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搶玩具,大讓小?這樣做反而會疏遠了孩子間的感情呢

最近一位二胎媽媽特別痛苦

皆因最近家裡大寶和二寶,常常因為搶玩具鬧到不可開交,面對二寶可憐兮兮的小樣,忍不住想讓大寶把玩具讓給弟弟玩,可這樣對大寶又不公平,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我相信大部分媽媽在處理這些事的時候,都會自動的認為:老大當然要讓著弟弟妹妹,他們還小啊~

孩子搶玩具,大讓小?這樣做反而會疏遠了孩子間的感情呢

但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對的。這種不分情況的強制要求,不僅會傷了大的害了小的,還會疏遠了孩子之間的關係。

01以大讓小,“孔融讓梨”也不背這鍋

記得《少年說》有一期,有一位老大就控訴了父母的不公平待遇。

在臺上的她,特別委屈的對著爸爸大喊:“能不能試著,相信她一次,不要每次都不管真相如何,就只相信妹妹的話,訓斥她一個人,讓她懂事,不要欺負妹妹”。

這樣動情的呼喊,終是被爸爸無情的駁回:“你也學會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比她大,這個道理還不懂嗎?”

孩子搶玩具,大讓小?這樣做反而會疏遠了孩子間的感情呢

你們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嗎?

後來在一次節目上,聽到陳銘對孔融讓梨的另外一方解釋,覺得也挺在理的:

“其實孔融讓梨的前提是梨是先遞到孔融的手上,如果一開始這個梨,都沒有遞到孔融的手上,就直接說你的梨大,然後直接給別人,那孔融也不一定開心”。

中國傳統教育,是讓我們兄友弟恭 ,愛護幼小,懂得謙讓。

但謙讓不代表是強制要求。正所謂的大讓小,應該是孩子心甘情願的主動選擇,而不是大人的強制要求。


02以大讓小,傷害的是孩子雙方的感情

胡可曾在綜藝節目說過;她二胎後,也常常教育哥哥,你是家裡老大,要多讓著弟弟,要保護弟弟,不能欺負弟弟。

每次兄弟間起矛盾,都會教育哥哥要懂事。後來有一天,哥哥被教育之後對她說“我現在那麼慘,都是被你害的”。

孩子搶玩具,大讓小?這樣做反而會疏遠了孩子間的感情呢

因為孩子這句真情實意的話,胡可開始反思自己這樣的教育是否錯了。

明明孕期的時候,哥哥天天盼著有個弟弟妹妹一起玩耍,轉眼間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於是,後面她做出改變,當孩子搶玩具的時候,儘可能的對事不對人,而不是單純的要哥哥讓著弟弟。

後面發現,沒有了大人的干預,哥哥搶了弟弟玩具,弟弟大哭,但發現沒人理的時候,就自己拿起另外一個玩了。但哥哥發現弟弟找其他玩具玩,會把自己的玩具給弟弟玩了。

由此可見,大人越是干涉,孩子的關係就越是激烈,父母應該在孩子沒有受到傷害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尋找關係的平衡點。或許還會讓你有驚喜呢。


03以大讓小,不利於孩子建立社交平衡

即使不是二胎家庭,也存在孩子間發生爭搶的事,當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也會因為搶滑梯,搶玩具而發生吵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相處,是孩子成長中必須學會的一課。

在我們大人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是希望通過大人的干涉,讓孩子懂得分享,能交到朋友。

但更多的數據顯示,孩子更喜歡通過自己自身的不斷探索和嘗試,來與別人進行互動,瞭解雙方的想法和目的。

所以,當孩子間發生爭搶,建議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多給孩子們嘗試調節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找到雙方能達到平衡的關係。

孩子搶玩具,大讓小?這樣做反而會疏遠了孩子間的感情呢

孩子爭奪的過程中,出現的打鬧,吵架等行為都是在動用自己的小腦袋嘗試找到解決的方法呢~

大人只需在事後,去追問孩子的感受和引導孩子正確的解決方式。

身邊有一位睿智的爸爸,在孩子跟被人搶東西后,是這樣跟孩子說的:

“別的小朋友如果願意跟你分享,那是他開心願意跟你玩,如果不分享,東西他買的,那也是他的權利,你的東西你也可分享和不分享,但是不分享以後就越來越少朋友跟你玩了”。

這位爸爸很讚的是,他並沒有責備孩子,只是作出了父母應該給的正確引導,跟孩子分析利弊之後,把更多的選擇權交到孩子的手上。

兒童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說:“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能讀懂他人,會交朋友,這些情商力都是重要本領。”

你get到了嗎?


一起看一起學課堂:專為3-12歲孩子打造的少兒通識精品課平臺,涵括國學、藝術、科學、書法……為父母提供更加貼閤中國兒童的教育學習方式,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