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绩可以,到一中我成凤尾,但到二中就成鸡头,该怎么办?

崆峒


看你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抗挫折能力强的话,建议去一中!毕竟水涨船高,身边的人都优秀了你自然也容易优秀!即便名次靠后也是最优秀的你自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北大清华,有考试就一定有第一名也一定有最后一名!但考试是要激发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一中有利于激发这种潜力!你去二中当个第一,自然会滋生自满情绪,反而不利于激发个人最大潜力!虽然说内因决定外因,但一定要相信,对于青少年而言,环境真得很重要!氛围!氛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氛围的巨大作用绝不是我们能忽略的!!!


苍山夜读


  • 俗话说宁做龙头不做凤尾。这在选择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问题上怎么对待呢?
  • 说一下我的两个学生。陈某和吴某在初中班级里学习成绩差不多,在临近中考的上学期处于上游偏下一点的水平。随着一次一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训练题的训练,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陈某比吴某成绩高两个名次。
  • 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是一中、其次是二中,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大多来自一中。到了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了,陈某和吴某的成绩都是在考一中的边缘,怎么报考呢?
  • 陈某选择了去二中当龙头,吴某选择了报考一中。当然都如愿以偿。三年后陈某考了个二本大学,吴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为什么三年后差距这么大呢?
  • 1、陈某入学成绩不错,在二中某班级里当了体育班长,篮球打得不错,人也长得帅。崇拜的女生不少,慢慢有点飘,虽然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在全市排名就比较靠后了。高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吧,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小圈子。
  • 2、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学习成绩都会激励你不断进步。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吴某的入学成绩一般,但是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深深影响着他的学习,他一路奋起直追,三年苦读终于金榜提名。
  • 我认为“宁当龙头不当凤尾”,言之有理,“鸡头”怎么能和龙头相媲美呢!

小宝奶奶


今天接儿子返城,恰好也和他谈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和他说清楚,特意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在路上能看到很多杨树。

我指着一棵孤树问儿子,这树有什么特点。

儿子说,树干粗壮,枝杈很多。

我说,对啊,附近地草木没有给这棵带来竞争压力,它也就没有了生长方向,枝干主次不分,这是随意生长的结果。

我又问,你知道对树来说,什么样的算是成材吗?

儿子说个头大的。

我指着远处那片高大的树林给他解说。你看,树林里的树,枝杈稀少且高大挺拔,建房可以为栋梁,解板可以成家具,它们将保持长期存在并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眼前的这棵孤树和附近零星种植的几棵树一样,它只能算作一堆不错地烧火柴,绝大部分结构都难逃被付之一炬的命运。即使是树林中的树也不一样,虽然多数都高大挺拔,但是里面总有几棵显得比较细矮,尤其是生长在树林周边的那些,多数存在树干歪斜的现象。这意味着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差异。

儿子说他知道树林里的树长的高大的原因,是争夺阳光的缘故。为了争取更多地阳光,它们只能拼命地向高处生长。那些长的慢的,它们头顶上的空间会被别人占据,以后很难有机会赶得上别人了。还有树林周边的树,它们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的,就容易长歪了。

我补充说,周边的树还需要承受更多地风雨摧残,牛羊啃食,它们生存更难。尤其是孤树,它不但要独自承受风雨,因为没有太多选择,还要随时面对被折枝、采叶甚至砍伐的风险。

我接着问儿子,如果有人想买树,他会选择但成片的树林里找呢?还是四处乱跑找分散的?

儿子说,当然去树林里了,有很多可以挑选,找到主人,一次可以买很多,更节省时间。

我说,对啊,这意味着在它们长大后,会有更多被选择地机会。而且,因为它们处于一个大集体之中,整体价值较大,所以,它们的主人肯定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会经常施肥、驱虫、修剪。而孤树不同,因为个体价值相对较低,它能得到的照护非常有限。

最后我告诉儿子:

树和人其实一样,如果想成为栋梁之材,主枝一定要明确,努力向上生长,别落下了,而且绝对不能把主干长歪了。

艺术就像花园里的园艺树种,它们看上去很美,但讲究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会变成烧火柴,就不值钱了,既然没有那种天赋,就没必要为此而感到自卑,这些东西对个人来说就只能算是旁枝,象征性地长几片叶子就可以了。

要努力争取去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能让自己时刻从别人身上看到成长的方向,发现不足,不自大也不会自卑。只有在最优秀的集体里,才能获得最丰富地资源,同时,那里也有最多的选择机会。


