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沙、美在石油上的此次博弈,誰能笑到最後?

二叔觀世界


嚴格的說是沙特和俄羅斯在博弈,而美國是被動的受害者,誰能笑到最後,本人認為是財大氣粗的石油進口國,笑的岔了氣!

沙特從準備向下砸價攪亂石油價格開始,接招的只有俄羅斯,俄羅斯說油價在30-20美元/桶區間,他能承受6到10年,而維持在40美元/桶左右,俄羅斯不怵頭。據介紹,沙特的財政預算是把油價定在50美元/桶,這樣,沙特的一切開支都能夠運轉,俄羅斯則是把石油價格定在41.5美元/桶做的財政預算。沙特因為有石油,所以大手大腳慣了,一旦財政吃緊,許多事情都會停擺或者受到影響,現在,油價繼續下跌,沙特能堅持多久實在是無法樂觀。而俄羅斯好歹還有軍事武器賣,還有糧食、肉類食品、木材等產品出口,而沙特還有什麼?扛,沙特絕對抗不過俄羅斯!

沙特在向1200-1300萬桶/日產量奮鬥,俄羅斯本身的產油量就是1100萬-1200萬桶/日,也就是說,沙特已經拼上了老命而俄羅斯還沒有使勁哩,所以,從我們小商人的角度看,沙特策略是錯誤的。他應該宣佈石油價格下調,但是並不增加石油產量,目的把市場搞壞了即可;讓大家的高油價賣不出去,但他也供不上滿足不了,這才是真正的“攪局”,真正的“四兩撥千斤”;如今,沙特是賣出的低價油越多,虧得越多,俄羅斯、美國還是正常產量,隔岸觀察沙特的表演而不為所動。

美國的頁岩油成本高,世界公認,對沙特的價格戰暗暗叫苦,暫時以靜制動,假如沙特堅持的時間越長,美國倒閉的頁岩油礦業公司會更多,美國的市場佔有率自然要收縮,份額會萎縮,沙特、俄羅斯自然而然要搶佔,說不定過個幾個月,油價因為美國的出口減少而上升,結局應該是,美國傷得不輕,沙特傷得最重,俄羅斯最輕,其他國家跟著受苦,僅此而已,進口石油的國家趁機多囤一些,坐等漲價。

美國石油受傷還是其次,股市被搞塌方了,才是胸口上捅刀。

2020年3月12日 23:15


見腫消世界


這三個誰都不會笑到最後,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沒聽說過嗎?只有中國人會笑到最後,一方面和俄羅斯有長協合約,一方面買沙特的油去對沖,美國現在自顧不暇,沒時間顧的上這事,等美國人騰出手來的時候,生米煮成熟飯,如果非要出手,又會在中東和阿拉伯人打架,這又會給中國時間發展自己。現在中國人是悶頭髮財,美一會是一會。油價越低對中國越有利。真希望這樣的時候越長越好。


臥蟲叟


沙特阿拉伯的新石油戰略,對俄羅斯發動短暫而急劇的打擊,看起來很像其也門軍事戰略,短暫而劇烈的衝擊意在使胡塞叛軍屈服。成功的機會很小。

沙特事實上的領導人、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正準備利用沙特石油生產能力的威力,向競爭對手的石油生產商施加沉重打擊。他的目的似乎是推動油價迄今如此之快的下跌,以至於俄羅斯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拒絕同意在週五的歐佩克+會議上深化減產,從而使三年多的供應管理戛然而止,出乎意料。

在也門,沙特王儲在2015年發動了“決定性風暴行動”,利用沙特的軍事力量對也門的胡塞叛軍發動了毀滅性的襲擊。這場運動的目的是摧毀叛軍,為迅速恢復沙特支持和國際公認的也門總統阿卜杜拉布赫·曼蘇爾·哈迪鋪平道路。

