印刷品總可以吧。更何況,中國的書店和圖書館,還有自家最具特色的書法,可以作為和繪畫一樣的藝術陳列。有了這些“氛圍”擔當,可能離“最美”書店又近了一步,對讀者也是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