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諸位看官,提到蜀漢四相大家都知道是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的愛徒姜維文武雙全,為何不能成為宰相。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我想這和中國政治的早熟有關,中國很早就實現了政治與軍事分離。即使外重內輕如漢唐者,也基本上是將權與相權分離。而一旦將權相權合一,就會出現曹操這樣的權臣。劉備彌留之際,將李嚴與諸葛亮並立為顧命大臣,未嘗不是想分擔內外之權。然而偏安政權,哪有餘力繼續分力。所以最終諸葛亮才會軍事,政治一攬子全抓。諸葛亮大權獨攬,朝廷未必沒有閒言碎語。所以諸葛亮之後,相權將權正式分離。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以強漢之餘威,尚且如此掣肘宰相掌軍,後世出現文恬武嬉的情況更無足論矣。不過中國文官政治制度發達,有其地理決定因素,中國華北,江淮平原本已十分廣闊,加之關中,四川兩大天府。可謂是佔盡天下膏腴之地。而塞北平原,東南丘陵,西部高原。以當時的生產力不足以實現殖民,縱使表面羈縻治之也是徒然。只得等待後世生產力之進步,一步步實現殖民與同化。沒有了向外擴張的原動力,最終中國自然過早的出現了文官政治。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而泰西諸國則不然,歐洲地多苦寒,中東多是大漠。導致這些國家不得不對外擴張尋求更大生存空間。而其中最尷尬的國家莫過於中東帝國,在西方看來,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中國一樣都是絕對專制帝國。然而中東帝國絕對和中國的帝國模式不一樣,首先中國的皇帝是有絕對權威的,而中東雖然不像歐洲那樣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但是教士也是有權力在非常時期廢黜蘇丹的。其次中國的軍政分離很早,而中東帝國都是外重內輕的擴張帝國。強盛時期是蘇丹御駕親征,中後期是宰相統帥後方。中東的大維齊爾和中國的宰相有根本上的權利。中國即使諸葛亮這樣的賢相出征都會被人說閒話,而中東的大維齊爾不隨軍出征會被人說閒話。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因為國情不同,諸葛亮對愛徒姜維任相想都不敢想。而奧斯曼帝國名相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去世之後。點名自己年僅二十六歲的愛子艾哈邁德為相。做到了舉賢不避親。年逾八十的老相推薦幼子做新相。就是由於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必須統兵打仗這一點決定的。前文小子介紹過,老穆相已經西吞羅馬尼亞,海軍重創威尼斯,北卻哥薩克人。為艾哈邁德西征掃清了障礙。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接管相位兩年後,大明永曆十七年,滿清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艾哈邁德發動西征,很快大軍便跨過了多瑙河,打過了匈牙利。準備向哈布斯堡王朝的老巢維也納進發。史家記錄永曆年號,往往記錄到永曆十六年。昭宗殉國後,臺鄭政權仍以永曆紀年,十七世紀實在是個重要的世紀。小子嘗以歐洲三十年戰爭比明亡清興。兩者都是北勝南敗,華夏正統,卻為信仰薩滿教的東夷竊國。而哈布斯堡王朝護持正統天主教,卻為北方新教所敗。所不同的,北方新教雖則初使比南方天主教更為極端,後期卻逐漸世俗化。北軍勝南軍多少是進步取代落後。而清代明純粹是野蠻戰勝文明。更何況北軍雖勝,終於還是保存哈布斯堡國祚。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歐洲無論南北勝利,終究是基督教文化圈的內鬥。縱使北方諸侯真的亡了哈布斯堡王朝不過亡國,而奧斯曼帝國在整個西方文化圈看來都是東夷。被其滅亡那是真的亡天下了。景泰四年,奧斯曼陷拜占庭,基督教文化圈的天已經塌了一半,而維也納為羅馬柱石,若任由其為東夷蹂躪,則西方的天將徹底塌了。三十年戰爭後,哈布斯堡王朝之所以保存,一方面是因為歐洲國家內部打仗都只為爭霸,很少有下死手的。一方面卻是因為有名將瓦倫斯坦。然而一代名將瓦倫斯坦最終為奧皇費迪南二世忌憚,誅殺。而哈布斯堡第二位名將歐根親王兩年後才出生。奧皇利奧波德的母后是西班牙公主,熟悉小子文章的同學都知道。西班牙國王娶奧地利公主,和奧皇娶西班牙公主。生下的小孩啥智商不言而喻。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一方面哈布斯堡新敗不過十幾年的光景,國帑無銀,軍中無將,主上闇弱。另一方面奧斯曼變法不久,虎狼之師壓境。哈布斯堡有累卵之危,歐洲有倒懸之急。究竟這哈布斯堡王朝如何避免亡天下的噩運,且聽下回分解。

奧斯曼年輕宰相西征 維也納告急 如何避免亡天下噩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