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里的一些怪现象,该如何生存?

来自马头山


在事业单位,有编制就是高人一等,平时工作大多都可以交给临时工做,你作为一个有编制的人还混得这么惨,我觉得不单单是因为老实,你做人有非常大的问题。

虽然不是说有编制就可以不做事,但有编制几乎就是一道“免死金牌”,看你说得那么凄凄惨惨的,我觉得你应该反省一下你平时的为人

我在体制内也见过你说的那种很少露面的人,人家的关系大了去了,也见过分配任务的时候专拣简单的来做,这样的人就是人精,却很少见过题主这样有编制,却还需要做最繁重工作的人。

有编制几乎就是有一道“免死金牌”,只要你不犯大错,几乎没有人可以动你,尤其是你的直属领导,他并没有对你的“生杀大权”,最多只能打压你,让你永远出不了头。

我看你既没有深厚的背景,也不懂得巴结领导偷奸耍滑,只会默默忍受工作给你带来的郁闷,我觉得像你这样的“软柿子”,我也会去捏。

事业单位,很多事情临时工签字是没有用的,需要在编的签字,刚好其他同事都深知签字的严重性,都想着法子躲开,你刚好什么事都不拒绝,那不正好吗?字总要有一个在编的签,责任总要让一个人出来背,你就是最合适的人啊。

有背景的人动不了,领导身边的人动不了,懂得躲事的人动不了,刚好你这种“楞头青”不就是背锅的最好人选。

我倒不觉得你说的是事业单位的怪相,我觉得是正常现象。按照老话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反正你有情绪也不敢和领导说,领导也就乐于当看不到了。

工作真的不仅仅只包含平时做的工作,还包含下班之后同事之间的交流。当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大流是有编制的轻轻松松不做事,所有事都是临时工来做。你作为一个有编制的,不跟随大流,那你就只能站在临时工那一边了。

事业单位勾心斗角比企业要严重很多,没有情商在事业单位真的呆不下去,你应该试着融入有编制的那个群体,而不是让人觉得你是临时工那一边的人。

事业单位的人喜欢给人打“标签”,比如他是XX领导的人,他是XX主任的人,而你的“标签”可想而知,比如是“做事的人”,带着这样的标签,你不做事谁做呢?

我没有看不起临时工的意思,但你是有编制的人,就该融入有编制的那个团体,简单点说,就是不要“站错队”,让人觉得你只是一个能担责任的“临时工”。


职场新人王小明


你说的“挣钱多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 ”这种怪现象,不止是事业单位里有,民营企业也有,外企也有,跟单位性质无关。该怎么生存,就我多年在民营企业打工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心态要放平,存在即合理,有果必有因,做好自己,不要管他人。


1,先说几个类似的案例。

有本事能完成工作,不在公司忙的例子:

我几年前呆过一家民营公司,公司劳动纪律要求上下班打卡,一个月允许迟到2次不扣钱,第三次开始,每次扣100块钱。我那时家住的离公司有点远,早上有时起不来,偶尔迟到个3-4次,会被扣100-200块钱。发工资的时候看到扣款,有些难怪,跟同组的同事抱怨,真倒霉,这个月被扣了200块。

同事比我扣的还多,他喜欢睡懒觉,一个月差不多迟到一半时间,经常被组长提醒。我扣三位数工资心疼,他扣了四位数,简直就想骂人。

领导也迟到,但他们就不会扣工资,就扣我们小罗罗的。你看二部的王经理,一个月你能看到他几次。有人说,他每天就是一早一晚来公司打下卡,然后就在外面做自己公司的事。

我不想多事,只是劝他,你也不知道真相,别乱说。

一直到我和那个经常迟到的同事都离职,王经理都在那家公司做得好好的,听说现在已经是部门总监了。


有本事让老板愉快工作,偷偷小懒老板能罩着的例子:

这是在另一家公司,也是要上下班打卡,迟到不扣钱,只用顺延下班时间。有一个女同事,PPT做的特别好看,而且和老板都喜欢玩手伴。她经常性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常常只有5-6个小时,而且根本就不打卡,影响特别不好。人事特地跟她的老板说了她的情况。她的老板答应问问,结果回人事的理由是,她的指纹没录好,经常打不出来。

