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回母校任教,與自己原來的班主任在一個教學小組,要處處讓著嗎?

表裡鄉村


不能處處讓著。我認為該讓則讓,不該讓則不讓。在如下情況下應該讓著:

一是教學小組開展研討活動的時候,應讓老師先發言,虛心聽取他講的話。畢竟他是老教師,年紀大,見識廣,經驗更豐富,讓他先發言,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同時也是我國尊老愛幼、禮待謙讓的傳統美德的應有之義,你作為學生,必須遵守。不能認為自己是大學生,了不起,瞧不起可能是中師或高中畢業的老師,逢會先自己大講一通,好像真理就掌握在你手裡,這是狂妄,不好。

二是在開展課題研究或編寫教學資料的時候,自己可以多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多負擔一點研究和編寫的內容,多承擔一點查資料、向別人求證之類的常規工作。老師畢竟年紀大了,關鍵的問題要由他表態,常規的事情可讓他少乾點。

三是如果處在一個辦公室,那麼燒茶倒水、掃地抹桌子的雜事可以不要老師插手,你把它包了也沒多大關係。

四是在評模評優的時候,如果老師確實很計較,又真的需要,我覺得讓一讓也無妨。畢竟你還年青,以後多的是機會。

但面對下面一些情況是不能讓的:

一是在討論教學上的學術問題時,如果覺得老師的觀點是錯的,可不能讓步,要據理力爭。你不能讓全組老師把這個錯誤的觀點傳授給學生,不然就是誤人子弟。

二是在選擇本組教輔資料的時候(我們這裡各年級各科的教輔資料都由本年級本教研組的老師共同討論選出),假若老師出於某種私心選擇明顯不合格的那一份,那你也要堅持原則,堅決表明你反對的理由。不能認為反正是學生用,好也好壞也好反正與自己沒多大關係,何必去得罪人。



禾水廣隸


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的時候,我岳母已經是多年的老教師、優秀班主任了。在一次校運動會上,我們班總分全校第一,而岳母的班,丟掉了連續3年(或者更多)的第一。岳母鬱悶壞了,晚上我和老婆去岳母家吃飯,岳母說:你們怎麼會第一的?肯定算錯分了!我連話都不敢說,吃完飯就逃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但是,在遇到不好管理、或者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岳母會教我如何處理。

這可能是教育戰線上,做老師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吧。對了,我岳母家,岳父岳母、老婆、小姨子,都是教師。我們飯桌上談到最多的,就是如何管理班級和如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但從沒討論過如何放棄一個孩子。儘管我們都知道有一千種辦法,可以打擊、放棄一個學生。


老Z家的小Z


跟自己曾今的老師同在一個單位上班,甚至成為自己老師的領導,這種情況在農村中小學是很常見的。那麼,碰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



身份發生了變化,對老師的尊重不變,但是原則,底線應當堅持。

我在一群鄉村小學任教二十多年,跟自己的老師做過同事,也跟自己的學生做過同事。師範畢業後,我分配到家鄉任教,應該說,同事大多數都是我曾經的老師。他們大多對我一如既往低關心,照顧。畢竟當年能考上師範的都是學霸級別的,在老師們的印象中,我還是那個刻苦努力的學生。

在工作中,他們耐心指導幫助我,在生活中,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但是,也有和別的老師在我面前擺資格,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頤指氣使。只要不觸犯原則,不碰到底線,一般的小問題我也就忍了,不去計較,但是涉及到原則底線,絕不退讓。


記得有一次,學校評選區級優秀老師,最後入圍的就是我和我的一個老師。老師要求我放棄競爭,這次我並沒有聽他的,大膽走上演講臺,最後如願以償,評為區優秀老師,對此這個老師耿耿於懷,但是我認為公平競爭,並沒有什麼問題!

