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总是不讲课,并且让学生上去讲。然而大家对学生讲课的理解程度不深,我们该怎么办?

二古基


小学这样玩可以,初中和高中就算了吧,特别是高中绝对不允许这样搞试验课!学生哪有高考试题的经验?我们就看网上发的数学视频,很多人滥竽充数,只有司马红丽老师的视频适合高考,李永乐的都有点浮躁,其他的与中高考不沾边,有的就是为了收钱,骗人,不知羞耻,包括所谓的教育家老魏更是如此,还有余秋雨说话都不利索还讲啥文学呀?!可以看我给一些数学老师的评论,我做的题方法都比他们强,有的人是学霸,但讲不了课,有的人是水军,就是瞎说。这次疫情很多培训班惨败,要不他们很多的就是找2019年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半天20至40元的价格糊弄小学的家长,所以就知道谁黑了,谁上当受骗了!……我不是老师,但有老师跟我讲这些问题!


快乐的多多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从魏书生个人实验到“翻转课堂”到“转变育人方式”

一.记得很多年前,我去听过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他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他的一个语文教学的观点就是,有的东西学生讲的比他讲的好,那么就让学生去讲,既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理解深刻,这是一区两得的事情。

二.前段时间,有个非常火的概念叫做“翻转课堂”,什么意思呢,就是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此段摘自于百度百科)

然而,从中小学一线教育的实际反映来看,这场教育实验是比较失败的。任何教育实验的初衷都是很好的,但是实行起来,都会遇到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高考需要分数,练习需要时间,课时非常紧张,学生的课下时间更加紧张。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有限,在课上讨论的质量和效率当然也画一个问号。

三.现在又提倡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转变育人方式课堂实验”,我正在参与相关的课堂探索。所谓的“转变育人方式”和“翻转课堂”其实差不多,就是讲课堂的主体由老师转变为学生,在上课之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一定的问题,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二次备课,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课堂由老师的输入过程变成学生的输出过程。


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上述的几次教育实验其实初衷都是好的,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语文素养。然而实际上,这些教育改革的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评价是否有所转变,如果评价方式没有变化,或者说试卷没有发生变化,一套评价机制无法评判出新旧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能力,那么这样的教育实验进行下去都很困难。

老师上课不讲,让学生讲从某种程度上,是曲解了教育实验的意思。老师不是不讲,而是有选择的讲,讲的都是重点和精华。还是原来那个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有限,在学生无法充分备课,能把小问题讲清楚讲透的情况下,老师需要讲解的精华部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一定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的,如果教材不改革,考试内容量不变,那么多出来的时间究竟从哪里找呢?

并且学生不是只学习一门学科,而是要学习多门学科。一句话,时间在哪里。

所以如果学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建议你向老师提建议,让老师控制上课师生活动的时间,选择师生讨论的问题,如果有什么没听懂一定要下课问老师,把问题搞懂。当然在课堂上,你也要尽力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把你听懂的和没听懂的都记录下来,保证你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教育实验路很难,但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其实是很矛盾的,因为当下的应试教育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可以考到很高的分数,但是学科素养的确有待提高。教育实验必然会出现这种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教育改革却势在必行。

只希望在推进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多做点实事,少点形式主义,前期先调研,试点进行,少说空话,拿实际数据说话。相对成熟了再往外推行。教育实验都是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千万不要揠苗助长。教育实验不怕失败,就是失败还装作看不到,继续推行,那么将会给教育带来灾难。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语文老师,欢迎留言讨论,也希望得到你的关注~


陈老师谈教育


在正式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高三那年,我们班主任是物理老师,最后的那个半年,老师总是鼓励学生主动走上讲台讲题,就是把做题的感悟、总结的规律,或者对某道题的认识和理解大胆讲出来。当然,他鼓励学生讲题做并没有占用正式课的时间,而是鼓励大家在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自告奋勇的上去讲。那时我的高中物理算是学的很不错的,于是在老师的暗示下我找了几道电磁学和力学的综合题,在黑板上讲了讲我的解题思路,并在最后还提示了易错点。后来这事被隔壁班的班主任知道了,他们班居然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鼓励学生上去讲课。我对自己的高中物理比较有自信,可能也是与这段经历有关系吧。