气得人事经理要求,考勤机打卡打不出来的以后只能前台手工签到。

就这样,那个同事还是照样迟到早退,有时不打卡,有时找人代签字。追问她情况,解释是,她以为自己打卡打上的,没想到没有打上。

她的老板为她私下跟人事部求情,事情做得很漂亮,不要那么较真,换个人做不出来那样的成绩,只会老老实实上下班可没用。

人事经理为这事闹到总经理那里,总经理找她老板,聊完后,也让人事经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要管得太死板。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A,不是只有在公司工作才是上班,别人是不是不上班变相拿工资,你看到的和实际的并不一致。

销售拿业务,不是见客户,就是在见客户的路上。事业单位的办事员,有些要上市场调研的,不在办公室,不代表别人不在外面工作。

如果工作任务都能完成得很好,有没有在公司上班不是那么重要。


B,别人和领导是否走的近,有让领导倚重的优点,你也并不知道。

你能看到的情况,领导也看得到,就算看不到也有人会告诉他。而领导愿意睁只眼闭只眼,或者是当作没看见,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有特殊的能力,领导愿意特别护着。


C,老实人做的多,可能是自己愿意的。

老实的人花样少,缺乏创新,擅长执行。在多做的过程中,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D,临时工和正式工的身份差异,可能有运气的成分,也可能就是能力的差异。

事业单位也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录用的,如果能力够强,能直接考入,就不用以临时工的身份工作了。

如果运气不好,差一点点落榜,还有机会再考,能考上,就可以享受有编制的待遇了。


3,对待怪现象的态度建议。

A,心态放平,存在即合理,有果必有因。

看上去有人占了很多便宜,其实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全部方面,因为片面的所见去推测,多少也是武断的。

而且如果别人真的能被允许占到那样的便宜,可能也是领导觉得他们的能力值得拥有那样的特权。

就算他们真的是一无所长,仗着自己有编制领导开不掉而为所欲为,最后会得到职场本身的惩罚。


B,做好自己,少议他人。

议论别人不会让我们减轻工作,也不会让我们得到更多尊重和认可。

但是做好自己,倒是有可能让自己能力精进,独当一面,从而得到更多尊重和礼遇。


兰芳职场剧院


在很多事业单位里“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现象是正常现象,并不是怪现象,在这种单位里的生存之道,就是要不攀比、不抱怨,做好自己,莫管他人。

一、首先要适应单位里忙闲不一的现象

不止是事业单位,在体制内单位里“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现象都是正常现象,在有些企业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体制内单位更突出一些。这主要是由于体制内单位是“铁饭碗”,基本不会被辞退,所以就会出现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都一样的现象。

所以要在体制内单位工作就要适应这种情况,大环境如此,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要适应环境,否则只能辞职离开。

二、其次要适应最能干的往往不是提拔最快的事实

不止干活有多干、有少干的,而且还会有干活多的不一定能评优评先,最能干的并不是单位提拔最快的情况。这就是官场,提拔晋升不是光看工作能力,而是要看多方面的综合情况,比如人脉关系、比如为人处世能力、比如沟通表达能力等,其中以人脉关系为最重要。既然在体制内单位工作就要适应,如果想进步就要学习。

三、如果想在体制内单位更好的生存就要学习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第一层次学习如何进步提升。体制内单位想提拔晋升,要看多方面的能力因素,最重要的四种能力就是为人处世能力、协调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就包含人脉关系。人脉关系要么是先天自带的,比如父母亲戚、领导关系等,要么就得自己慢慢建立。在注重其他三方面能力提升的同时,重点锻炼为人处世能力,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尤其是高层领导关系,如此才能进步快。

第二层次摆脱多干活的角色。如果想进步的话,一定程度的多干活是必要的,如果不想着进步,则可以学习一定的技巧,适度偷懒。比如一是可以故意将工作不做好。刻意的将领导交给的工作做的不够好或者较差,又或者拖拉迟到交任务,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领导不再愿意给你安排工作了,这样你的工作就轻松了。道理很简单,领导都喜欢把工作安排给干得好的下属,这样省心放心。二是可以刻意请假躲躲。如果有比较大或者规律性的工作时,提前预判好时机,找理由请个假,把有些工作错过去,以减少工作量。三是个人真有事更要毫不犹豫请假。要记住一个原则:工作是单位的,健康和家庭是自己的,单位离开谁都能转,所以真有事就该毫不犹豫请假。