驭水客


想都不用想,肯定去二中。首先再好的学校高考的时候末尾的人都不咋的,在不好的学校高考的时候前几名成绩都还可以。我以高中时重点高中。成绩不好的高考完了还不是只能读个专科,隔壁一所高中一直都是差生去的,中考录取线比我们的低接近80分。高考每年前面的成绩还不是有600分。

你做鸡头的好处就是老师学校都会格外关照。毕竟考好大学的苗子就不多,有几个都会格外关照的。而且你的心情会很好,因为你会在很多人的关照下学习,有一种虚荣会让你学习的。反倒是你去了一个让你垫底的班集体,且不说你会不会自卑,同学有问题不会找你,老师也不会管你。


吵不醒的记忆


就去二中,二中你算尖子生,老师也会格外关注你。一中你是吊车尾,如果你够刻苦确实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也不失为一段悬梁刺股的佳话。但是老师对你关注不大,说实话,成绩的好坏和老师的关注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当初上二中绰绰有余,去一中还差点分,我家想让我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出了3万块钱把我送进了一中,刚去前一段时间我还能跟上,然后后面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跟不上别人,并且老师把我和一些用钱买进来的学生座位一直放在最后面,然后我就越来越自暴自弃,成绩就越来越差,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去二中。


南阳劉子骥


过来人的经验,一定要去好学校!!!差的学校学习氛围什么的真的远远不如好学校,即使当鸡头那又怎么样,只不过是麻痹自己罢了。我高中转校后一直在差学校当第一,最后高考考的不咋滴,勉强走了个一本,但在那个学校,那种氛围下应该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了,所以一定要去好学校,谁说你一定就会是好学校的凤尾?


Venus1997


你的说的话就是在告诉我你不行。我亲身经历是,孩子从小就在普通小学上学,小生初是在25年前。考后我去资询,教委的告诉我市五所上哪个都可以。一直到上大学都没有为选择犯过愁。我说的意思就不要为一小事犯纠结,能去哪就去哪,换句话说能去好学校不去你不是在犯傻吗。今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好呢。自己都不一定能了解自己,只要看着好或当下好就行了。千万别自寻烦恼。


任乐行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择校的时候很容易遵从这个观念,即使在普通学校里做“鸡头”,也不要去重点学校里做“凤尾”。毕竟做“鸡头”是快乐的,轻松的,做“凤尾”,却只会感觉到压力。

那么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打底是做“鸡头”好,还是做“凤尾”好呢?

1.如果选择做“鸡头”,你就把自己局限在水平低的环境里。

即使是“鸡头”,也还是“鸡”,即使是“凤尾”,那也是“凤”,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物种。选择做“鸡头”,那就永远与水平不如你的人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井底的青蛙视野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样的”鸡头“又有什么意义呢?人除了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周围的人身上攫取优秀的思维习惯、行事作风,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鸡群“里,你是那个榜样,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优秀的人,其实在凤群里。

2.“鸡头”会给人安逸感。

在”鸡群“里会有一种安逸感,周围的人都不如你,那你就有可能会懈怠。这种安逸感最可怕之处就是让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把视野局限在眼下一方小小的天地,永远不会为了更进一步去缩短与那些优秀的人之间的距离而努力。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一样,选择做“鸡头”还是“凤尾”,更要因人而异,如果你自身承受能力很强,很善于变压力为动力,那么选择做凤尾无疑是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与更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激励自己奋起直追,但是如果本身耐挫能力特别差,一旦落后便容易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从此一蹶不振,那么做“鸡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人生的格局也仅仅局限在平庸的范围之内了。

所以,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还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要看你自己的选择。


大人物王老师


我和他们的想法不同,如果你去了一中当凤尾,你可能会很失落,甚至消沉,万一没进了最好的班,甚至去了普通班,会越落越远。

但如果你去二中,肯定全校重点培养你,你也会越学越自信,如果吃不饱可以去校外好的补习学校,当然要舍得花钱学费。学校有什么名额即使只有一个肯定会先给你,比如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夏令营等,如果去了一中再多名额也没有你的。


xiangbalao123


在学生阶段是去做鸡头好,还是凤尾好?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是很多人想问的,也可能是很多人想说的!

一种说法是做凤尾,毕竟再好的学校,你可以接触到比你优秀的人,跟他们在一起学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呢,好的学校,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方向在何方?而在差一点的学校,你根本就不知道到自己的方向在哪,如果不是几次统考,基本上都是到了高考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如何!这样不是特别好!因此呢,在那些高手云集的学校一开始就能够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这也挺好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到差一点的学校,作鸡头。其实差一点的学校做鸡头也是不错的,毕竟在哪所学校,自己的实力足够,老师就会重视我们,重视了,当然是一件好事!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专门化的培养,这样也好,而在非常好的学校绝对没有这种待遇!