再回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上来:

首先,讲课并且想方设法把课讲好是老师的天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讲课就是传道受业的主要形式。任何一个老师都有职责把课讲好。

第二,适当的让学生讲课,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这样不仅树立信心,而且可以锻炼公众场合发言的技巧。甚至有时候,有些成绩不错的学生讲出来的东西,达到的效果比老师还要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学生,他们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且,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老师可以站在一旁仔细听,看看学生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哪些地方还有不完善需要补充的地方。

第三,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让学习自己讲课就是费曼学习法的一种典型应用。

关于费曼学习法,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强调的是一种输出式的学习方法,认为教学效果不能光看学生听进去了多少,关键要看能否输出多少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当天的课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所以,适度让学生上台讲课是值得鼓励的。

解决方案

题主所问的问题中,说老师总是不讲课,从口气中貌似这位老师讲课数量不够,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违老师的职责了。而且你还说到,学生讲课让大家理解不深入,可能是水平问题,这时老师应该等等学生讲完后做完善补充,把没讲明白的讲清楚。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题主发动其他同学一起,待学生讲完之后,站起来提出疑问,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这也算是给老师的提醒。再或者,当场把问题记录下来,课后找老师请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余德老师


这个我也是有体会,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的数学老师,我现在记忆还清楚,也是学生讲课的类型,但是不是完全的那种。记得老师是个胖子,中气十分足。每次运算都最后几部关键都要提高音调。他是不完全的学生讲的,有些关键的,有很多细节的东西的,他会亲自去讲,过了这些他就自己装"糊涂了",老爱将数算错,然后让我们"怼"他,然后纠正,把题思路算错,然后又"怼",反正最后是学生比他还着急。然后讲着讲着就会冒出很多有想法的同学,然后他自己就好像流氓那样,让他上来讲,然后他自己就自己就拿张凳子坐在门口,自己变成学生提问题,点这点那的。可能跟楼主的学生讲课不同,可能楼主的是完全的放开,让学生去讲,但是经过这个老师我发觉老师在课堂还是起主要的作用的,很多细节需要去引导,而且我们老师也有自己的思想,完全没按照教育局定下的教学方针,开始就搞函数,说函数是后边的一切,用了一个多月去深入教函数,很多方法,很多思想,我现在也感觉受益匪浅。而且更受老师的影响还是老师说的模型的概念,一种题型一个模型,一个场景一个模型。就例如解三角函数求sin之类的,老师也让我们记过63.5°之类的角度的正弦余弦,还有立体几何里一个几何面存在角边什么关系然后就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很多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老师的最好的就是他的那种平易近人,除了在黑板上写题目讲解以外都会站在讲台之下的(我们这讲台是有一个台阶的),能让我们多讲多想的,都会刻意用点极端点的方式去,例如刚才说的故意算错n遍拉仇恨。所以学生讲课也只是老师的一种引导方式,引导得怎样看老师了。


镜sisosos


这在我们这叫做什么翻转课堂,我告诉你在我们这的结果,那就是失败彻彻底底的失败,纯属误人子弟,为什么我这么气愤,那是因为那确确实实误人子弟,我班今年中考,其他科目那么优秀但被采用这种教学的老师的这一科拉惨了,下面我就简短解释下为什么不可取。

1 浪费时间和浪费学生精力。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次两次可以准备,但多了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刚开始学生有兴趣后面学生一定不会感兴趣。 并且学生讲完老师再讲一遍,时间有限,一节课讲不了多少东西的。

2 深度不够。学生再怎么准备,对于刚开始的极其简单的可以,但有点深度的学生未必能讲明白,那其他听课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并且即使是老师讲也未必能让所有人明白更何况一个学生讲呢?不然老师有什么用?