第三层次调整好自己心态。如果前面的都学不来,那就学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攀比、不抱怨,做好自己,莫管他人。要知道人家能不干活或者少干活,而领导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都是要么有关系,要么没追求的,如果自己不具备这样那样的条件,那就调整好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得起每天的工资即可。活可以多干,心理别再憋屈了。

综上所述,体制内工作如果仅仅是想“生存”的话并不难,毕竟不用担心饭碗问题,只要调整好心态,不攀比、不抱怨,再加一点点小技巧,做好自己,莫管他人。

欢迎关注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7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欢迎讨论,提出您的意见。

独善者众也


这其实不是一个怪现象,而是一个常规现象,俗称鞭打快马。

事业单位的人员,其实按照二分法分一下类,一是有没有背景和资源,二是愿不愿意工作。

有背景有资源的人努力工作,结果一定是被提拔,所以这种人不会经常出现在某个单位里。

有背景有资源的人不努力工作,只能长时间呆在某个单位里,但是领导拿人家没辙。

没背景没资源的人努力工作,提拔的机会是有的,但一个人能否提拔,工作表现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所以很多没有被提拔的人就容易感觉不平衡,感觉不平衡,往往就会对待工作有情绪化。这个时候就开始分化,有些人呢,破罐子破摔,豁得出一张脸,和领导摩擦几次,终于被放弃了。有的人抹不开面子,然后就继续干活了,继续继续再干活。

没背景没资源的人,不努力工作。这类人也是有的,天生心大,领导也为之奈何。

单位领导在与各种人磨合一遍之后,很快就会选择出主攻对象,那些能干活的人,大浪淘沙一定会被领导淘出来,然后就开始不断加担子。用一份力可以出七分活的人,和用十分力才能出三分活的人,你选哪个?

公平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领导来说,效率显然更为关键。


白水90944696


现在在事业单位改制,2020年是最后期限了。但很多事业单位目前改制停滞,面临着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浮动,前途未卜,只能混吃混喝,走一步算一步了。

当然也可以毅然跳脱,但这正遂了单位的意,给单位省钱了。是去是留等2020年再做打算吧。在这段混乱时期,可以学习、读书、赚外快,有很多事情要忙啊!


仰望人生星程


【凌凌认为】针对事业单位这些怪现象,首先应该调整好心态。

一、事业单位的怪现象

1.最牛的人不上班,变相拿工资,很大可能是因为此时有背景,或者上班或者做事的地方根本不是办公室,或者别人在工作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

2.签到就跑,说不定别人是签到后由外出的需要。

3.老老实实在办公室上班,猜测很有有可能是你是属于坐班的,而且因为办公室经常只有临时工和坐班所以才会导致这种现象。

4.请假被人管着,这个不是很正常吗?在任何单位或者企业都会有一定的制度,就算是领导请教不也是需要跟上面的领导说一声么。

总结:事业单位中这些怪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事业单位的人工作也是千差万别,大家各司其职,而且还会有一些特殊背景的人存在,需要调整心态,这个就是现实。


二、眼见为实,但是问题是很多你根本没有看见

很多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因为职级或者位置的原因你根本没有看见,听见,而且事业单位的复杂并不是只是人际关系的负责,还有各种的部门的壁垒,各个公司之间打交道,而面对这些问题就早就大家说话的技巧,管理的技巧,执行的技巧,所以也不得不说有些人真的很厉害,能周旋于各种利益,矛盾之间。


三、适应体制内工作的建议

1.不要对任何同事倾注感情

有些刚刚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保持者学校的一贯风格,什么时候都跟别人说,殊不知这些事情被有心人听去了,然后添油加醋一番,让自己特别尴尬。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 贺函曾对罗子君说“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这句话在体制内同样适用,少一些感情的倾注,这样就会少一些期待,而且也不引起你的玻璃心破碎。