确实,我觉得你选择两个都没有错,毕竟你能够从不同的学校中获得不同的收获,但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时候就要看你的选择了,到底是希望在优秀的人群下成长,还是自己选择作为优秀的人过完这三年!这都是自己的选择,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确实没有一个定论,下面呢我就来分析一下选择各种的好处与不利因素!

首先说说做凤尾!

其实我这个人,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比较一般的学校就读,名次很靠前,因此呢,没怎么体会到作为凤尾的感觉。确实来到大学,才真正体会到这种感觉!也只能够大概说一下!

我自己不优秀,但我可以从优秀的同学中学到很多

的确,事实上就是这样,我们在非常好的学校中,那里面就有一群优秀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比如说在学习之余呢,还可以打打球,踢踢球。因此呢,他们绝对是不止一种优点的,绝对是还有很多种,而且这很多种,是很明显的,同时又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氛围是绝对可以得到保证的

之前的学习阶段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自己是没怎么感受到的,而在大学呢,我就是明显感觉到这种差异,我们学校虽不是特别好,这我得承认,当然我的成绩也不好,当时进来的时候就只是高了一分,所以说我在这所学校就算得上是凤尾了,而在这所学校中我深刻感受到很多同学都是爱学习的,而且它们都有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很努力很刻苦的!在这种环境中,我自己也感觉必须努力了,不能够在浪费时间了,必须找点事情给自己做了!这是无形中形成的压力!

做凤尾就意味着不可能说绝对受到重视!

其实这点的话,我不是很清楚,也不太敢保证你不会受到重视。其实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中时期的老师,都是很重视我们的,都愿意帮助我们提升自己,让我们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但是绝对是不可能每个人都受到重视!

老师为什么重视学生,凭什么来判定这个学生是值得重视的,刚开始肯定是看成绩,这无话可说,因为成绩摆在那里,我们是可以衡量的,而且刚开始,老师对我们都不太了解,怎么可能用别的指标来衡量值不值得呢?因此呢,前期是只能够通过成绩来衡量,因此有可能作为凤尾,前期不受待见!

但是后期了,老师了解了你,如果你是个认真的孩子,渴望上进的孩子,那么你一定是会受到重视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很上进,并且说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确有这个想法的,那一定是值得的!

作为凤尾,考试之后可能会有挫败感

确实,在一所学校,如果说一开始成绩特别差,一两次考试之后可能还是特别差,肯定会有失落感,这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也算是成长的代价!

在一所很牛的学校,可以清楚定位

这个的话,就是适用于那些要找准定位的人来说, 如果说一个学校人数足够,年考多少名基本上就可能决定你处于什么学校的水平,如果说能够清楚的话,那可能就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了!

对于做鸡头?

鸡头也有压力,而且压力不小

其实作为鸡头确实是会有压力的,就是怕自己考不好,考得不理想,然后失去头名!这都是很正常的,而且说,人数越少,可能压力就越大!这就看你是否有这个勇气了,当然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做凤尾也是有压力的!

老师的确重视你,但是有的时候他们要顾全大局

其实这个我体会很深,我当初就是在那种学校里面学习,我们班里面的学生,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基本上是分开了三挡,高考成绩说明了,基础好的,都是本科甚至重点本科院校,次一点的也是二本里面比较不错的,而差一点的都是专科!因此呢,层次不一样了,学习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老师为了照顾每一个人,有的时候只能够将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你想提升,完全是靠你自己!别人都不行!因此呢,在这种学校,你的自觉性决定了你的高度!你有多自觉,你有多自律,那你就有多大机会上到更好的学校!

作为鸡头有可能会迷失方向

毕竟在这里,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水平,你或许可以参照往年,但是有的时候,是不太准的,所以参考价值不算是特别大!

其实,做鸡头和凤尾,到了大学差距是挺大的

当然这是我的感觉,其实在一些比较差一点的学校,进来的学生,肯定不太会做别的事情,就可能会花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而作为凤尾的学生,可能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别的事情,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我的结语

其实不管做鸡头还是凤尾!都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什么就去接受什么。毕竟路是要自己走的,别人说什么可能都不太对,只有自己走过了之后,才会享受到,感受到到底哪一个是更适合自己的!

还是那句话,选对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