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幾十元的寬帶可以無限量?移動網絡卻只有幾十MB到數G?

風雨之中42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和光纖入戶相比,基站的成本更高,可共享的網絡容量小,覆蓋面積更大,這些都導致了無線流量的價格更高。

基站的成本遠高於光纖入戶寬帶。

光纖入戶寬帶和基站都屬於接入網產品,只不過一個是有線接入網,一個是無線接入網。

光纖入戶使用的是GPON/EPON,現在開始向10GPON演進。

整個GPON的組網如下:

涉及到成本主要是BRAS、OLT、分光器以及中間的光纜。

4G系統如下:

去掉E-UTRAN(基站)部分,還要有一些核心網設備,基站和核心網之間也需要光纖連接。

OLT不管是建設成本還是維護成本都遠低於基站,基站不僅僅設備價格比較高,而且還需要有相關的配套設備,比如機房、空調、電源、鐵塔等,現在配套設備主要是鐵塔公司承建和維護,但是這個運營商給鐵塔公司的租金,要比自己建設還要貴很多。

而且,固網設備維護成本要低很多,基站不僅僅需要硬件維護,而且還需要各種網絡優化,這部分費用也並不便宜。

不過,現在中國的數據業務費用裡邊,其實還包括了大量的農村等人煙稀少區域的基站維護成本,現在中國至少有一半的基站其實是虧損的,而且裡邊一部分連基站最基本的電費都賺不出來。

我曾經維護的某個城市邊緣的基站,平均每天電話不超過100個,全天流量不超過500M,這樣的基站運營商也得建設,而且數量也並不少。

基站覆蓋的範圍更大,接入的用戶更多。

GPON可以支持上行1.25G、下行2.5的數據業務承載,一個基站的傳輸資源配置是1G或者6G。

基站通常由三個扇區組成,基站通常覆蓋範圍在城市區域是200-500米,郊區是1000-1500米,農村可能會是3000-5000米。

基站覆蓋的更遠,接入的用戶也就更多,現在中國的4G用戶數量非常多,一個基站可能要承擔上千用戶的數據業務接入。

OLT現在單端口分光比一般經過二級分光,每一級是1:8,也就是最大64個用戶。

一邊是2.5G給64個用戶使用,一邊是1G/6G給上千的用戶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光纖入戶可以做到無限制使用,而無線接入卻要限制用戶流量的原因了,因為同樣是共享型帶寬,如果無線數據也完全的不限制用戶使用,不限速也不限量的話,基站也就崩潰了,整個基站下的用戶也就都別想上網了,這裡可以參考高速免費後的大堵車。

其實現在4G網速變慢的原因,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要算在那些各種的"不限量套餐"上邊。

總而言之,同樣是共享型的寬帶,基站承載用戶數量更多,所以也不能做到不限量不限速。同樣,由於基站本身的建設維護成本要遠超過光纖入戶,而且還得去貼補那些邊緣地區基本沒有人使用的基站的費用,就現在來看,運營商的移動數據業務已經是處於盈虧的邊緣,利潤已經是非常微薄了。移動還好些,電信和聯通建設5G都拿不出來錢,所以才不得不共建共享,否則的話誰願意受別人的約束呢,自己建設自己管豈不是更好。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十年前2g.3g時代就有無限流量,不是現在的這種限速限這個那個的!你不知道而已。電信營業廳辦理,我從11年用到19年家裡裝了寬帶才註銷我的無限流量卡,之前一直當隨身寬帶用,一開始3g網速不快,後來4g來了,網速差不多50m的網速一個月能用幾十t流量,說起來怕你們也不信,給你來張圖[呲牙]



you情操


為什麼寬帶可以無限制?而移動數據網絡卻要限制網速和流量,

A1就寬帶不限流量來說,有線寬帶是獨享通道,就是拉網線從你家到機房100m就是100m,50M就是50M,也即這100M或者50M都是你獨享的。如果你周邊的用戶也需要使用寬帶,同樣是單獨拉一條網線到機房。

與此相對應的是,無線流量則不一樣,比如800MHz的頻段發射的無線信號所有用戶都接入的是800MHz頻段,可以理解為一群人使用一條非常寬的網線。所以,使用的人越多,那麼網速也就越慢。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一個基站的承載量是非常有限。在此基礎上,如果多建基站的話,一個是成本投入太大,二是基站相同信道有干擾,所以不能佈置的太密集。

