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着就是为了拍照,半个世纪,把一座城拍进20万张图片里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阮宜城,今年86岁,早年供职于安庆新华书店,喜欢摄影,从事摄影一辈子,现在粗略估算,我有图片20万张,宜城摄影界都尊称我“阮老”。

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情真的是没有来由。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在哪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摄影师一件奢侈的事,哪敢想那玩意儿,不像现在人人都会拍照。但是意于留存影像资料是源于1983年因工作关系参加的一次会议,会议透露了安徽省大发展,大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老省会的安庆列为其中。

当时我只是单纯地想在发展建设之前,为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留下一些影像资料。1984年,在儿女的支持下,凑钱买了人生第一部“飞跃”牌照相机。当真正拿起属于自己的相机去有意拍摄周边熟悉的场景时,那份缘于心底的作为安庆市民一份责任,直觉有必要为大安庆的子孙后代留下当时的场景,这大概就是现在摄影人说的“情怀”吧。


从此,我就踏上了属于我的摄影之路,利用休假时间,穿越宜城的大街小巷,低矮的民居,狭长的街道,旧建筑,老场景,那时的人和事,都被我的胶片定格成永久的影像。

那个时候是胶片机,不像现在这样任性摁快门。每一次摁快门都很珍惜,一卷胶片可以拍36张,到后来我能拍出38张图片。

若干年后,我到龄退休,单位送我一部“柯尼卡”卡片机。拿着这卡片机,我退而不休,拍得更带劲了。之后,节衣缩食,攒钱买了“海鸥”单反相机,一卷一卷地拍,一次一次地冲洗,微薄的退休工资全部倾囊而出,基本生活在儿女的支持下勉强度日。

但是对摄影,对影像资料留存的热情和责任不减愈加。那些年,我不是在拍摄当中就是在去拍摄的路上,当年知名的街道和建筑都被我摄入镜头。三十年的摄影历程,贯穿整个安庆的大发展。

1987年龙山路的全线通车,1992年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2004年长江大桥的第一次通车......,我都能清晰地记得。每逢有摄友来访,都如数家珍,详述当年的盛况。情到深处,凝视老照片,仰望新建筑,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宜城带来的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图片如同身体里温暖的血液。

我的家,60平米,目极之处都是关于摄影的报纸书籍,一摞摞,一堆堆,转个身子都要小心翼翼。就是这样小屋子里却有两道防盗门,大门防盗,乃是常见。可是我家的主卧的防盗门看起来似乎比大门还厚实些,着实让来访者有些不解。

面对来访朋友的不解,每次我都小心翼翼领着他们进屋参观。屋内,除了床上能睡人,其他空余地都是影像资料,堆满书桌,架上柜头,塞进床底,一包包,一捆捆,这都是我一生的心血。厚重的防盗门是我亲自挑选的,一再叮嘱要质量过得硬。

如今我年事已高,出去拍得少了,但是每天必看片子,翻翻老照片。很多摄友也来串门,还有外国朋友。摄影,图片俨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比生命更甚,和生命融为一体。

为了方便资料留存,我现在投入更多的经历将各个时期的照片仔细地归类,贴在纸上,做好详细的文字说明。

好在现在孙女能帮上我忙,帮我整理图片资料和负责文字校对工作。在帮我整理的过程中,年轻的孙女对于黑白图片的那段岁月非常有兴趣,在我的讲述中,孙女能感受老一辈摄影人对这座城池逝去岁月的依恋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由衷赞叹!

现在每每站在曾经我工作过的地方,30年之后的今天,周边所有的建筑都不复存在,仰望着林立在四周的高楼大厦,记忆如昨,往事如闸门打开,思绪随之宣泄。

摄影,不只是留下美丽的画面,通过影像传递照片背后的故事,才是摄影之魂,精神之所在。我的图片不在意构图,没有后期制作,只是用纪实的手法演绎这个城市曾经的脉搏。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标本。

半个世纪的摄影生涯,从不惑之年到花甲之时到如今的耄耋高龄,我坚持并执着地用自己方式记录着宜城的点滴变化。20万张图片,是资料也是历史,留下的是图片也是摄影精神。我活着就要拍照,在摄影事业上永不退休!摄影:余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