3 知识点片面化。有些学生被指定讲哪一题他就会把精力全部放在这一题的准备上,其他的全部忽略,并且听课的孩子就更轻松了,因为确定老师不会找他(成绩非常优秀自觉好的除外,但是一个班没有几个这样的呢?)这就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并不全面。

4 缺乏学科思维和素养。这也是我讲的第三个内容导致的必然结果,因为为了完成而完成只管自己负责的那一题,知识不全面,思考也就片面,应当在掌握知识后的素养也没培养起来。

5 颠覆了老师和学生的职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这个必须搞清楚,而作者说的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错了,学生主体做到了,但教师的是知识传授的主体却让学习者来充当怎么可能学好?不然要老师干嘛?

最后我想说的是,别听什么教育新思维,没有什么快乐学习,学习本就是违反人的天性的活动,怎么可能快了?快了也只是苦中求乐。而且,所谓的教育砖家也别再忽悠了,误人子弟啊,让我们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要拿人家的孩子当做垫脚石。


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有一门功课是由助教来讲课的,主讲老师整个学期都没正经讲过几次课。

我们那时候对这个老师意见很大,即使她讲课,也没有一心一意在讲,经常讲着课呢,来电话了,接了电话再接着讲。助教虽然是研究生,但是从心理上来说,也挺难被我们所接受,所以那么功课我们普遍是学得很差的。


不知道题主说的老师不讲课,让学生上去讲是哪个阶段的学习,不过从我的经历来讲,研究生都讲不好的,中学生和小学生就更难讲得明白了,效果可想而知。

一、学生讲课只能是偶尔的演练,而不能成为常态

上小学或中学时,偶尔老师也会叫学习好的同学上讲台讲课,但没有说讲一堂课的,只会针对某道题,某个课文做专门的讲解。

比如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比较复杂的数学题,先给大家十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会叫学生到前面讲解他的解题思路,然后老师做点评和深入分析。

通过这样的方式,会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让其他同学知道别人看到这个题目是如何思考和解答的。通过分析上台同学的解答,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出现某些理解上的错误。

但是学生讲课只能作为正常授课中的小插曲,或者说某种方式,并不能代替正常的老师讲课过程。

二、学生讲课的效果不能跟老师相提并论

学生的学习再好,也比不上老师讲课的效果。

首先,老师是专门从事教育,他知道一门课怎样讲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和理解,老师有他系统化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而这种方法往往比一般人比如家长、学生更简洁快速。比如一些数学的定理,英语的单词,老师会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背诵,很快就能记住。而家长或学生,看到后基本就是死记硬背了,效果肯定没有老师教的好。

其次,从单个知识点来说,学生见过的题型肯定没有老师多。老师不但见过各种题型,而且每种题型有几种解题方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都如数家珍。有时一道难题,即使学生能解出来,但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方法,或者答案是正确的,解题思路确不对。

最后,学生们往往对老师充满信任感,认为老师讲得才是正确的。而对同班同学,即使是学习最好的同学,他们都会觉得讲得不够好,理解不了。这里有讲课方式方法的问题,还有就是讲课的表达能力的问题。

三、老师让学生讲课,是为了锻炼学生还是偷懒

如果小学中学的老师经常让学生代替自己讲课,就是一种很明显的偷懒的行为,同时也是非常不付责任的做法。这完全是拿学生的学业开玩笑。而对于上台讲课的学生,也会因为经常准备讲课而耽误其他的学习时间,除了锻炼了上台的演讲能力,其他方面并不一定会有明显提升。

四、家长学生们遇到这样的老师该怎么办?