一個信號塔,也就是基站,同時接入的客戶數量是有限的,也就是終端,信號塔直接是通過光纖連接到數據機房通訊的,你打電話,無線到信號塔,光纖到機房,光纖到被叫手機,信號塔,無線到被叫手機,上網則是,無線到信號塔,光纖到機房,光纖到託管機房服務器,返回數據,所有的通訊都需要光纖機房交換來實現。移動公司投入少,通訊光纖帶寬不夠,核心交換機房背板帶寬不夠,亞洲最大的機房,北京亦莊機房,背板帶寬才128G,隸屬於網通,最大同時併發量自己算算,移動的很多數據都是通過網通機房的,這就是國家一直提倡的骨幹網基礎設施,現在城市直接都是1000G骨幹網了,但是就像高速收費站擁堵一樣,核心機房背板帶寬不夠,一切都是百搭,所以要想包月不限流量,必須加大骨幹網核心機房建設,又因為中國人多流動性大同時也要加大基站建設才行,這些投入都是天文數字,所以現階段移動公司死不要臉流量費超過,各種消費陷阱挖取最大利潤,閒時流量便宜,因為那個時間段人少,併發少了,或者壓根沒人用,最大限度開發利用網絡資源。


今天短視頻


這是固網跟無線網的物理特性所決定的。

固網現在都是光纖,基本到戶了。當然現在家庭寬帶所謂的100兆是共享的,並不是互聯網專線,同一小區,同時上網的人多了,網速還是會慢的。

無線網是有頻段跟帶寬的。目前就4g網絡而言還不能跟光纖比的,尤其是穩定性。而且無線基站覆蓋的手機數量更多。

最後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原因。

如果無線網也像固定寬帶一樣,包月不限流量,那麼還有誰會用固定寬帶呢。那固定寬帶就會成為閒置的資源。

總之就目前各大運營商的套餐而言,是基本能滿足固定端跟移動端的寬帶上網服務的。


s莫斯科


題主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手機流量不能像寬帶一樣使用無限量使用。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看一個小例子:

  1. 當我們某一條高速公路通往A城市與B城市之間,因為車流量過大,這時候我們可以進行路面的拓寬工作,增加車道,就可以承載更多的車輛通行,例如:某些地方的高速公路,又雙車道拓寬為4車道甚至8車道。
  2. 當我們某一條鐵路通往A城市與B城市之間,因為同一時間的列車車流量過大,就會根據列車類型進行限流,限速,錯開時間進行通行,保證重要列車快速先走,普通列車隨後慢走,可以使這條鐵路達到最大了利用率。既避免了同一時間的鐵路擁堵,又能錯開時間各取所需。

普通寬帶

我們回到題目,我們所使用的家庭寬帶,好比我們日常中的高速公路,當用戶數增多,寬帶接入設備就會進行相應的擴容工作,理論上根據用戶數量可以無限擴容。

手機無線網絡

而我們使用的手機網絡,則像是鐵路,因為目前我們的2G、3G、4G、5G信號頻段是固定的,同一個運營商基站天線發出的信號頻率所帶的無線終端(也就是我們的手機),數量是有限制的。

因為用戶數量與成本的原因,無法進行同頻段的信號發射天線的擴容工作,所以一般除非是大型集會場所也只是臨時性擴容,例如:演唱會,晚會等。否則一般不會進行擴容。

所以我們就會有同一個區域人員過多,輕則手機上網速度不快,重則無法接打電話。例如:目前我們大力發展5G網絡,各大運營商在騰退2-3G設備,大部分用戶直接升級到了4G網絡,帶來的後果就是4G用戶數量激增,當用戶數量等於或者大於網絡的承載能力,我們的4G體驗自然就會變的很不好。

寫在最後

相比以往的通信網絡,在我們大力發展的5G網絡上,擁有著更高的設備承載能力,以及更高的帶寬,更低的網絡時延,但是其缺點是無線信號覆蓋距離偏小,如果要進行信號的大範圍全覆蓋,那麼室內的微基站就會大規模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個人認為,那時候真正的無線寬帶成為主流的日子就會到來了。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子木予】,專注新媒體、科技領域的知識分享。喜歡我,記得關注、點贊、並且評論呦!