2.别得罪有背景的同事

有些人看起来什么时候都不做,但是在体制内混的很开,见面都是有说有笑,这样的人要警惕,这样的人一般有很有背景或者是关系户,可能随便一句话都能决定你的生死。


所以面对体制内那些不知道背景的人,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可爱,这个再合适不过


3.别得罪一直在这个单位的人

体制内有很多人都是一直呆在单位内,工作也不是很积极,或许他们没有太大的权利,但是这种人一般都是体制内帮派的的主心骨,帮派就是体制内以部门后者领导为主形成的一个私下朋友圈,单位内或者体质内一些风向或者小道消息,他们都能提前知晓,跟他们搞好关系对你只会有好处。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凌凌,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喜欢读书、运动、输出,关注@凌凌跑跑跑,我们一起在职场升级打怪~




凌凌跑跑跑


说明了现实的事业单位正在改革改进中。经过了这一段时间,一切的问题都会消除。该走的走,该留的留,给我们每一个单位都留下和谐祥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一个都不许存在。各个单位都要公开化管理,公开发信息,彼此相互监督相互管理。每一个单位都要处理好每个单位的具体事务。上层领导做好领导的指责。失职造成单位损失的必须付出相应的责任。让扯皮耍赖的通通消失。


吴振革


茉莉的想法是,管他们呢,我们做我们的事情。

茉莉以前在国企也是这样的,按照过去的做法和大家分享看法,希望我们能做的开心又舒心。

第一,案例分析

茉莉以前在国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忙的人忙到头晕,公司的发的劳保毛巾,我们都说是用来擦眼泪的,还有擦汗的。特别是在上月,茉莉的一个旧同事才又来找我诉苦,说自己的领导太懦弱了,被其他领导欺负,就连仓管的工作也要他们部门兼顾,明明是后勤部的事情,现在转到了业务部,然后一堆货,现在扔在业务部的办公室,业务部的同事每天都艰难通行。由这个小事,就可以知道,业务部的生存环境有多艰难。但是有啥办法呢,一天在那里工作,一天就要接受这个事实。

所以茉莉劝同事,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货物放在那里,首先是要保证安全,不要绊倒同事;其次是要注意货物的数量;还有就是还是及时将这些货物推出去。因为本来就不该你们部门管,所以就算这个不是专业工作,你们也是不懂怎么处理的,后面有其他闪失,就不好说了。

第二,做好本职工作

其实茉莉当时在国企的心态还是蛮好的。我忙,是 因为我没人,我靠的就是自己,所以我就必须要做很多事情;别人闲,是他们有人力资源,他们的本事就在这里,所以可以过来打卡就好。我们广州有句老话:叫做同人不同命,同遮唔同柄。还有一句话就是:各有前因莫羡人。

所以茉莉很忙当时也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后来促使茉莉改变和离开的,是因为我做了那么多,竟然莫名其妙可能要去做背锅侠,这样就不好了。但是茉莉告诉大家,可以避免做背锅侠。

因为他们不上班,事情有可能落在我们头上,所以首先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放松,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旦他们的工作要给我们,就要做好工作记录,同时整个过程,是谁的岗位在职责的,到时一定要把整个事情都让对方知道,反正就算要背锅,也是两个人的锅,这样还能降低一点点风险,毕竟是有这个人和你一起承担,以后你自己也不会那么痛苦。


其实后来茉莉就知道了,在这种单位,这些事情是永远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如果是一看到有这些同事在你的部门,最好就是他的工作,你能不碰就不碰,要不以后受苦的还是我们自己。临时工,或者是没有人的人,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要不,一个锅过来,工作就没了,到时如果没有技能,出去外面会很痛苦的。

一边在这种单位积攒实力,想跳的时候可以跳走;不想跳的话,学会生存,以后发展副业,让主业成为你的基础就好了。


Molly小秘书


看你职业规划了,如果想有所上进就努力,寻找机会,如果安于现状,荣誉利益啥的不热衷,平稳混日子,那就干他,过分了就打他,没事,不会开除的,先揍他五十块钱的再说,你说你都混日子,还不能过的舒服一点,委屈求全图啥


那时的花开花落


不上班的是有后台的,每天签到的是和领导关系好的,你有啥?啥都没有就只能老老实实上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