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说起越南的中国城,首先聊聊越南的很多地名与中国相同,素有“小中华”的称谓,比如越南有河南省、太原省、西宁省、永安省、广南省、海阳省、平阳省等……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其次就该讲讲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了,这点要从民族说起,越南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7%,少数民族占13%。

而京族(外文:Kinh、中国罗马字母拼写:Gin,越南语:người Kinh/京),亦称越族(越南语:người Việt/越),是越南的主体民族自称,越南北部少数民族传统上称京族为交人(Keo),而这个名称源自历史上的交趾郡。占越南总人口的86%,是狭义上的越南人。

在中国境内,京族也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官方也使用“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越南境内其他民族。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京族的母语京语通常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故京族一般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京族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为主体,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东亚而非东南亚。

在历史上,越南中北部曾为中国领土,古称“交趾”,因为传说其地人趾相交。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至唐代,设安南都护府,是有安南之名。在五代十国时期(968年)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明永乐年间,中国短暂恢复了对越南的统治,称交趾布政使司。至于越南南部,古代为占城,宋代知名的占城稻即由此传入中国。

之后到了1670年代,有大量的明朝遗民来到越南,当时越南南北朝时期的广南第四任君主Nguyen Phuc Tan(阮福瀕)允许明朝遗民在Hoi An(会安)居住,并鼓励他们向南方开拓,在湄公河流域建设新的定居点。其中有些人来到了Bien Hoa(边和),有些人来到了My Tho(美湫)。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会安迄今还保留了许多明朝中国的痕迹)

1680年代,一部分来自边和的华人,来到了现在的胡志明市一带,开始在这里建设日后被称为Cho Lon的中国城。

当时的越南人将这些来自明朝的中国人称为“Minh Huong”(huong是“方向、来自”的意思,Minh Huong可以理解为中文“明乡”,解释为来自明朝的人,或者简单的说就是“明人”,“明乡人”)。而他们最初建立的村落,就被叫做了xa Minh Huong(明乡)。

这个最早的明乡位于现在的华裔社区的东部区域,在后来法属殖民时期的Canton大街(现在称为Trieu Quang Phuc街)附近。1698年,明乡村成为了当时新设的越南“嘉定(Gia Dinh)(省)”的一部分,而嘉定(省)的主要行政中心就位于Ben Nghe,也就是最早被称为Saigon的区域。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1815年时的Gia Dinh地图,左侧就是华裔社区Cho Lon的区域,右侧就是最早被称为Saigon的区域,那个正方形的区域是当时的要塞。)

明乡的居民从事大量的商业活动,经营港口,控制了当时来自湄公河区域的稻米和其他农作物的运输和贸易。

他们还带了很多工匠,包括有经验的瓷器工匠,先后建立了Buu Nguyen,Dong Hoa,Hung Loi,Ren和Cay等窑口。进入19世纪,这些窑口生产的Cay Mai瓷器开始广为人知,特别是一些设计精美的瓷瓦、神像、装饰件和香炉,今天很多华裔社区Cho Lon留存的寺庙、楼阁和会馆中都还能见到这些陶瓷制品。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由于早期迁居越南的明人都无法再回到故乡,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娶了当地的越南人或高棉人,经过若干代的繁衍,他们的后代成为了具有特别种族文化特征的一个族群。当时的阮朝和后来的法国殖民者将他们描述为“华裔安南人”,因为他们虽然穿着越南人的服饰,可是还保留着中国先祖的语言和文化。

18世纪中叶,由于中国人口的增长,新的移民开始来到越南。还有部分原因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大部分反清复明的人士来到这里躲避清军追杀。不同于早期的明人,这一时期的移民仍然可以返回中国,因此他们并不觉得必须与当地越南种族融合。其中的很多人都来自福建一带,他们最初的定居点位于如今Cho Lon的西部区域,位于后来的Paris大街(如今的Phung Hung街)附近。

明乡的居民将这些新来的移民称为“Thanh Nhan”,意思就是“清人”,因为他们来自当时的清朝。当时的明乡人控制了多数的港口运输和稻米贸易,新来的“清人”则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Cho Lon旧照

明乡有他们自己的公共聚会场所,日后演变成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Dinh Minh Huong Gia Thanh(“明乡嘉盛会馆”),是明乡人议事和祭拜祖先的地方。当时华裔社区Cho Lon的士绅都是从明乡社区中选举产生,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法属殖民时期。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位于胡志明市第五郡的“明乡嘉盛会馆”)

而新来的清人则按照他们的籍贯和语言,组成了不同的“帮(越南文就是:bang)”,并在当地建立会馆。当时阮朝的皇帝也乐于用这种帮会体系来管理这些新移民。每个“帮”的负责人就是bang truong(帮主),负责管理自己帮内的百姓并负责征税。每个“帮”还建立了自己的学馆和医馆。

无论是明乡人或清人,都非常感激阮朝皇帝允许他们在当地定居并从事贸易。因此,在1778年至1802年越南的阮朝与西山朝(Tay Son)的战争期间,这些华人都成了阮朝最强有力的拥护者,但这也使他们后来遭到了西山朝的迫害。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旧藏《阮惠遣阮光显向清朝请和图》。西山朝只存在了24年,是越南历史上很短的一个王朝。但是他的第二任君主阮惠却曾经击败过清朝的军队,并且还派了自己的山寨版到北京朝见乾隆皇帝。胡志明市的市中心的有条大街就叫做阮惠街(Nguyen Hue)。)

1778年,西山朝的军队入侵Bien Hoa(边和),致使许多难民逃到明乡。为了安置这些涌入的人口,在Cho Lon的北部建立了新的市场。但是1782年,西山朝的军队入侵明乡,由于当地华人支持西山朝的对手阮朝,西山朝的军队捣毁了市场,杀戮了大量当地居民。

幸存者们此后重建了市镇,加深河道,并建造了高大的堤防用来防洪和抵御外敌入侵。同时,还沿着Binh Duong河修建了码头,联通到市镇中心。曾经的明乡也因此得名Tai Ngon(就是中文“堤岸”)。

全世界的中国城都叫唐人街,为什么越南的叫做“堤岸”和Cho Lon

1801年,阮朝皇帝Nguyen Phuc Anh(阮福映)最终击败了西山朝,统一了大越。作为回报堤岸城的明乡人和清人在战争期间对阮朝的支持,阮朝皇帝允许华人继续经营贸易,还免除了华人的兵役,减少了税负,从而使得堤岸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如今越南有着大量的华人人口,数量在110万左右,占越南总人口(9500多万)1.1%,在越南仍然属于少数民族,越南语称Hoa (华人)。大部分华人以粤语为主,然后就是闽南话和少量客家语。百分之90的人口聚居在越南南部,而西贡(胡志明)的华人人口就超过了50万。胡志明市的第5、6、8、10、11郡是从前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古时明乡人和清人所建的“堤岸城”,也可以叫做Cho Lon,所以直接沿用至今。Cho的意见是“市场”,Lon的意思是“大”,Cho Lon的意思就是“巨大的市场”。

全世界大部分的中国城叫唐人街,而越南没有所谓唐人街的概念就源自于此。其他国家的唐人街的第一辈移民大部分都在19世纪末来到异国,并且人数远没有越南这么多。在越南的近代历史里,华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现在越南华人的影响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但是在胡志明多元的环境里,华人独特的文化仍然举足轻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