相信每位家长,如果听说自己的孩子老师天天不讲课,让学生讲,都会持反对意见的。尤其是讲的内容孩子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和家长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1、先跟老师沟通,反应听课后的效果,希望老师能够正视大家的意见,端正教学态度,承担起教学的任务;

2、如果多次跟老师沟通都没有改变的话,就要向学校甚至教育局反应这个情况,毕竟学生的学习不能耽误,不能因为老师的行为而荒废孩子的学业。

3、作为学生,不要因为是同学在讲课就有抵触心理,讲课的时候认真听,没听明白的就多问,问老师,问同学,直到明白为止。老师不讲课,总不能连问题都不帮学生解答吧。


总之,遇到这样的老师,不管是教学态度的问题,还是老师想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接受,说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那么就要及时纠正,以防一错再错。


花七七说事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在翻转课堂和用课件讲课。为我的学生说些公道话。首先我不赞成这样的教改。以我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误人子弟。让有些应该考上研究生的人,或应该有更好前途的人,没有了自己实现理想的基础。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讲函数极限,用课件一节课一个字都没写,我都没听明白他在讲什么。学生只好低头看手机。课堂就应该老师在讲,把你的理解,把你的正确理解深刻思考和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课下或者课余可以让学生锻炼。正课本来就课时很紧。我觉得我们的教改不是有什么花样,本质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这并不是老师用了什么课件儿,用了什么新的方法,而是老师的水平到底有多高。说到底这是一些不懂教学的人制定的,而且也迎合了一些老师偷懒的意愿。不管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道德标准。业务水平。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特别是老师,应该有大爱。因为老师的不负责任,耽误了多少孩子的前途。让我们扪心自问吧。


水依山而秀


翻转课堂对学生要求太高,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别的不说,绝对不能布置学生分块讲东西,那样他讲的地方他比较熟,其他人讲的根本不听,另外学生讲课其他学生肯定听不懂(从小到大我就认识一个会讲课的小孩,中午替老师上数学习题课,这孩子是我初中同学保送北大的那种),所以为了课堂效果这需要所有学生都预习。


DOS4204053888


自我经历

一看这个我就用过,不过上大课绝对不能用。我那时候嗓子不舒服,上了一个课外四个人的微班课,物理部分,采取和这很类似的方法。

方法和题注差不多,大概就是我先会大致理清一下知识点,然后有他们讲题,讨论,我不断去质疑,直到他们能够解释我所有质疑为止。结果我发现,我比以前讲得更多了。因为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这个是并联,电流为什么从A到B?我抛出疑问,三五分钟讨论,还是只能自问自答!最后,我就是不信邪,我讲完一次,让人复述一下思路,重新整理一下,本以为很简单,结果不知道是我高估这几位能力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反正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给他们讲了三个题。(我预期是十个题目)

真的是新方法

想着上面砖家会给一线教师讲各种新的教育方法,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自我探究能力。我只能说,太理想了!现在不说条件无法满足,就算硬件条件满足了,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如果不在后面看着他们,推他们一把,要是给他们足够自由,估计整天沉迷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吧!就当下来看,有些学生,前面拉后面推中间还赶,仍然一副我就是不学,你能奈我何的态度,真的给教师添堵!


有可行性吗

有可行性,前提是

1.学生要高度自觉,有追求知识的欲望!

总会看到有些天才什么小学就自学完高中甚至大学的内容,这种情况也数见不鲜。但是真的具有普及性,不好意思,我看到更多的是,一放假孩子就开始房费自我,王者峡谷,刺激战场等等,寒暑假要不是有开学要检查作业的条框压着,多少人恨不得每天日出而息日落而作!

2.学生要有基本的知识能力去学习!

有些东西还只能教或者说教起来比自学更有效果。常用汉字,基本运算,一些基本思想,工具的使用。这玩意考他们自己去摸索,倒是费力不讨好!举个例子,2500超级常用汉字,这个教来的更快,12345+-*/这个教更好,字典如何用,绘图工具如何用,这个教也是有意义的!