子木予


目前,全國所有地市都基本建成光網城市,光纖入戶已成為一個家庭的“標配”,電中西部偏遠地區的農村也可以用上光纖寬帶。4G網絡覆蓋範圍也越來越大了,速率不斷提升,我國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與4G網絡,5G網絡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也在有序的建設當中。

對於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來說,推出的寬帶套餐一般是包年、包月不限量、不限速的,與此相對應的是,三大運營商推出的手機套餐中,往往流量都是固定的,比如20元包1GB的流量,即使不限量的套餐,當你使用到一定量時,也會進行限速。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寬帶可以做到不限量也不限速,什麼移動4G網絡就不可以呢?

建設寬帶與移動網絡成本的差距

有線寬帶是一個獨享通道,就是拉網線從住戶到機房100兆就是100兆,50兆就是50兆,這100兆或者50兆都是你獨享的。如果你周邊的用戶也需要使用寬帶,同樣是單獨拉一條網線到機房。

建設寬帶的成本比較低,一個小區或者一個村只需要建設一個機房就可以,並且以後的維護成本也是比較低。

移動4G網絡就不同了,比如一個通信基站發射的無線信號所有用戶都接入的是該通信基站,可以理解為一群人使用一條非常寬的網線。

建設移動網絡的成本比較高,基站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使用的人越多,網絡速度就越慢,需要建設的通信基站就越多,自然而然成本就高了。

結算問題

寬帶的結算比較簡單,它是一項本地業務,只涉及到本地的收入,如果你在北京某小區安裝了寬帶,你只能在這個小區使用,出了這個小區,你就不能使用了。

移動網絡的結算比較複雜,手機套餐費用不僅有上網流量費用,還有語音通話、短信、彩鈴等業務。也會涉及到與其他運營商的結算問題,比如你使用的是移動的手機卡,給聯通用戶進行撥打電話與發短信。同時還會涉及到異地結算問題,比如你的手機卡是在北京辦理的,如果去其他地區進行使用,這就涉及到複雜的異地結算問題。

定價參考不同

寬帶具有地區的限制,你只能在開戶地區使用,在定價時只需要參考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收費即可,如果本地使用的人比較多,費用可以低一些;如果使用的人比較少,費用就高一些。

移動網絡沒有地區的限制,你可以在本地使用,你可以去其他省份使用,甚至在國外也可以使用。所以在定價時參考的地區範圍不同,東部地區人比較多,盈利較多,西部偏遠地區人比較少,運營商可能存在虧損,所以要用盈利去彌補其他地區的虧損。

總結

從目前移動網絡發展來看,很難實現不限量、不限速的套餐,基站的承載力是有限,太多人使用,就會導致網絡卡頓,基站之間還存在信號的互相干擾,基站還不能建設過於密集。寬帶的建設成本較低,並且承載量較大,很容易實現不限量、不限速的套餐。


叫獸科技說


固定寬帶與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差異,是由固網通信與移動網通信的技術實現所決定的。當然,業務定位與市場發展也是網絡服務差異的重要因素。

技術實現的特點

固定寬帶與移動寬帶都是基於光纖骨幹網絡進行業務承載的,而在接入層面卻完全不同。顯然,而無線接入比有線接入難度更大、成本更高。

  • 無線傳輸帶寬資源遠不及光纖傳輸資源豐富,畢竟,所有移動網基站的業務都是通過光纖網絡匯聚承載的;

  • 移動基站的建設投資大大高於寬帶小區建設,同一區域的網絡覆蓋,移動網絡與寬帶接入投資往往相差一個數量級;

  • 移動網的運維成本數倍於數固網,運營商的維護成本主要集中在移動網與傳輸網,而數固網絡維護成本則佔比很小。

業務場景定位

基於用戶在應用與體驗的差異化需求,固定網與移動網的也匹配了不同應用場景的業務服務。在語音通信時代,有座機與移動電話業務區分;而在互聯網時代,亦存在固定網絡與移動互聯網的業務差異。可見,差異化的業務需求決定了差異化的網絡服務。