作為老師,如果和自己的學生同事,也應該轉變身份,調整心態

現在,我的學生也和我一個單位,成為我的下屬,我對他仍然關愛有加,把機會盡量留給年輕人,他對我還像以前一樣尊重,見面必先喊老師好。

我多次跟他說,現在身份改變了,雖然我們還是師生,但是在單位就是同事,如果我有什麼不當的地方,不要顧忌面子,直接提出。見面也可以不那麼拘束,微笑點頭即可,不要每次都鞠躬叫老師好,搞得有點尷尬。他每次都說好,但是轉頭又是一樣的,可能對年輕人來說,適應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吧。


結束語:不管是和以前的老師還是曾經的學生成為同事,要記住的是,身份發生了改變,那份感情還在,但是不能影響到正常的工作開展,在涉及到原則,底線的問題上應當當仁不讓,方法理念不同的時候應該大膽辯論。


周老師教育談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師生同在一個組的例子。不過我好像沒發現有什麼大的矛盾存在。不過這個問題可能與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以及情感有關。

一、很早之前,我在湖北一所高中任教,同組的張老師是備課組長。除我之外,雷老師和文老師都是張老師的學生,我和雷、文年齡差不多大。我感覺我們組相處非常融洽和睦,到現在都還懷念。

我們都是那種對榮譽不是特別在乎的人。張老師年齡大,高級早評了。我們都很尊重他,凡是出去開會、跑腿、印卷子之類的活我們都主動給他承擔了。上級部門來聽課什麼的,也是我們來做。但我們組內經常組織教研活動,就會請他講課,我們去聽課學習,他也樂意。

然後,張老師也很照顧我們,有時學校的工作安排或其他利益關係對我們不利時,他作為一個老教師就會站出來替我們說話。市裡有什麼賽課活動,張老師也會極力向學校推薦讓我們去,並給我們出謀劃策,聯繫市教研員。

我們組內經常在一起吃飯,差不多一個星期一回,輪流做莊。每逢春季開學,我們都相互約好去給張老師拜年。現在回味那個氛圍真是太舒服了。

後來,張老師向學校申請不做教研組長,說應當讓年輕人做,就讓給文老師了。再後來,雷老師當了副校長,這種氛圍也一直沒變。

二、10年我來到四川之後,發現組裡氛圍也很好。組內老師有什麼問題,都是積極想辦法,互相幫助。沒出現過背後使絆子、拆臺的現象。

這裡組內很多老師之間也是師生關係。有意思的是,我們選擇辦公桌位置的時候,都是師生關係的老師要求坐在一起。

象我們組的鄧老師就是宋老師的老師,廖老師是李老師的老師。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比對其他人要照顧得多,除了教學上經常高考的考點高法,知識處理技巧之外,就是幫他們處理學校人際關係以及處理學生問題事件。真的從未發現出現你所說的問題。

當然,整個組內也很和睦啊。一旦有某個老師臨時有事不能上課,根本不需向學校報告,組長馬上在組內安排解決了,老師們也都很樂意幫助。學校有什麼事情時,互相之間也會通氣。

所以,有一個真誠的團隊很重要。

三、如果碰到個別小肚雞腸的人怎麼辦呢?

我認為在一些非重大的事情上,學生可以對老師多尊重一些。例如,打掃辦公室衛生、試卷的領取、改卷任務的分配等小事上,多承擔一點,我認為沒什麼,畢竟從年齡上講,老師也大一些。

但如果碰見評優,尤其職稱進級等,那就公平競爭。我認為在評優上衝突也不會大,一般老師不會特別執著,另外指標也不會只有一個。但評職稱可能存在衝突,那隻能公平競爭,我想老師也不會有意見。再如果是工作上的衝突,涉及到多人利益的,只能按工作原則辦。

當然,如果碰見特別擰的,斤斤計較的,那隻能維持表面的尊重了,自己當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謝謝。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和想法。我是一個高中老師。





