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漯河海員俱樂部


記憶中的漯河海員俱樂部


漯河有很多人不知道,就在沙河岸邊有一座海員俱樂部,他就座落在濱河路沙河航運管理處院內,就是現在的解放路沙河大橋南岸東邊的河堤邊上。

當年,沙河河道里常年都有半潮水,豐富的水源使漯河水運很是發達,有水旱碼頭之稱,往東直通無錫到上海。

碼頭就在解放路沙河大橋的橋南頭兒,碼頭西邊有一座木橋連接兩岸,河的對岸是一個造船廠。站在碼頭你會看到,滿河都是林立的桅杆,來來往往的船隻,上上下下的船工,出出進進的車輛,顯得十分熱鬧和繁忙。1953年,漯河籍木帆船由1949年的130條增至525條,到1958年最輝煌的時期,沙河處有船近千條,員工就有5--6千人。


記憶中的漯河海員俱樂部

為了給長年奔波在外的船員和船工提供一個休息、娛樂的場所。在沙河岸邊建起了海員俱樂部,俱樂部整體為磚混結構,清水牆,前廳為兩層,外牆為水刷石裝飾圖案,前面正中央有海員標識,標識下面為“海員俱樂部”五個大字,後面演出大廳的頂部為木質結構和老的文化宮俱樂部很相似。

在五十年代,能在一個碼頭建起這樣高大上的海員俱樂部,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這也說明,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職工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視。船員回到碼頭後,可以在這裡看演出,看電影,休閒娛樂。同時還作為沙河處召開職工大會的地方。

八十年代初,我還經常到海員俱樂部看電影,“斯大林格勒戰役”“列寧在十月”等。後來海員俱樂部就慢慢被廢棄了。也就是前幾年,因房地產開發被遺憾地拆除了。

海員俱樂部承載了漯河航運半個世紀的歷史,見證了漯河航運的興衰,其本身有著一定的文物和文化價值。現在看到這張照片,只會給後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記憶中的漯河海員俱樂部

據瞭解漯河的船員現在還在無錫一帶繼續從事航運,漯河海事局還要對他們進行服務和管理。我想隨著去年新建漯河港的開通,他們回家的夢想一定會實現。不過,在他們記憶中的海員俱樂部也只能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文 ||孫愛國

圖文整合 ||許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