3.硬件和软件要跟得上

总不至于就是一本课本就要学生去讨论怎么样去学。配套的图书,教具,仪器是要更上的!就拿勾股定理来说,证明方法有很多,你难道要学生五分钟之类不借助东西想出来,不好意思,别人想这个也花费了几个月甚至数年的功夫!但是如果借助辅导资料,网络资料,这个和老师教其实有没有多大区别!

矛盾之处

1.体现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创造力不是说有就有的,创造不是简简单单三五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成果的

2.学生的自学归纳整理能力。这个的确是这种做法唯一的优势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科研,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去攻坚。在初中以前,我们教的就是生活常识,达到祛魅的作用,讲白了就是告诉你,日食是正常的,不是天狗食月;径一周三是有道理的,因为π

3.因人因地制宜。可以试验但绝不可能推广!


树木也要树人


某老师的回答

怎么说呢,如果老师经常性并且让学生独立完成备课材料的,而自己又实在理解困难的还是需要跟老师沟通一下的。

这种教学模式偶尔用还是挺好的,忘了红高粱是高中的课文还是初中的课文了,我们班就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分组由每个小组推一个代表上台给同学们讲课文,我们这组就是红高粱。当时所以我作为代表要给同学们讲这篇课文。不管是赶鸭子上架还是完成任务,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一定不能搞砸。

所以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自己把通篇课文都看了好几遍,对照着网上对红高粱的解说以及其他资料在段落上做了详细的整理,以及我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课文也是节选的片段,所以仅仅用课文中提到的事情来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我又从网上看了整部红高粱的剧情讲解,了解这篇课文的前因后果。把里面没有提到的剧情讲给同学们听。同时想着老师平时如何讲课的,设定问答环节,把握课程节奏。虽然最后还是拖堂了。(此处有点感觉对不起同学们,哈哈哈)不过最后还是完整的讲下来了。

当时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理解这篇文章,但是xx(我的名字)同学一定理解了。(就大概这种话吧)

所以怎么说呢,如果你把这件事当做一件积极的事,那你一定会为了完成这件事,在课前课后做非常多的准备工作。这个过程结束下来你对这篇文章肯定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对你自己是有好处的。

当然这只是我对待这种事情的看法,如果老师是经常性的这样做,而且又不给予学生指导帮助,自己又觉得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接受,无从下手,就去了解一下其他同学们对这种情况的看法,然后私下里找老师商量一下,我相信大部分老师们都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扎扎实实的学到东西的。

某家长的回答

54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讲课,坑害下一代。 1.54中为了出风头,许多主要课程由学生讲课,老师辅导,美其名曰“自主学习”,并且上电视宣传。首先,学校不是工厂科研单位,研制的不成功产品可以费掉,学生不能当实验品,一旦被耽误,无法挽回。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传统教学方式54中有什么权利颠倒过来,经过教育部批准了吗? 2. 由于学生能力和威信所限,学生讲课导致听课的学生听不懂和精力不集中。有条件的家庭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校外课外培训班再学习,有的自己教或请家庭教师。没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只好自认倒霉, 本来在小学班里第一的学生到54种后沦为倒数一二名。学校趁机向学生大肆推荐课外班从中牟利,甚至课上公开发行校外培训班的宣传单,让学生带回给家长填表签字,因此学生家庭信息被泄露给校外人员,不断受电话和短信骚扰,而且带来安全隐患。 3. 为了掩盖这种教学的弊端,靠大量留家庭作业牺牲学生睡眠时间来提高考试成绩,留的作业有时到夜间12点也做不完,对学生身体健康伤害极大。 4.教室狭小,人满为患,每班超过了50多名学生本来就违反了教育部的规定,为了搞自主学生,把桌椅侧对黑板,学生人挨人,空气浑浊,学生缺氧头昏,疾病传播加快。学生转不过身来听课,每天斜视黑板,其害无穷。 忠告54中校方,不要以牺牲学生的学业和健康为代价出风头赚名利了,立即悬崖勒马,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成为千古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