聽雪學苑


跟自己曾經的班主任或者是曾經的老師在一起共事,這個現象在農村或者是鄉下還是很常見的,畢竟農村和鄉下現在的人也不多。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更是一種緣分。

我在去年的時候,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農村老家,去支教了一年。就是和自己曾經的老師一起共事的。老師們還是像當年一樣,對我工作和生活進行照顧,感謝他們。在工作中,他們會教我要對學生怎麼管理,對課堂的秩序,學生的作業等等遇到的一些問題,將他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交給我。在生活中。他們也經常問我是否有生活中的困難需要幫助,真的很謝謝他們。

也許是因為我只回家支教一年。不是常年長久的跟他們共事,所以他們對我的態度是非常的不一樣的。我沒有遇到過像您說的這種問題。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做事的方法。並不是說他是我的老師我就要處處聽他的。畢竟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個做事方法。甚至還有可能我的學生,我的教學方法還要比他們的好。這個可以用學生的一個成績來說話。學生對你的一個喜愛程度也可以表現出來。

我認為在工作中,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肯定是堅持我自己的態度。其他的生活上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種處事的方法和態度,生活上的東西如果沒有交集的話,大家能夠和平相處那是最好了。不能夠和平相處的。就找個適當的機會提出來,大家溝通解決。或者,儘量減少兩人碰面的機會。因為上班的時候也就這幾個小時,下班之後各回各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圈子。真正在一起的機會還是不多的。


小城光頭哥


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可他不是什麼都聽,只有對的話亞里士多德才會接受,如果老師說的不對即使他是老師也不會聽他的。

我覺得你也應該是這樣,你與昔日班主任在同一個教學小組,在禮貌上你應該尊敬他,但是在工作上不一定要處處讓著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相信作為你昔日的班主任他會理解的。

說說我的經歷吧。畢業多年後我也回到母校,和初一時的班主任同一個級組,剛開始我什麼都聽他的,也一直對他尊敬有加,但沒多久便發現他講一套做一套,他的很多觀點和做法我也不認同,有一次開會之前他提前教我們說套話,很多人都按他教的說,唯獨我沒有,這令他有點惱羞成怒,後來故意給我穿小鞋。這以後我就沒在公開場合跟他對著幹了,但我也不聽他的,我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除了工作上的必要交流,私底下就沒什麼來往了。但平時見了面還是要主動打招呼的,畢竟是曾經教過的老師嘛。

現在我們仍在同一個級組,他有他的圓滑,我有我的踏實,不過我的成績和排名都比他好。彼此沒有很深的交情,但也算相安無事。



哲媽說教育


這樣的事情,在我這兒的學校裡,到時很常見,我所在的學校裡,有的老師和學生只相差七八歲,平時說話基本上少了師生的稱呼,有時會以兄弟相稱。

我剛開教學時,學校裡有三四位老師,都是教過我的,我和他們以“同事”的身份相處了(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我依然尊稱他們老師,他們依然是呼我的名字)有的是十幾年,有的二十多年,現在他們都已經退休了。

與我的老師們相處了那麼多年,我還從沒有想到在某些事情上要讓著他們,到是他們給了我不少指點和幫助。工作上的事情,大多的時候是他們或多或少地讓著我,對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即使要讓著你原來的老師,但也不是處處讓著,這樣做既沒有必要,也可能會讓你的老師不好做人。所以切莫一廂情願地做事情,以免好心辦了壞事。

我的建議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人情。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你產生這樣的想法,我覺得除了你有對原來的老師存在感恩的心理,另外你的心理上還有一種“優越感”,就是你認為你的知識水平比你原來的老師高,你認為如果你不讓著他們,他們根本跟不上你的節拍,或者說他們比不上你,也或者是他們跟你沒法比。

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就真的錯了,在“學識淵博”的程度上,你原來的老師可能跟你比不了,也應該是不盡然。但是在教學方法和經驗上,你還是個新手,你有的只是“高高的”理論,實踐卻幾乎為零。理論應用到實踐,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複雜、繁瑣的,是需要磨練和提煉的,是要進行一次外化,而後又要內化得過程。