實際上,在5G時代,針對不同的連接、帶寬與時延需求,個性化的網絡切片服務也會滿足更為細分的應用需求。

行業發展驅動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通信服務的類型與資費都將不斷革新。移動通信的興起,造成了傳統固定電話市場的萎靡;而互聯網的流行,也推動了光纖入戶的普及與提升降費的進步。

實際上,不僅上網需要付費,訪問互聯網資源過去也是需要付費的,而雅虎公司則促成了互聯網的免費訪問。可見,網絡資源的獲取與資費的變化是隨著時代而變遷的。

當前,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即將來臨,未來通信市場將迎來一場新的變革,勢必進一步提升網絡帶寬並降低資費。

結束語

寬帶網絡與移動網絡的應用差異,是技術發展與市場應用所共同決定的。固定寬帶無法享受移動網絡的便捷,而移動網絡又難以獲得固定寬帶的實惠,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科技漫漫說


你好,我是老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以前電信有79的20M寬帶,後來被取消了,到目前為止,最便宜的是99元每月,帶寬是50M,同時,包含部分通話時長和手機流量,用戶只需繳納手機話費就可免費安裝光纖寬帶,一舉兩得。


嘉人視界


因為無線資源是有限的。而有線資源是“無限”的。

當然以上說法也不是特別嚴密。詳細來說無線是所有用戶共享寬帶的,受流量影響非常大,如果一個無線域滿載有1000Mbps的帶寬,如果人們都很珍惜流量,通常情況下每人下載速率不超過1Mbps,那這個無線域可以共享給1000人提供服務而無壓力。那假設運營商不控制流量,人們就不會節制,可能直接一個人下載速率就達到了500Mbps,那這樣這一整片無線域僅能供兩個人使用了。

而有線就簡單了,基本上每個用戶獨享一塊有線域,在這個有線域裡,你隨便玩隨便下載,反正就給你一戶用,你影響不到別人。不管你滿速下載還是從來不用,這塊有線域一直給你獨享。(當然實際上也不是絕對的獨享,上層出口帶寬還是共享的,出現爭奪帶寬的場景很少,尤其大運營商可以忽略這個問題)。

所以綜上所述,2345G需要運營商給你限制流量,而逼迫你少佔用無線資源依此可以服務更多人。而有線寬帶因為是你的“vip獨享專線”就沒必要逼迫你讓出帶寬資源了,所以也就不計費流量,而是計費時間。

---

我看下面有評論問流量是怎麼生成的,嚴格來講流量不是什麼東西,只是一個計量單位,計量你上傳下載了多少數據。就像水量,它不是水,而是計量水有多少的一個單位。

舉個類比的例子,一根總水管接了10個水龍頭,如果只收月費不限制大家的用水量(流量),那大家就不會節約用水,可能2個水龍頭全開就耗光了這跟總水管的全部輸水能力(帶寬),而一旦限制了用水量一噸水十元(1G流量十元),那用戶每次用水都是小心翼翼的節約用水,很少出現水龍頭長時間全開的狀態。這樣10個水龍頭就不會有問題了。


糊裡不糊塗a


市場化經濟,需求越大成本越高,單純從技術發展和建設都很難得出現在的結論。

從建設角度出發:

現在單純網絡數據建設都很便宜。不管是寬帶還是蜂窩網都是共享的,投入比較大的也就接入網這一塊;但寬帶只需要建設城域網以及光纖入戶,城域網的節點比較少,而蜂窩網必須和基站一起建設,投入大一些,也就大一些而已。

從技術發展出發:

從接入層,蜂窩網也能達到幾兆甚至十幾兆的速度,寬帶更是達到幾百兆;但個人用戶都是共享網絡資源,核心層收斂比特別高,導致忙時比較卡。網絡技術不是瓶頸,關鍵是你用的怎麼樣。

從運營模式出發:

寬帶使用頻率較低,隨著技術發展,很多用戶用蜂窩網絡代替寬帶。蜂窩網是現代人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要用,而且隨著網絡發展,運營商傳統語音盈利點降低,數據流量必然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大家可以思考下為什麼國家大力提倡提速降費,為什麼很多國外運營商資費是國內的幾十分之一。

希望能幫到樓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