結果沒那麼果斷。五年後,衝突繼續。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稱,胡塞武裝仍控制著該國大部分地區,哈迪總統仍在流亡,而也門平民首當其衝受到戰火的打擊,四分之三的民眾需要人道主義援助。與此同時,胡塞武裝已將戰鬥帶到沙特阿拉伯,聲稱對去年襲擊阿比克和庫賴斯的石油加工廠和戰略東西管道負責。

甩賣

沙特阿美將原油價格下調了30多年來最多的一次,之後又下調了一些

就管理世界石油生產能力而言,上週與俄羅斯的對峙還有其他可能的解決辦法。

早在2016年,歐佩克就說服了10個非歐佩克成員國加入管理石油供應的行列,成立了規模更大的歐佩克+組織(OPEC+)。這項協議最初打算持續六個月,現在已經進入第四年。雖然歐佩克已經採取了約三分之二的減產協議,但絕對沒有理由使這一比例成為永久性的。

事實上,沙特阿拉伯本可以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延長目前協議的提議,同時單獨推進歐佩克的進一步減產,以此回應俄羅斯不願對其石油工業實施更大幅度減產的態度。相反,它發動了一場石油價格戰,將其原油的官方成本削減了30年來最多的一次,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每天至少增產100萬桶。

懸崖峭壁

布倫特原油週五歐佩克會議後開盤下跌逾30%

這個策略行得通嗎?

油價暴跌,但短期內不會讓一位訓練有素的俄羅斯能源部長重返歐佩克維也納總部。沙特阿拉伯保留了對西北歐的最大降價,西北歐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市場。這項挑戰不會贏得莫斯科決策者的任何朋友。這正在發展成為一個遊戲誰會先眨眼兩個參賽者誰已經割掉了他們的眼睛。

與沙特阿拉伯相比,俄羅斯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其出口管道可將原油直接輸送至中國和歐洲的煉油廠,以及從這些地區以及日本和韓國的主要煉油中心啟航僅幾天的航運碼頭。相比之下,從沙特阿拉伯啟航的船隻到達北亞或西北歐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這既增加了交貨時間,也增加了成本。

俄羅斯退出歐佩克+會議對沙特來說是一記耳光,沙特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兩國關係。

沙特前石油大臣山尼謝赫說,他和其他幾個歐佩克部長對在早期接納俄羅斯加入歐佩克持謹慎態度,擔心它會主導其他成員國。他的擔心似乎是有根據的。

沙特阿拉伯積極降價,併為產量激增做準備,這是它試圖向俄羅斯表明,它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沙特扮演搖擺不定的生產國角色。不過,風險在於,就像也門的胡塞武裝一樣,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大國也在承受痛苦並堅持下去,將沙特拖入一場雙方都無法承受的長期油價戰爭。

但王國顯然認為,它需要顯示出自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無論付出多大代價。


走進伊拉克


惡性競爭,低價傾銷,互相殘殺,沒有贏家。只是輸多輸少的問題,輸的慘不慘的問題。

沙特,美帝家底雄厚。俄羅斯有大國輸血。驢死誰家,拭目以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真正的贏家是印度,日本等燃油消費大國。它們是完全市場經濟的私有制國家。貿易與政治,貿易與意識形態基本脫鉤。市場經濟,貨比三家。一切按市場價格規律辦事。決定選擇進口國時的唯一砝碼是價格競標。在同等品質前提下,誰便宜買誰的。

誰的品質優良,價格低廉。誰就能“扛”到最後。“笑”是不可能的。即使“笑”,也是“苦笑”!


居家活佛


俄羅斯和沙特一樣是靠賣石油“養家餬口”的國家,特別是俄羅斯本身經濟發展被美國製裁財政困難到捉襟見肘,國內反動派為了推遲養老金各種批評層出不窮,還要兼顧吞併的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和南奧塞梯的財政開支。對外還要照顧同樣被美國製裁的“戰略伙伴”伊朗,在敘利亞大規模用兵每天都是炮火連天,只要是打仗就是拼消耗,對與俄羅斯那是傾其所有的為巴沙爾無私奉獻,這樣的背景俄羅斯能支撐多久。

