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电商时代,商品和内容的结合更有温度,更懂你!

内容电商时代,商品和内容的结合更有温度,更懂你!

  1.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
  2.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3.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

UGC和PGC的区别,是有无专业的学识、资质,在所共享内容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资历。PGC和OGC的区别,相对容易,以是否领取相应报酬作为分界,PGC往往是出于“爱好”,义务的贡献自己的知识,形成内容;而OGC是以职业为前提,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UGC和OGC一般没有交集。在一个平台(网站)上,用户和提供商总是相对的,两者之间,既是该平台的用户也是该平台的提供商的角色可能有,但属于极少的群体。

基于 UGC 的内容电商是指内容平台通过各种分成或者激励政策吸纳内 容创作者加入、并积极进行内容原创,使用户在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实现内容 变现。在这种内容电商模式下,内容平台本身不生产内容,负责主导内容的 聚合、分发、变现及利益分成,内容生产者往往依附于平台,负责生产各种 图文、视频或者直播等内容。在 UGC 内容电商模式中,内容经过生产环节、分发环节和变现环节,在内容提供者与用户之间自由流动实现价值收益。

UGC 和 PGC 的区别本是指有无专业的学识、资质,在所创作内容的领域是否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资历。但在实际的内容创作中,二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时候,PGC 是 UGC 中的一部分,只是这部分内容相当精彩和稀缺。本书认为基于 PGC 的内容电商是指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具有品牌调性的、人格化的内容,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以用户运营为中心的内容电商模式。

罗缉思维案例

内容电商时代,商品和内容的结合更有温度,更懂你!

内容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是“人”,一个被万千粉丝喜欢、信任、依赖的“人”。环顾当今做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的内容电商, 除了知名媒体人以及在创业后才成为名人的媒体人外,还有来自各个领域的自媒体品牌,如儿科医生、育儿百科畅销书作家崔玉涛创办了专业育儿类 App“育学园”, 母婴“网红”何梦媛创办了母婴达人分享社区型电商平台“因淘优品”,女性励志畅销书女王王潇创办了女性社群电商“趁早”,这些都是因为与用户进行了直接的情感连接。

过去的电商是“物以类聚”,内容电商强调的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很好理解,京东网页上商品的设计都是以品类为主,3C、母婴、家具,传统商业里怎么做品类,京东上就怎样做品类呈现,而“人以群分”则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过去以商品为出发点做电商,现在的诉求点是人的需求,以人为核心,通过人格化的认同和信任促成商品销售。电商平台已经在改变,电商运营者和依托于电商平台的内容创作者也要转变思维,尽快转变运作思路。

内容电商必然涉及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包括内容生产者、平台、内容消费者。聚美优品的用户可以利用“仙女说”来分享购物体验,淘宝和京 东引入自媒体达人作为内容生产者生产较为专业的内容,内容中穿插推荐商品及其购买链接。相比于单纯地将商品信息呈现给消费者,图文等多方式的推荐降低消费者的抗拒和挑剔心理,更易被消费者接受。除自媒体之外,二者都鼓励卖家和内容消费者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丰富内容维度,这也是保证优质内容供应能够持续运转的重要一环。例如,淘宝的“微淘”模块和京东 的“觅”Me,卖方多以直播、短视频或图文动态的方式宣传商品和品牌,此 外还通过参与问答和交流社区的方式生产内容。

在基于电商平台的内容电商模式下,平台上有大量用心经营的商家经营着非常优质的商品。但在内容电商环境下,商品的属性正在变化,用户消费的不只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包含商品传递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等内容层面的价值,用户消费的是商品加内容。在内容电商这种模式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内容成为中间层和连接器,商家或其内容合作者通过生产有态度、有温度、有专业性的内容来引导购物。

由于内容电商还是一个新兴事物, 不论是基于 UGC 的内容电商模式, 还是基于 PGC 的内容电商模式,抑或是基于电商平台的内容电商模式,都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当前的现状注定只是一个中间过程,但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梳理不难看出,它们之间还是有些共通性的,如都由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产品提供方和用户构成,又如这三种模式的运作过程其实都涵盖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和内容电商变现三个环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