教學不是那麼簡單。它不像其他的理論研究,或者是工廠做工,有一個固定的數據和程序就可以了。教學,老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性格各異、思維多向的學生,要教會學生,不是老師有知識就可以了那麼容易。你自己會,卻未必能教會學生。

在這方面你原來的老師就有著“先天”的優勢,這點你是沒法和他們相比的。再說文化知識,你也不要太高估自己了,你原來的老師也學沒有你學歷高,但是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是你憑想象所能到達的。

好學的老師很多,他們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在不斷地學習充電,只不過沒有學生時代的時間那麼集中罷了。他們的對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實踐經驗,不是你所能同日而語的。

所以要說讓著,其實未必是你讓著原來的老師,可能是他們讓著,只是有時你被自己的“自以為是”矇蔽了雙眼,沒有感覺到而已。

無論怎樣,你有這份心思,當然是好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把精力用到教育教學上,教好學生才是根本。

至於其他的事情,你有心讓,別說老師不接受,可能領導也不會同意,因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矩,不能因為你讓,就可以破壞規矩。不然工作就不能正常開展了。

所以,退一步講,你即使能做到處處讓著,但肯定不會處處讓得出去。


超敏教育


搞錯沒有,到底是你班主任關照著你還是你讓著他,真不知你班主任需要你讓他什麼?不管是你曾經小學、初中、高中的班主任,既然你大學畢業他還在工作崗位,說明他並沒有老到需要你讓著他。而相反你剛畢業參加工作,處處需要曾經的老師來幫襯你。下面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我也是大學畢業回到自己家鄉的中學任教,和當年的班主任、任課老師都在一起工作,其中一個老師已經是校長,一個老師是教務主任,一個老師是政教主任。



雖然我讀初中時我的老師中沒有一個是大學生,他們當時的學歷都只是中師畢業,有些甚至只是高中畢業的代課老師。但是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我也得到他們的關照,特別是我當年的班主任對我更加關照,不管是教學方法上,還是為人處事方面經常給予我指導。雖然我學歷比他們高,但工作上學歷只代表過去,能力才代表現在。剛工作時,不懂的太多,教案怎麼寫不知道、上課時遇到突發事件不知怎麼處理、聽課到底是聽什麼不知道……所以我在工作中很多地方一直還在向我的老師學習,由於我對老師們的尊重和虛心請假,老師們也願意把他們的各種方法教給我。



在家鄉工作兩年後,我考調的城裡任教。從內心非常感謝我的各位老師對我的關照,也幸運剛工作到自己家鄉的學校。可以說我後來工作中所用到的方法及處事模式,基本來源於剛工作的兩年中我老師對我的指導。想想假如我剛工作時不是到我家鄉的學校,也沒有遇到曾經的老師做同事,我不知會遇到多少障礙,可能工作中只能靠自己摸石頭過河。

再次感謝我初中的班主任、各位老師。


冰晨學習


我畢業以後,到本村教書,八個教師中有六個都直接教過我。當然也是我的老師,並且二年後我成了他(她)的領導。我仍十分尊重他們,由於是本村的,不再喊老師,而是按輩份稱呼,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工作虛心向他們學習。在工作中,小事講人情,大事按原則。我們在近二十年的工作中,一直合作得很愉快。也不會因他們是自已的老師而無原則的遷就,但會與他們溝通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


盧紅彥


此一時彼一時。

當年是師生關係,如今是同事關係。人就是這樣,關係變了,處事方式也就會隨之改變。

必要的尊重還是需要的,但沒必要處處謙讓。那樣就會失去自我。

我當年就和我曾經的班主任,在同一所學校任教,只有碰面時微笑示意一下而已,平時既沒有交流,也沒有共事。因為,同事之間沒必要有過多的交往,更不存在刻意的謙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