接著說沙特,中東原油開採異常容易成本低到每桶幾美元,說一句玩笑話地上打個洞都能“滋滋”往外冒油,無奈沙特家大業大“家門不幸”養了一大幫敗家子,有再多的錢也不夠這些紈絝子弟造,對於沙特說多了無益因為不利於我們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最後說說美國,美國工業發達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家家戶戶都有汽車而且不止一輛,汽車擁有率高石油消費肯定低不了,美國曾經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後來因為擁有的頁岩油技術一躍成為世界石油出口大國之一。美國的頁岩油企業和俄羅斯與沙特不同都是私人所有,每次世界發生石油價格危機大部分頁岩油企業就關門歇業,等危機過後石油價格恢復正常再開門營業。所以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不影響美國能源安全,反而在低油價時期大量進口享盡了石油危機紅利,美國做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每一輪經濟危機當中都能化險為夷,這些都值得我們在發展經濟處理國際金融危機時吸取經驗。


觀經濟


肯定是沙特嘛!美國第一個扛不住,但他扛不住了就要動手解決,俄羅斯嘴巴最硬,可是心裡最沒底,沙特底子厚,可惜拳頭不硬。這個時間長了會爆發戰爭的!俄羅斯光靠中國這個買家是解決不了國計民生的、美國的頁岩油全線倒閉、沙特再厲害,得罪不起兩個硬角色啊!


鬱江文藝


俄羅斯、沙特和美國所謂的石油博弈,根本就不是三者發起的對壘,而且投資者對全球能源消費市場,需求量快速下降並有可能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所致!



俄羅斯、沙特和美國是全球能源生產的三巨頭,而其中美國本身也是能源消費大國,全球能源消費分為三個大區域,分別為東亞地區,北歐地區和歐洲地區。



東亞地區主要能源消費國是中日韓、除中國擁有較強的能源生產能力,日韓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下今三國能源的需求量成直線下降!



而當前的歐洲地區,以意大利疫情最嚴重,居海外國家之首,目前德、法和西班牙等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呈現出爆發疫情初期,各國進入封城限制流動幾乎成為必然,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宣佈,應對防控新冠是歐洲各國的頭等大事,但更為準確的說法是,應對新冠疫情是全球頭等大事!這個地區能源需求下降明顯且未來預期更明顯!



北美能源消費的核心是美國,目前有20多個州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美國聯邦政府雖然還在嘴硬,但轉變立場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反應最直觀的是能源市場,以及投資者對能源消費嚴重下降的擔憂!



在全球能源消費嚴重下降和預期前,產油國不能達成共識是有原因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的情況下,必然會成為一場重塑國際關係的政治問題,而不僅僅是能源供應需求那麼簡單!



俄羅斯和沙特為核心的中東產油國,雖然同屬石油輸出地區,但兩者的輸出方式是非常不一樣的,俄羅斯對外能源輸出,大部分是通過管道的合同約定供應,只有一部分是根據國際油價的變化而變化,而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國,目前大部分處於新冠疫情中,此時減產提價會動搖其能源合作基石,所以,俄羅斯比較堅持不減產。



沙特等中東歐產油國的油價,受投資者情緒的擔憂非常大,沙特已經將國家能源產業公司化並上市,油價的嚴重下挫會導致公司收益的嚴重變化,進而為國際資本控制沙特石油共識的控制權創造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油價暴漲可能對沙特最不利!或許會重演韓國98金融危機!


涇水書生


以石油博弈為始,實則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若論誰笑到最後,必是美國,人家是玩票,美元發行權在美國手上;俄羅斯也可以撐得起,有鐵桿中國撐著;最終沙特一定會屈服!否則老美會慢慢折騰他或直接揍他。當然這場博弈對中國更多是機會,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我隨我心9295


石油進口國笑暈了!

[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石油輸出國哭瘋了!

[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月青天


我覺得沒有然後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因為他們斗的頭破血流其它大宗商品也要有所波動,產業單一的傷筋動骨,產業鏈完整的也會被折騰的皮開肉綻,所以沒有誰會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